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历史资料】武则天简介/生平介绍
中文名武曌
别名武则天、武媚娘
国籍
民族汉族
出生地四川广元
出生日期公元624年2月17日
逝世日期神龙元年
职业皇帝、政治家、诗人
信仰佛教
主要成就废唐,改国号为周;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
代表作品《臣轨》《如意娘》
谥号则天大圣皇帝、则天大圣皇后
年号证圣圣历神功久视神功神龙
享年82岁
在位时间690年―705年
陵寝乾陵
生平简介
武则天,并州文水人。
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也是即位年龄最大、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
为唐朝功臣武士彟次女,母亲杨氏。十四岁入后宫为唐太宗的才人,唐太宗赐号媚娘,唐高宗时初为昭仪,后为皇后,尊号为天后,与唐高宗李治并称二圣,683年12月27日-690年10月16日作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临朝称制,后自立为皇帝,定洛阳为都,改称神都,建立武周王朝,神龙元年正月,武则天病笃,宰相张柬之发动兵变,迫使武氏退位,史称神龙革命。
唐中宗复辟,恢复唐朝,上尊号“则天大圣皇帝”,后遵武氏遗命改称“则天大圣皇后”,以皇后身份入葬乾陵,唐玄宗开元四年,改谥号为则天皇后,天宝八载,加谥则天顺圣皇后。
武则天上位
贞观十一年(637年),14岁的武则天在长安入宫成为唐太宗的才人,唐太宗最初非常宠爱她,赐名“武媚”,但不久便将她冷落一边。武则天做了12年的才人,地位始终没有得到提升,在唐太宗病重期间,武则天和唐太宗的儿子后来的高宗李治建立了感情。
贞观二十三年唐太宗死后,武则天和部分没有子女的嫔妃们一起入长安感业寺为尼,她与新皇帝唐高宗李治一直藕断丝连。
唐高宗即位后,他的妃子萧淑妃专宠,永徽二年,皇后复召武则天入宫,企图“以毒攻毒”,这年武则天26岁。武则天回宫后的确迅速打败萧淑妃,获得高宗的宠爱,第二年便升为昭仪,后还生下了她的第一个儿子李弘。后来,武则天不满昭仪之位。开始动起了当皇后的念头。王皇后和萧淑妃结成一派,和武则天周旋于后宫,后来武则天设计不惜牺牲自己的孩子杀死了王皇后,自己成为了皇后,而后又害死萧淑妃。
武则天攻于心计,心狠手辣,兼涉文史。
武则天的长女出生后才一月之际,王皇后来看过她的女儿之后,她就亲手把女儿给掐死,并嫁祸于王皇后,高宗一气之下把皇后打入冷宫,后来被武则天暗中杀死。
当时朝廷以长孙无忌、褚遂良为首的元老大臣势力强大,唐高宗的权力受到很大限制,外廷以长孙无忌为首的很多大臣反对唐高宗废王立武,武则天前进的道路也充满艰辛。唐高宗企图借“废王立武”重振皇权,打击元老大臣势力。
永徽六年高宗立武氏为皇后,武则天随后做出一系列举动残忍地虐杀了王皇后和萧淑妃;让自己的儿子李弘做了太子;为高宗出谋划策,采用先易后难的策略,先后罢黜了褚遂良、韩瑗、来济,除掉了长孙无忌。至此,高宗基本实现了君主集权。
唐高宗的身体每况愈下,繁重的国事必须由武则天来决断。于是武则天又有了新的想法。上元元年武则天撺掇高宗以孝顺的名义,把祖宗封了个遍。追尊唐高祖李渊为神尧皇帝,他的皇后窦氏为太穆神皇后;追尊唐太宗李世民为文武圣皇帝,长孙皇后为文德圣皇后。于是为了避讳,唐高宗自称天皇,武皇后改称天后!可见武则天这时的欲望有多大!
无字丰碑的秘密
无字碑位于武则天和高宗和葬于乾陵,整个陵园规制仿照唐京长安城。
墓前有两块碑,一块是高宗的墓碑,上有武则天的题词另一块是武则天的无字墓碑。
一个迷信文字的女皇石碑却没有刻一个字。其说法有几种第一种说法认为,武则天立“无字碑”是用以夸耀自己,表示功高德大非文字所能表达;第二种说法认为,武则天立“无字碑”是因为自知罪孽重大,感到还是不写碑文为好;第三种说法认为,武则天是一个有自知之明的人,立“无字碑”是聪明之举,功过是非让后人去评论,这是最好的办法;还有一种说法,武则天的儿子恨透了自己的母亲,她本写好碑文,却被她的儿子藏在了墓室之中,留下一块无字碑。也有学者认为,石碑原本计划刻字,但武则天死后政局动荡,各派政治势力,始终不能对武则天作出适当的评价,因而便不了了之。还有一种说法,因为武则天既是皇帝又是皇后,别人不知如何写碑文,所以没有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