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一代女皇武则天的三大贡献:科举、水利和诗
我能制之(桀骜不驯的烈马),然需三物,一铁鞭,二铁挝,三匕首,铁鞭击之不服,则以挝挝其首,又不服,则以匕首断其喉;野有遗贤,宰相之过也——武则天
武则天,通称武曌或武后,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唐高宗时为皇后(655年—683年)、唐中宗、唐睿宗时为皇太后(683年12月27日—690年10月16日),后自立为武周皇帝(690年10月16日-705年2月22日在位),705年退位以后,成为历史上唯一一位女性太上皇。
武则天本名武照,曾被唐太宗赐名媚娘,称帝后改名武曌,“则天”来自于她晚年上的尊号“则天大圣皇帝”。其父武士镬原为大木材商人,因在唐朝开国中立功,官至工部尚书。凭借此出身,武则天14岁被选入宫,成为唐太宗的才人。尽管地位卑微,但她以出众的美貌,过人的才气和运气,得到了唐太宗及其太子李治的垂青。649年太宗死,武则天被迫削发为尼,到感业寺忍受青灯黄卷的生活。
但武则天不甘寂寞的性格决定了她必然寻求结束这种生活,而命运的眷爱也给了她东山再起的机遇。李治即位为高宗后不久,便将她召入宫,晋升为昭仪。此后几年武则天投入到了惊心动魄的争宠斗争之中,先联合王皇后一起斗倒了萧淑妃,后又以掐死一个女儿的代价来诬陷王皇后,使之被打入冷宫。655年,武则天终于登上了人生第一个高峰——皇后。
在此过程中,武则天深深感受到以长孙无忌为首的守旧派对自己的敌视。当上皇后之后,她罢黜了20多位反对自己的官员,长孙无忌等也被迫自杀,开始培植自己的势力,擢用了李义府、许敬宗等亲信。
660年,高宗的“风眩病”发作,头痛且目不能视,武则天开始名正言顺地参决政事。664年,高宗因对武则天不满,与上官仪谋划废后,武则天先发制人,控制了高宗,处死了上官仪,从此真正掌握了大权。
剩下可能阻挡武则天攀上政坛顶峰的只有她几个日渐长大的儿子。长子李弘曾立为太子并代父理政,33岁时死去,时人传说是被武则天毒死。次子李贤继立,后因对武则天不满而被废,第三子李显继立。683年高宗死,李显即位为中宗,但很快因一句戏言被武则天所废。武则天立第四子李旦为傀儡,自己临朝称制,独揽大权。
684年,徐敬业等在扬州以匡复李唐为名起兵,很快就被镇压下去,裴炎等重臣因乘机要挟武则天归政李旦而被杀。随后,武则天为清剿朝内外的反对派,大兴告密之风,并委任崇元礼、周兴、来俊臣等酷吏进行刑讯逼供,此后15年间,包括李氏宗室在内的大臣以谋反等罪名被杀的不计其数,官场一时成为恐怖世界。武则天在清除完反对派,做好充分准备之后,于690年正式登上帝位,改唐为周。
武则天当政时代,影响最大的举措莫过于对科举制度的改革和对人才的搜求。在科举制方面,武则天首创的有殿试、自举、武举和制科等。殿试,即由皇帝亲自对笔试通过者(称贡士)进行面试,武则天不但注重才学,而且注重相貌口才。武举的内容包括骑射、马枪、举重等,通过者由兵部录用,这两项都深刻地影响了的科举制度。自举即可以毛遂自荐申请做官,这一项为武则天时代所独有。制科是皇帝根据临时需要开设的考试,名目也根据需要而定,如贤良方正科、博学宏词科等。
除了科举制之外,武则天还通过其他各种办法搜罗人才,多次敦促各级官员举荐人才,甚至派招抚使到各地巡行以招揽人才。就搜求人才的热心而言,武则天确实为历史所罕见。这些措施确实也受到效果,狄仁杰、魏元忠、张柬之等均为当时名臣,而姚崇、宋璟等则为开元名相,开元盛世的人才基础,正是武则天时期打下的。
,武则天对盛唐诗赋的繁荣也有贡献。她本人爱好文学,不但作诗,还创造出一些汉字,如她的名字“曌”等。在她的积极倡导下,宴会赋诗、应制赋诗十分盛行,吟诗作对成为获取功名的一个捷径。在武则天时代,唐诗开始进入繁荣期,格式、内容等方面也渐趋成熟。
作为一个曾体验过民间生活的帝王,武则天也比较重视农田水利的建设。她在位期间,清查非法占田、搜刮隐户、兴修水利,提出“重农桑、薄赋徭”的主张,还主持编撰了一部农书《兆人本业》。在她掌政时期,户口数由380万户增加至615万户。
武则天的晚年生活被认为“荒淫”,因为她亲近以张昌宗、张易之为首的一班“面首”,并给以高官厚禄,但她最终决定传位给亲儿子,而不是武氏家族的人,被认为是正确之举,因为“人心思唐”,当时只有李唐传人重新登极才能服众。705年,张柬之等大臣发动政变,杀死张氏兄弟,拥立太子李显,将病榻上的武则天送进冷宫。同年,82岁的武则天在冷清中离开了人世。
