恨不相逢未嫁时:金庸为何追不到梦中情人夏梦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这是唐代诗人张籍的《节妇吟》,描写了一位忠于丈夫的美丽妻子,经过思想斗争后终于拒绝了一位才华横溢而又多情善感男子的一生悲苦追求。尤其“恨不相逢未嫁时”一句,其实也是一代武侠文学大师金庸苦恋“长城三公主”之一的香港最美演员夏梦的真实写照。
金庸,原名查良镛,浙江海宁人,1948年移居香港。自上世纪50年代起,以“金庸”为笔名作原著创作多部脍炙人口的武侠小说。历年来金庸笔下的著作被改编为多部电视剧、电影、广播剧等文艺作品,对华语影视文化可谓重大贡献,更尊定其成为华人界最知名武侠小说作家之一的基础。金庸早年于香港创办《明报》系列报刊,他亦被称为“香港四大才子”之一。
当金庸的第一次新婚燕尔之时,夏梦已经美丽得一如金庸笔下的小龙女、王语嫣和黄蓉。1957年,金庸加盟以明星花旦夏梦当家的新组建的香港长城电影制片公司。金庸是个多面手的文学才子,那他为什么要加盟长城影片公司,肯屈就去当一个编剧?原来他是为了接近夏梦而去的。据他的一位知友说他爱夏梦如痴如醉,但难于在生活中见到夏梦,才想到了“加盟”这个绝招。金庸还开玩笑说“当年唐伯虎爱上了一个豪门的丫环秋香,为了接近她,不惜卖身为奴入豪门,我金庸与之相比还差得远呢。”,让他始料不及的是,自己在文坛上功成名就,而在情场上非常的失败。
夏梦祖籍苏州,少女时期生活在上海。她生于知识分子家庭,从小就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在香港电影界“长城三公主”中,夏梦被称为“大公主”,是一位众口皆碑、大名鼎鼎的“美人”,有香港演艺圈里的“西施”之称。早在1949年,学校举行文艺联欢会,由学生用英语演出《圣女贞德》,夏梦主演贞德,获得了极大成功。人们夸她“人极漂亮,戏又演得精彩”。她喜唱京剧,是一名出色的花旦。夏梦容貌清丽,身材苗条,身高1.70米,体态线条优美,艳光熠熠照人。她17岁进入长城影片公司,由于文化素质好,人又聪颖灵慧,扮相又极俏丽,所以在银幕上极有光彩,不愧为第一流的明星。
正因为如此,才使金庸对夏梦爱慕不已,倾心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金庸完全被她迷住了,他曾说“生活中的夏梦真美,其艳光照得我为之目眩;银幕上的夏梦更美,明星的风采观之就使我加快心跳,魂儿为之勾去。”,让金庸感到极大苦恼的是自己对夏梦的爱可望而不可即,其实原因很简单,夏梦早已名花有主。夏梦21岁时,也就是1954年已经与上海圣约翰大学的高材生林葆诚结婚了。更重要的是夏梦一向忠于自己的夫君,对来自四面八方的许多爱慕追求者,都是一律冷若冰霜加以拒绝。
但金庸此时对夏梦的苦恋已是难以自拔了。机灵敏感的夏梦,自然明白金庸对自己的爱慕之情。她也非常喜欢金庸的人品才学,但心灵深处又不能接受他的爱,故又不能采取断然拒绝的态度,因为实在不忍心伤害他。有时,夏梦对他也眉眼传情,或嫣然一笑,或几句温存,这已经给了金庸很大的慰藉。金庸也明白,不能像其他情人那样,有更亲昵的举动。夏梦无法回避两人的经常接触,因为他们在电影事业上还需要很好合作,不能因为感情上的问题让电影事业受到影响或损失。也正是因为这个缘故,夏梦对金庸就采取一种非常友好的态度,两人极其微妙的“友谊”状态。
有一次,他们在咖啡店的约会。金庸趁着几分酒意,终于倾吐了自己的爱慕之情,夏梦听了极为感动,她说她是非常敬重他的人品、喜欢他的才华,只可惜他的“爱使”迟到了一步,感叹“恨不相逢未嫁时”了,并说根据她的为人,是绝不愿去伤害夫君的,请求他能格外原谅她。她深情地说“今生今世难偿此愿,也许来生来世还有机会……”这次约会就这样伤感而无奈地结束了。从此之后,金庸只好把夏梦当作自己一生苦心依恋的“梦中情人”。
1959年,金庸带着失意与无奈离开了长城影片公司,去创办他的《明报》,去致力写作他的武侠小说了。就在他创办《明报》不久,夏梦曾有过一次长时间的国外旅游,他就在《明报》上系列报道夏梦的游踪行迹,而且还开辟了一个题为“夏梦游记”的专栏,一连多天登载夏梦所写的旅游散文和小说。金庸的对夏梦的一往情深还表现在他创作的武侠小说中。像《神雕侠侣》的小龙女、《射雕英雄传》里的黄蓉、《天龙八部》里的王语嫣等女性身上都可以看出与夏梦极其神似,从中不难看出金庸的良苦用心。
1976年,夏梦告别了从影17年的生活,告别了香港,移民去了加拿大定居。在她告别远去异国他乡之际,金庸为此专门写了一篇题为《夏梦的春梦》的文章,以祝福自己“梦中情人”。《明报》专为一个女明星的移民国外而大做文章,实在是一件不同寻常的事。不明白其中内幕的人会感到惊讶,只有懂得内情的人,才能理解作为金庸这位《明报》的主编对夏梦的那份不同寻常的痴心不改的爱恋之情。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如同唐代大诗人李商隐在自己的那首题为《锦瑟》一诗中所诉说的心情一样,当夏梦的身影翩翩远去的时候,金庸苦恋多年,留下的只是一个终生难忘的梦。真可谓是,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