王耀武简介/生平事迹 王耀武人物评价
人物简介:
王耀武(1904-1968),字佐民,汉族,山东泰安人。抗日革命家、抗日名将,国民党高级将领。国民党中央执委会委员、山东省主席、山东省党政军统一指挥部主任、第二绥靖区司令长官、山东绥靖统一总指挥部主任,青天白日勋章获得者,中正剑持有人。
1924年11月考入黄埔军校;1937年抗日战争开始,率部创建第七十四军,历任国民革命军第七十四军第五十一师师长、副军长;1939年,因功升任第七十四军军长;1945年1月,升任第四方面军司令官;1945年5月,当选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同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任受降主官;1946年1月下旬任第二绥靖区司令长官,3月兼任国民党山东省党政军统一指挥部主任;10月23日,兼任山东省政府主席,并兼省保安司令、山东军管区司令等职。
蒋介石称赞王耀武“善于带兵,有指挥才能”。时人有“宁碰阎王,莫碰老王”之谓。王耀武精明强干、头脑清晰,被中共高级将领称为国民党内少有的几个明白人之一。
中文名王耀武
别名王哲让,王佐民,王佐公
国籍
民族汉族
出生地泰安县上王庄(今岱岳区)
出生日期1904年
逝世日期1968年
职业国民党中执委,省主席,司令长官
毕业院校黄埔军校
信仰三民主义
主要成就青天白日勋章获得者美国总统自由勋章(金质)获得者抗战胜利勋章获得者
参与主要战事上高会战,常德会战,湘西会战
人物生平
弃工从军
王耀武,1904年出生于山东省泰安县上王庄(今岱岳区夏张镇上王庄)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父亲与长兄早逝,在母亲培养之下成人。9岁时,入本村私塾读书,拜张宝亭先生为师,读的是“四书”、“五经”。19岁时,家境败落,不得不辍学谋生,投亲到天津,在天津租界里一家烟草公司充当干杂活的工人。后南下上海,到马玉山糖果公司当了店员。
1924年冬,黄埔军校在广州招生,便前往广州投考。1924年11月,正式被录取为黄埔军校第三期学员。在军校学习期间,他严遵校训、勤奋学习,赢得了学生队总队长严重对他的青睐。
展露头角
1925年9月,军阀陈炯明占领潮州、汕头,计划进犯广州。国民革命军于10月1日开始第二次东征。这次东征,以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和学生军的教导团为主力,并动用了黄埔三期的学生。王耀武还未毕业就参加了第二次东征,作战勇敢,表现突出。
1926年1月,王耀武于黄埔军校毕业,分配到国民革命军第一师三团四连任少尉排长。由于他作战勇敢、带兵得法,不久就被晋升为上尉连长。
王耀武在参加第二次东征取胜之后,部队驻在潮州、汕头一带休整,后来又进驻福州。王耀武任宪兵营第一连连长。在福州期间,得到福州地方法院郑推事的欣赏,王耀武便娶了郑宜芝(别名郑宜兰)为妻。
1928年春,王耀武奉命参加第二次北伐,作战对象是张宗昌、孙传芳的军阀部队。日本庇护张宗昌,出兵干预,爆发了震惊中外的“五三惨案”。蒋介石怕引发中日战争,下令绕道北进。当北伐军奉命撤离济南时,王耀武有意留在城垣配合李延年团死守济南。
中原大战,王耀武在此战中屡建战功,于是,1930年9月升至团长。
围剿红军
1932年,王耀武所在的32旅奉命参加第四次围剿,被红军围在宜黄。时任旅长柏天民准备撤退,王耀武力劝坚守。王耀武所部坚守宜黄,苦苦独撑24天而城池不破。战后被任命为补充一旅旅长,少将军衔。
1934年,他率补充第一旅,打败了方志敏率领的工农红军。1934年11月,王耀武率补充一旅和红十军团、红七军团在皖南谭家桥遭遇。在谭家桥战斗中,红十九师师长寻淮洲牺牲,红二十一师师长胡天陶被俘,战斗以红军主动撤退而结束。战后,王耀武升任五十一师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