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将几乎都不懂政治:韩信死于政治斗争
5000年历史名将辈出,尤其在王朝更迭的时代,总能看到他们指挥千军万马、驰聘疆场的雄壮本色,但上天似乎总是特别吝啬把最优秀的将星投向人间,尤其在大汉王朝建立之初,能值得历史称赞的名将几乎寥寥无几,唯独一人,历经2000余年一直被历史所热衷评述,他就是汉军第一位大将军韩信。
韩信以其优秀的军事指挥天赋为汉高祖刘邦得天下奠定了最为关键的基础,而汉高祖刘邦也是历史上极少的几个能与功臣甚至是敌军将领共享富贵的皇帝之一,为什么偏偏是这个为刘邦打下江山起到最为关键性的人物,在革命胜利后不久即被惨遭杀害?韩信的死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也许只要我们翻开历史的记载,很容易就能找到答案。
韩信登上历史舞台的最初形象并不是那么的高大威猛,而是一个落魄之人,曾为求生受人胯下之辱,曾为温饱得人救济,为了有份好工作,他先后投奔于项梁和项羽、直到刘邦入蜀时,才算遇到恩人,被刘邦从一个不起眼的小官直接拜为汉军大将。
咱们所知道背水之战就是韩信为大将后的一次著名战例,公元前204年,韩信 、张耳部向东攻打赵国,在井陉口30里处宿营与敌军展开对峙。半夜时分,韩信派出一支2000人的部队在山道中隐藏待命,并命令这支部队见韩信洋装败退,敌人追击时,趁敌营垒空虚攻占营地。天亮时分,韩信打出帅旗,以一支1万人的部队作为先锋开出营寨,背靠河水摆开阵势。凡是略懂兵法的人都知道,背靠河水在军事上属于死地,自己切断了自己的退路,一旦顶不住敌军的攻势跑都没地儿跑,所以赵军看到如此布阵全都哗然大笑。
战斗开始后,韩信洋装败退(说实话就是玩真格的韩信也有点悬),跑回河边据守营垒,赵军为彻底消灭韩信,倾全军之力追到韩信营垒处,并不断发动攻势。正当赵军打得不亦乐乎的时候,谁也没有注意到山道中还藏着2000多人,而他们正悄悄的迂回到了后方,趁营地空虚的,一举拿下了赵军的老巢。汉军为营造声势,在赵军营地内遍插2000面旗子。当打累的赵军准备回营休息时,回头瞬间就被吓尿了,自己的后方漫山遍野全是汉军旗帜,慌了阵脚的楚军就这样在汉军的前后夹击下,转胜为败。事后,有人问韩信,背水一战是兵家大忌,为何韩信非要这么冒险?韩信的大体的解释就是我们带的这些兵虽不算熊抱,但也差不多,如果给这群鸟人留下后路,一旦战局不利,丫的肯定撒腿就跑,只有这样才能彻底断了他们的念想,为了活着他们才能拼命作战,这在兵法中叫置之死地而后生!于是韩信威名就这样在汉军和敌军中传开。
刘邦本是对韩信信任的,但在一次刘邦需要帮助的时候,韩信确彻底伤了老刘家的心。一次,汉楚两军隔着广武涧对峙,项羽暗中指示弓箭手射中刘邦胸部, 正当刘邦受重伤需要帮助的时候,没有等来韩信,却等来了韩信的一封信,这封信的内容不多,但足可以为韩信将来的死做好铺垫。信中韩信说齐国人反复无常,南边又临楚国,请让我暂时代理齐王去镇抚齐国。刘邦看完信后,直接就气的破口大骂说“爷在这朝思夜盼你能来帮我,你却想自立为王”,这时,站在一边的张良和陈平及时提醒刘邦说汉军目前处于不利,难道我们能阻止韩信称王吗?倒不如趁势让他当王,好好对待他,不然真的要发生变故了。刘邦突然醒悟过来,接着又说“大丈夫平定诸侯,为什么要做代理的王?要做就做真正的王”。当年二月,韩信就成为齐王了。
第二件足以让刘邦心怀杀机的是当年10月,刘邦约韩信、彭越合击楚军,韩信却给刘邦爽约,直接导致刘邦大败,只能紧固营垒加强防守,不敢轻易再战。还是张良献计,增加韩信所辖土地面积,这才诱使韩信出兵帮刘邦平定了天下。
如果说萧何是功高盖主导致自己成为阶下囚,那么韩信的死可以结合上述2件事,甚至最早的彭城之难中找出最为清晰的答案,1是优秀的军事指挥能力,韩信确实功高盖主,2是韩信存有自立野心,而这种野心恰恰是在刘邦最需要他帮助的时候体现出来,让刘邦感到,被自己亲手提拔的大将抛弃的滋味。3是在刘邦多次生死存亡的关头,韩信对刘邦的请求居然能做到置之不理。这足够让刘邦杀他一万次了。
如果全面评定一下韩信的话,那么韩信仅仅只能说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军事指挥者,在耍政治流氓的行为来说,韩信显然不是那个集智慧与狡诈、虚伪与凶狠于一身的江湖老流氓——刘邦的对手,更可怕的是,这个老流氓身边的几位文人都是当时一等一的高士,面对这样一个有文化的流氓,韩信怎能不死?
