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高原缺氧怎么办
早在1979年,国内政府就已经草拟了国内各地区支援西藏地区经济发展建设的方案。1996年7月,国内扶贫开发小组《关于组织经济较发达地区与经济欠发达地区开展扶贫协作的报告》,确定省对省对口扶持,较发达地区带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政策。步入新世纪以来,特别是“十一五”期间以来,西藏、新疆的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2010年,国内先后召开了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和国内新疆工作座谈会,对新疆、西藏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作出全面部署,并作出了组织开展新一轮对口支援新疆、西藏工作的重要决策。自此,国内平原地区很多人加入到援藏对口帮扶建设中,开启了在西藏地区的生活和工作。
对于在平原地区生活久了到西藏支援的工作人员来说,较大的身体挑战便是克服高反。官方资料显示, 从海平面到10万米的高空,氧气在空气中的含量均为21%左右,但由于高原空气稀薄,氧分压低,导致人体在高原会出现缺氧的情况。
坊间有流传一种说法,长期在高原上生活已经适应了高原的气候,不会出现高原反应,缺氧问题更加少之又少。而实际上,不从平原到高原旅游、生活或者工作的人,即使是从小在高原生活的 高原人都缺氧,都有可能得不同程度的高原病。一些高原人说自己不缺氧的原因是自身也欠缺对高原缺氧的认知,人体基本上是比较难通过自身身体机能适应高原缺氧。
如果人体处于长期高原缺氧的环境,其对人体健康的伤害会较全面的遍布身体每个系统,对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甚至大脑、心脏、肝、脾、肾等都有较严重的危害。相关统计机构通过对高原工作多年退休的移居者访问表明,高原地区工作者退休回内地后,60%的人有明显高原病病变,与同龄人群相比健康状态明显会弱一些,有人了高原缺氧后遗症“3-5年危险期,10年大浪淘沙”的现象。
科学研究表明,2500米左右是高原病的临界值,3000米是急性高原反应的临界值,4500米是生命禁区。一般在拉萨生活半年以上,自己能感觉到的、初步明显的、高原危害症状就是记忆力和思维能力明显减退,这是高原缺氧较直观的表达。
那么高原地区长期生活的人应该如何避免长期缺氧?吸氧便是较好的补氧方式。科研数据证明,每天吸氧补氧若干小时能使高原缺氧症状减少95%以上。晚上睡觉时补氧,能一定程度上缓解缺氧,有利于人体在白天工作时保持精神状态。晚上休息时补氧可通过两种方式实现其一,在装有弥散机的房间中睡觉休息,边吸氧边睡觉,让身体整夜保持不缺氧状态。其二,可以用制氧机插上鼻管吸氧1小时,为身体机能补充氧分。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援藏工作者所居住的宿舍都有安装弥散机,让工人能在睡觉时吸氧休息。,许多高原地区的公共场所也有配备大型立方式弥散机,维持室内的氧浓度。除此之外,许多工作单位也有配备家用制氧机,方便员工在小憩时能吸氧提神。提防高原缺氧。
随着援藏工作政策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人也会加入到援藏工作中。清匠科技也会致力于科普高原缺氧的相关知识,为高原人民,高原工作者的身体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