史学界对武则天的评价差异之大,变化之快为历代帝王中所罕见。武则天受人指摘主要在于大兴告密之风,任命酷吏,杀害无辜,滥封官吏,以及生活淫乱等。实际上武则天既用小人,也用君子,小人帮她夺权,君子帮她治国。她虽然使政治上层一度动荡,但社会经济仍保持平稳发展,使她在实现二千年封建史上未有的变局之时,只遇到若干短时的反抗。,她的统治“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的评价还是恰当的。因为她在政治上的成功,在维持唐朝盛世方面的贡献,以及在科举制度等方面的影响,她被列入本排行榜中,居第93位。
历史点评在历史上称帝的人有数百,称王的则数以千计。在这个庞大的群体中,最特殊的莫过于武则天了,她不唯一的女性,而且登上最高宝座历程的艰险曲折令人叹为观止,她无论为政还是为人都有着众多让后人说不清,道不尽的地方。惟不可否认的是,武后善治国、重视延揽人才,国家在武则天主政期间,政策稳当、兵略妥善、文化复兴、百姓富裕,故有“贞观遗风”的美誉,亦为其孙唐玄宗的开元之治打下了长治久安的基础,武则天对历史做出过巨大的贡献。
斯大林因为在卫国战争初期所犯的严重错误而受到赫鲁晓夫和苏联历史学家的诟病。擅长政治游戏的斯大林为何对德国的突袭毫无防备?随着各种档案材料的公布,一条小小的线索渐渐地走出了历史的帷幕。
1941年6月22日拂晓,德国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突然进攻苏联,苏德战争全面爆发。长期以来,由于档案资料的限制,有关苏德战争爆发的原委和细节笼罩着不少神秘色彩。在苏德战争爆发61周年前夕,一位名叫纳瓦罗佐夫的军事史专家发表了题为“希特勒由于丘吉尔而几乎赢得胜利一段现在依然是新闻的历史”的文章,指出苏德战争之爆发,最直接原因是丘吉尔为祸水东引、离间苏德关系而故意向斯大林和希特勒散布假情报战术所致。
德国突袭波兰之后,英、法对德宣战。1940年春,德国开始大规模地进犯西欧各国,形势对英国越来越严峻法国很快被德国闪电战击败,苏联实际上成了德国盟友,德国开始对英国实行狂轰滥炸……人们还估计,联手瓜分了波兰的希特勒和斯大林,极可能继续瓜分世界其他地方。斯大林的所作所为似乎也表明了这一点,例如,向希特勒源源不断地提供战争所需的各种生铁、棉花、粮食、锰和硫磺等原材料。而且,如果斯大林允许德军自由通过苏联边境向印度这个英国后方基地发动进攻,后果会不堪设想。英国人还有更可怕的担忧,那就是苏联加人德国阵营,联手对付英国。
在这种万分艰难的处境下,实施离间苏德同盟的祸水东移策略,就成为当时英国丘吉尔政府生死攸关的大事。
1940年12月18日,希特勒开始制订在1941年5月对苏发动进攻、占领苏联欧洲部分的巴巴罗萨计划。但丘吉尔在其《二战回忆录》中称,一直到1941年6月12日,也即德国对苏发动进攻前10天,他手里也没有希特勒企图进攻苏联的任何确切情报。在搜集了有关英国官方关于希特勒可能对苏发动进攻各种看法的情报后,苏联驻英大使梅斯基在1941年6月21日,也即希特勒发动进攻前一天发给莫斯科的电报中说“我依旧相信德国进攻苏联是极不可能的。”
1941年4月19日,丘吉尔指令英国驻莫斯科大使克里普斯将一份英国方面的备忘录转交给苏联人民外交委员会委员维辛斯基。在这份备忘录中,丘吉尔警告斯大林说,“如果英德战争持续时间过长,英国将受引诱而与德国达成结束战争的和平协议”。英国这份特殊备忘录的目的十分清楚要使斯大林相信,如果他不是傻瓜的话,那么他应该现在就向德国毫不迟疑地发动进攻。当时德军正把主力用于对付英国,丘吉尔的警告意味着,如果等到德英签署和平协议,德国就能集中所有兵力来对付苏联了。
实际上,处于讨论阶段的所谓英德和平协议,只是丘吉尔为了保护自身而特意散布的假情报。这种障眼法,对斯大林和希特勒两人产生了截然不同的效果。
20世纪80年代后期,苏联披露了其在卫国战争中军队的损失情况2700万。这说明了斯大林在军事上的无能,尤其与德军损失285万的情况相比。要是斯大林真的知道希特勒要进攻苏联,他就可能先发制人以获得突袭优势,但如果斯大林相信希特勒不会对苏发动进攻,那斯大林绝对不会进攻德国。后来的历史发展证明,斯大林是不相信希特勒会进攻苏联的。那么这些假情报究竟发挥了什么作用呢?