祭足听见宋国派人接公子冯来了,就跟郑庄公说“这一定又是宋国捣鬼,要诳他回去,想害他。公子冯在这儿,宋君怕他去抢君位。上回就跟着州吁来打咱们。公子冯上长葛,宋君就去打长葛。这会儿公子冯来了,咱们正提防着宋国打咱们呐。怎么倒派人接他来了?”郑庄公说“等问明白了来人再说吧。”
原来宋国第一代的国君叫微子,儿子死了,就把君位传给他兄弟,可没传给他孙子。大伙儿都夸奖他是个贤君,到了第十三代的国君宋宣公,也想学微子的样子,不把君位传给他儿子,倒传给他兄弟,就是宋穆公。宋穆公挺掂记着这事儿,一心想报答他哥哥这番好心。他得病的时候,对大司马孔父嘉说“先君不把君位传给他儿子,反倒传给了我。我死了,你们可别立我的儿子做国君,一定得请我的侄儿即位。”孔父嘉说“这怕不大好,大臣们不是都帮着公子冯吗?”宋穆公不听,说“别这么着。如果你们立了公子冯,我怎么对得起我哥哥呐?”他就打发儿子公子冯上郑国去住,要把君位传给他侄儿。
宋穆公一死,大臣们就依着他的话,立宋宣公的儿子当国君,就是宋殇公。没想到宋殇公给卫国的州吁说活了心,怕郑伯帮助公子冯去抢君位,就一回一回地直打郑国,想杀公子冯。太宰华督向来跟公子冯是一边的,挺不乐意跟郑国打仗。孔父嘉倒依了宋殇公,自己带领着兵马去打郑国,华督这就跟他不大对劲了。孔父嘉本来想要争争气,可又老打败仗。宋国还为这个多了一大批孤儿、寡妇,谁都怨宋殇公,说他不该无缘无故地去攻打邻国,叫老百姓受苦。自从孔父嘉掌权以来,十年当中发动了十一次侵略战争,害得老百姓再也活不下去了。华督趁这事儿,私底下叫人散布谣言,说好几回打仗全是孔父嘉的主意。众人一听,就把怨气都推在他身上。说他不知道自己有多大能耐,连国家也给糟蹋了。华督心里愉偷地直乐。
公元前710年(周桓王10年,宋殇公10年,郑庄公34年),华督听见孔父嘉又练兵了,号令很厉害,小兵背地里直埋怨他。华督就打发心腹混在军队里,说这回练兵为的是去打郑国。那些士兵本来就不想打仗,听说又要去打郑国,更不乐意了。一散了队,三三两两地上大宰府去诉苦,求他央告国君别叫他们去送死。华督叫人关上大门,不让他们进来。一边派入好言好语地跟他们说话。门口的人越来越多。太宰越不答应见他们,他们越要见。眼看着天黑了,众人还不散。有的捶门,有的叫唤,乱哄哄地非请太宰出来不可。华督一想,是时候了。一边叫人预备车马,一边带着宝剑,把大门开了,站在门口,叫大伙儿安静下来。这一大群闹哄哄的士兵才不吵了。华督一脸同情的眼神把他们的心抓住了。他还说好话“孔司马要打仗,咱们只得依他。主公还信他呐,叫我怎么着?听说这三天里头又得去打郑国。没有法子,你们再辛苦一趟吧!就是老百姓可要受点苦了。”说着又叹了口气。
士兵呐,一个个恨得直咬牙,嚷着说“跟他说理去!跟他拼了吧!”“杀!干脆杀了他!”华督赶紧摆手,说“你们别这么胡闹。给孔司马听见了,咱们的脑袋可不是玩儿的呐。”他们嚷着说“年年打仗,打仗,打得我们家破人亡。这会儿又叫我们去打郑国,不是无缘无故地去送死吗?反正是一个死,还不如先杀了那个家伙,死也死得痛快点!”华督对他们说“别这么说。孔父嘉就算有点不是,他到底是主公信得过的红人儿。你们不服他,不就得罪了主公吗?”他们大声嚷着说“只要您作主,连那个昏君我们也不怕!”说着就扯住太宰的袖子不放。大宰府里的底下人早就把车马拉到门口了。没等他说话,他们就把他塞进车里,一直冲着孔父嘉的家里去了。华督吩咐说“你们别吵嚷,围住房子,我叫门去。”孔父嘉那会儿正在吃晚饭,家里的人告诉他,说“太宰自己来了,有要紧的事。”孔父嘉赶紧出来迎接。门刚一开,众人就涌进去。孔父嘉一瞧不对,赶紧往回走,才一转身,脑袋就掉下去了。
华督回到家里,有人来报告,说“主公知道孔司马给太宰杀了,气得什么似的。他叫太宰这就去。”华督就跟带头的说“你们知道孔司马是主公顶宠用的,这会儿你们把他杀了。主公准得办你们的罪。”他们说“太宰给我们拿主意吧!”华督说“咱们都知道当初先君穆公不把君位传给公子冯,本来是出于好意。哪儿知道这昏君反倒以怨报德,一心想杀害公子冯。这会儿孔父嘉已经治死了,咱们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杀了这个忘恩负义的昏君,接公子冯来当国君,这是名正言顺的。你们瞧怎么着?”士兵们嚷着说“好极了!”他们就去逼宫,杀了宋殇公。华督就打发使臣上郑国去接公子冯。
郑庄公看了国书,拿定主意要送公子冯回宋国去。公子冯跪在他跟前,说“我受了您的恩典活到这会儿,又蒙您送我回国,叫我拿什么报答您呐!我这一辈子当定了您的外臣,怎么着也得听您的话。”说着就哭了。郑庄公直拿好话给他宽心。当时派了一队兵马护送他回去。公子冯回到宋国,大臣们立他为国君,就是宋庄公。他恐怕各国诸侯说话,就把库房里顶值钱的东西送给各国诸侯。各国诸侯收了礼物,全堵住了嘴;郑庄公又替宋庄公约会鲁桓公和齐僖公,开了一次会,正式确定了宋国的君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