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琏简介/生平事迹 胡琏人物评价
人物简介:
胡琏,汉族,陕西华县人。中华民国陆军一级上将,黄埔军校四期毕业,属陈诚的土木系,国民政府统治大陆后期的著名将领。他与胡宗南并称“二胡”,前者号称“金门王”,后者号称“西北王”,但在蒋军中流行这样的说法“十个西北王,抵不上一个金门王”。
抗日战争中以第11师师长,于鄂西保卫战中死守石牌要塞,荣获青天白日勋章。解放战争中,率领国民党五大主力之一的18军参加内战。解放后到台湾,曾参加金门海战,号称“金门王”。
中文名胡琏
别名从禄、俊儒
国籍
民族汉族
出生地陕西华县
出生日期1907年10月1日
逝世日期1977年6月22日
职业军人
毕业院校黄埔军校
信仰三民主义
主要成就参加淞沪会战;于鄂西保卫战中死守石牌要塞;1945年参加湘西会战的雪峰山会战
上级蒋介石
人物生平
原名从禄,又名俊儒,字伯玉,陕西华县人。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在陈诚的土木系部队中历任连长、营长、团长,抗战后历任旅长、副师长、师长,1944年8月升任18军军长,后又升任第12集团军副司令。解放战争时期任整编第11师师长、18军军长、第12兵团副司令。1949年去台,为首任“金门防卫司令部”司令官,兼福建省“主席”,后升任“陆军副总司令”。1964年“出使”南越,历时8年。回台后受聘为“总统府战略顾问”,晋级陆军一级上将。国民党七至十一届中央委员。1974年申请附读台湾大学历史研究所治宋史及近现代史,著有《泛述古宁头之战》,《金门忆旧》等。1977年病卒于台北。
主要经历
黄埔军校毕业后任国民革命军陆军第二十师排、连长。
1928年起任国民革命军总部警卫二团连长、第十一师营副、营长。
1932年起任第十八军特务营营长、特务团团长、第十一师第六十
六团团长。
1937年起任第六十七师第一一九旅旅长、第十一师副师长。
1941年3月任预备第九师师长。1942年任第十一师师长。
1943年10月任第十八军副军长,后任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侍从室高级参谋。1944年8月任第十八军军长。
1945年6月28日授少将军衔。
1946年第十八军整编成十一师,任整十一师师长。
胡琏1948年8月升兼第十二兵团副司令,9月22日晋为陆军中将。
1949年1月任闽浙赣边区司令官,2月任第二编练司令,6月任第十二兵团司令,10月任金门防卫司令。
1954年6月任第一军团司令官。
1957年7月晋升为陆军二级上将,任金门防卫司令。
1958年8月任陆军副总司令。
1964年任驻南越“大使”。
1972年12月晋升陆军一级上将。
1974年退役。
1977年6月22日病逝于台北,享年七十岁。
早年岁月
1907年11月16日(光绪三十三年十月十一日)生于陕西华县会同坊北会村贫寒农家,12岁进华县高等小学念书,1925年小学毕业后,投国民二军冯子明旅当文书,1925年考取广州黄埔陆军军官军校,入入伍生总队。1926年3月,军校改名中央军事政治学校,胡被编入第四期步科第一团第七连学习,不久加入国民党。
1926年10月,胡在黄埔军校毕业后参加北伐战争,历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师排,连长。1928年冬任第十一师第六十一团连长。后在陈诚的第十八军任营长、团长。1929年至1930年,随第十八军参加蒋桂战争、蒋冯战争及中原大战。因作战勇敢,胆识过人,深受陈诚赏识,被升任第十一师营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