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无义战:春秋仁义之君为何身败名裂国破人

奇闻异事 2023-11-19 19:59www.178767.com奇闻异事

  公元前638年,春秋时期的宋国与楚国作战,宋襄公命令军队早早的做好准备严阵以待,而此时楚军正在抢渡泓水,司马子鱼对宋襄公说,敌众我寡,趁敌人未全部渡河,请你下令进攻他们。宋襄公说,不行。楚军渡过泓水,还未列队成阵时,子鱼又说,趁他们立足未稳赶快攻击。宋襄公还是不许。等到楚军完全渡过河作了充分的准备后,宋襄公才下令开打,结果宋军被楚军打的大败,宋襄公的卫队全部被歼,自己差点成了俘虏,大腿和屁股受了伤仓惶而逃。

  战争过后,宋国人觉得襄公可笑并将过错归咎于他,襄公却振振有词的说,君子是不会杀害已经负伤的敌人,也不会俘虏年老的敌人,古代打仗,不以险要的地势为凭借,我虽然是亡国的商朝后裔,但我是仁义之师要等待双方击鼓鸣金时才能进攻。不久宋襄公因受伤严重不治身亡。宋襄公之死非但没有令宋国人吸取血的教训,反而这样迂腐的事还在发生。《左传》鲁宣公二年春天,郑国公子归生受楚国指使率兵攻打宋国,大败宋国军队,俘虏了宋国大臣华元、乐吕,缴获宋国甲车460辆、士兵250人,其中100人被割掉左耳。战斗中,宋国大夫狂狡与郑国一个士兵遭遇,士兵失足跌入井中,狂狡倒拿着戟让士兵抓住把手把他救了出来,可出乎意料的是,郑国士兵获救后反把狂狡擒获,这一仗再一次让宋国的仁义成为诸侯的谈资而被贻笑大方。

  不过宋襄公死后十年,晋国与楚国发生了一场情形相同的战争,晋国的阳处父运用智慧获得了胜利,不仅使楚国颜面尽失,还假借敌人之手除掉了竞争对手。当时楚军侵犯陈国、蔡国,拿下两国使之成为楚国的附庸,然后进攻郑国,郑国向晋国求救,晋国派阳处父攻打蔡国,以此来引诱楚国回兵救蔡,从而解除郑国之围。晋与楚隔水相持,此时如果谁先渡河谁就会惨败,阳处父看到目的已达到,又因粮草缺乏,准备撤军,但又恐被人耻笑,于是心生一计,派人对楚军统帅子上说,你如果想打,我就退后一舍,等你渡河后我们列阵而战,如果我先渡河,那么你就退后一舍,这样耗着劳民伤财对谁都不好。子上准备渡河,大孙伯说,晋国人不能轻信,万一我们渡过一半的时候遭到他们伏击,后悔都来不及,不如我们退后一舍让他们先渡河。子上同意,于是后退。阳处父看到楚军后退就命令士兵放开嗓门高声叫嚷说,楚军逃跑了。随后班师,楚军也撤军回去了。但阳处父并没有善罢甘休,散布谣言说,子上是受了晋国的贿赂才撤军的,楚国太子本来与子上有隙,所以将此事向楚王禀报,结果将子上斩首。

  有人说,宋襄公是仁义的君子,他对待下属很好,所以大臣和军队都愿意为他卖命,晋文公逃难时在曹国受了侮辱,来到宋国却得到仁义道德的宋襄公的盛情款待和资助,正因为此,当宋国遭到楚国的攻打之时,晋国出兵救宋,打得楚国几年不敢正视中原。更多的人认为,宋襄公是愚蠢的君子,仁义的过于迂腐,所以葬送了霸主地位,而且成为历史的笑柄。不仅如此,宋襄公还葬送了性命。楚国并未因宋襄公是一个仁义之君而放弃称霸中原,阳处父也未因狡诈而遗臭万年,孟子说过,春秋无义战。这句话在上述战争中确实得到了充分的印证。

  秦惠文王(公元前356—前311年),战国时期秦国国君,一称秦惠王。嬴姓赵氏,名驷。

  秦孝公之子。公元前337—前311年在位,年十九即位,以宗室多怨,诛杀卫鞅。

  公元前325年改“公”称“王”,并改元为更元元年 ,成为秦国第一王。 秦惠文王当政期间,北扫义渠,西平巴蜀,东出函谷,南下商於,为秦统一打下坚实基础。

  嬴驷和嬴政的关系是什么?

  秦孝公是秦始皇的五世祖。

  秦孝公赢渠梁→秦惠文王嬴驷→秦武王嬴荡、秦昭襄王赢稷(武王异母弟)→秦孝文王赢柱→秦庄襄王赢子楚→秦始皇赢政

  车裂商鞅

  嬴驷为太子时,一度触犯了禁条。当时正值有人反对新法,法令行不通。商鞅说“法令行不通在于宫室贵族的干扰。国君果真要实行法治,就要先从太子开始。太子不能受墨刑,就用墨刑处罚他的师傅。”这样以来,法令便畅行无阻,秦国越治越好,但却得罪了太子。等到孝公去世,太子登位,一想起当年受罚之事就很不高兴。加之这时商鞅威望极高,家家户户都知道商鞅之法,惠文王对商鞅有所顾忌,公子虔等一帮人就乘机捏造谣言说商鞅造反,于是,惠文王便借此杀害了对秦国有功的商鞅他原本和商鞅有私仇,即位后,为了巩固自己既得的权利和地位,把当时掌握秦国军政大权、独断专行的商鞅车裂而死,并灭其家。

  东进攻魏

  嬴驷在巩固既得权力之后,继承孝公遗志,东进攻魏。公元前330年,秦国大良造公孙衍破魏军于雕阴(今陕西甘泉县南)。魏以河西地予秦。公元前329年,秦军攻魏,取河东的汾阳(今山西万荣县西南)皮氏(今山西河津县)及焦(今河南三门峡市西南)曲沃(今河南三峡市西南)。次年秦军乘胜攻魏,取魏蒲阳(今山西隰县)。魏国在秦军数次强大攻势之下,被迫割让上郡15县(今陕西东北部地区)给秦。从此,秦国不仅把魏国黄河以西的地盘全部吞并,而且在黄河的东岸建立了东进的前进阵地。

  灭蜀败楚

  公元前325年,嬴驷自称为王,改元为更元元年。公元前318年,魏、赵、韩、燕、楚五国联合攻秦,秦惠文王派庶长樗里疾破魏、赵、韩军于修鱼,暂时抵挡住东方联军的进攻。但西方的义渠又发兵袭破秦军于李帛。在东西夹攻之下,秦惠文王及时改变战略,于公元前316年,用司马错之策攻蜀,破蜀军于葭萌关。灭蜀。公元前313年,遣张仪自秦赴楚,阴行反间,诱使楚国绝齐。然后又设计激怒楚怀王,诱使楚国冒险出兵,在丹阳(指今陕西、河南二省间丹江以北地区)大败楚军,得楚地汉中。楚国从此一蹶不振。秦惠文王不仅在军事上取得了胜利扩大了疆域,而且针对犀首并相六国,发动东方诸国合纵攻秦的形势,采用了张仪的连横之策,实行分化瓦解,各个击破的策略,打退了六国的进攻,取得了政治外交上的胜利。为后来秦王赢政扫灭六国创造了有利条件。

奇事网以上就是春秋无义战春秋仁义之君为何身败名裂国破人亡的全部内容。更多,请关注频道!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78767.com 奇事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