1941年6月22日凌晨3点,斯大林被人叫醒,部下通过电话向他报告说德国轰炸机正在轰炸“我们的城市”。斯大林几乎难以置信。但他慢慢地理解了正在发生的一切希特勒企图进攻苏联的情报与丘吉尔通报的所有假情报完全不是一回事!
丘吉尔自认为自己是搞谍报活动的行家里手。早在出任英国首相之前,他就组建了自己的秘密情报机构。他的部下不断向他提供“日耳曼人重新武装”的各种珍闻,他故意将其泄露给外界,以此作为德国人准备向英国发动进攻的证据。担任英国首相之后,英国秘密情报机构完全由他支配,但谍报老兵丘吉尔似乎忽视了自己情报机构内隐藏的苏联特工。要知道,在英国国内甚至就在英国秘密情报机构内部,苏联特工可谓拉帮结派(被誉为“剑桥帮”)。许多历史事实证明,苏联在英国的特工们,通过顶头上司向斯大林报告了丘吉尔提供的假情报及其真实意图。
当斯大林收到1941年4月19日那份备忘录时,身经百战的他自然看清了丘吉尔是在散播假情报。要是英德和谈一直在进行的话,那么丘吉尔为何要告诉他这一点呢?如果苏联得知了英德和谈,就肯定会做好准备,竭尽全力通过官方或者与德英之间的秘密渠道挫败这一图谋。
除了苏联20世纪50年代之前的出版物外,在所有关于二战史的书中,都描述到丘吉尔本人是如何向斯大林发出警告,说希特勒准备在1941年6月22日对苏联发动突然进攻,而斯大林却忽视这一警告,结果几乎输掉了整个战争的情节。实际上,在某个特定时刻(也许在6月12日),事情的发展使丘吉尔已经开始相信希特勒的确打算进攻苏联。这样他就不再需要散播假情报了,斯大林应是他一位潜在的盟友。此时,丘吉尔开始不断诚挚地提醒斯大林。可是,很自然的,斯大林将丘吉尔真心实意发出的警告,误认为又是丘吉尔散布假情报的一种伎俩。
1941年5月12日,隐藏在英国的特工佐尔格向莫斯科报告了希特勒准备进攻苏联的计划。报告具体列出了希特勒对苏发动进攻的日期、多少个德军步兵师和进攻的主攻方向。,所有汇报上来的情报都被斯大林怀疑成是丘吉尔的假情报,,斯大林做出的反应必定为如下两个选择第一,告诉所有部下有关希特勒企图进攻苏联的所有情报都是假情报。第二,向希特勒证明斯大林并不打算对德发动进攻,即让希特勒千万不要相信丘吉尔的假情报。
丘吉尔假情报对希特勒产生了怎样的效果呢?希特勒进攻苏联是地缘政治理论的结果,征服俄国是法西斯德国图谋实现世界统治的关键。,进攻苏联是一场大规模的地面战,这也是希特勒所喜欢和擅长的作战方式。苏联对德国可能发动进攻这种担心也是个理由,在对苏发动进攻前夕,希特勒在致墨索里尼的一封信中说,担心苏联对德发动进攻是其动手的原因。
在1941年6月22日凌晨4点德国对苏发动进攻前夕,斯大林和他的高级将领准备发布命令,下令边防军做好战争准备,但斯大林插话说“发布这道命令的时机未成熟。”德国特工立即将苏联边防军正在进行战争动员工作的情报报告了希特勒,这与丘吉尔的假情报正好一唱一和,希特勒怎会不信。好战的希特勒决不会坐视苏联人的这种进攻,认为只有先发制人才能阻止这种情况发生。
1941年6月22日凌晨3点,斯大林被人叫醒,部下通过电话向他报告说德国轰炸机正在轰炸“我们的城市”。斯大林几乎难以置信。但他慢慢地理解了正在发生的一切希特勒企图进攻苏联的情报与丘吉尔通报的所有假情报完全不是一回事!
由于苏军完全没有作战准备,希特勒彻底击溃了苏联在欧洲领土部分部署的军队。就这样,一条假情报使斯大林变得麻痹大意,也加快了希特勒发动战争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