踩到狗屎怎么办

奇闻异事 2023-10-30 05:26www.178767.com奇闻异事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李钢

“走路时不小心踩到狗屎,恰好脚上有伤,要不要打狂犬疫苗?”这样的问题,是不是很奇葩。在近日举行的2020年广州市预防接种科普讲解大赛决赛上,各种关于疫苗与接种的知识,让人大长见识。

被狗咬?记住十日观察法

来自番禺区的选手李文说,踩到狗屎,只能说明运气好。

那么,什么情况下不需要接种狂犬疫苗呢?

,我们了解一下狂犬病的源头。据统计,中国95%的狂犬病是由病狗传播的,是通过一些食肉类的哺乳动物,如猫、蝙蝠、狐狸、狼、浣熊等。而冷血动物禽类、鱼类、昆虫都不会感染和传播狂犬病,被啮齿类动物、家兔、野兔咬伤后也无需打狂犬疫苗。

众所周知,狂犬病是一类传染病,猫、狗的传染病也是由外界动物传播的,一旦猫狗被咬伤后,一般在体内的潜伏期要超过一个月,只有在发病前3~5天的狗的唾液里,才可能有狂犬病毒。所以对一些确定的、健康的猫狗,如有定期注射狂犬疫苗的家猫家狗、来历清楚的,不散养不流浪的,不曾被疑似狂犬病的动物咬伤过的,被这些猫狗咬伤是不需要打狂犬疫苗的。

大多数人在被咬之时并不确定咬人动物是否健康,他们第一时间会想到接种疫苗就对了。全程下来打5针是要花很多钱,有一个省钱的办法——十日观察法。

你可以先打疫苗,把狗关起来如果这个狗十天后仍然十分健康,证明咬人的狗在事发时,并不在狂犬病传染病传染期内。那么,余下的狂犬疫苗就不需要再打了。如果在观察期内这个狗出现异常,那么疫苗一定要打,还要打的及时。

HPV学名人乳头病毒 却喜欢定居在女性宫颈

HPV,学名叫人乳头瘤病毒,却是一种喜欢定居在女性宫颈上的病毒。而且,是导致宫颈癌的罪魁祸首,根据2018年ICO(The Catalan Institute of Oncology加泰罗尼亚肿瘤研究所)中国发布的HPV和相关疾病报告显示,中国98%的宫颈癌都是由高危型HPV感染导致的。

什么叫高危型HPV?参赛选手郭建谊说,其实这种病毒的家族成员超过200名,真正能够在宫颈上兴风作浪的只有十四种。这十四种就被称为高危型HPV,其中最厉害的是HPV16、18这两个家伙,69%的宫颈癌归功于它们,剩下的由其他12位成员瓜分。

那么,人体内为什么会出现HPV?

主要是通过性行为,或者接触不洁净的卫生洁具或者用品,而且要注意,性生活活跃、性伴侣多的女性,更容易得哟。

那是不是感染了高危型HPV就等于得了宫颈癌呢?那倒并不是,10至20年的时间跨度上持续感染高危型HPV,才会自然演化发展成为癌症。在这个过程中,大部分人的机体功能都可以清除HPV。

目前,还没有针对HPV感染的特效药,人类研发了HPV疫苗,接种之后,就能够让身体产生消灭高危型HPV的抗体,从而达到预防宫颈癌的作用。

目前上市的HPV疫苗有2价、4价、9价。

打了2价和4价,那就可以预防约70%的宫颈癌,4价还多了6/11型,就可以预防由6/11型引起的性病,9价在4价的基础上多了31/33/45/52/58型,可预防92%的宫颈癌。

HPV疫苗理想接种时间是在有性行为之前,即暴露于HPV感染之前,但有过性生活的女性同样能够通过接种HPV疫苗获益。

打完了HPV疫苗是不是就一劳永逸啊,不要忘了HPV家族人多势众,仍有约7%的宫颈癌暂时不能通过接种HPV疫苗预防,如果已经到了定期筛查年龄,那就记得定期筛查。

如果说接种HPV疫苗是对宫颈癌的一级预防,定期宫颈癌筛查是二级预防,做好了一级和二级预防,那就不会遇见宫颈癌这个大魔王。

宝宝要不要接种肺炎疫苗?

你知道吗?肺炎球菌在人体的鼻咽部广泛定值,正常存在。

根据在北京开展的一项调查1月龄-5岁的下呼吸道感染儿童中,鼻咽部肺炎球菌的携带率可达28%。相当于每3个下呼吸道感染的宝宝,将近有1个携带肺炎球菌。6岁以下儿童鼻咽部肺炎球菌携带率为30-50%。

在一系列由肺炎球菌引起的疾病中,以侵袭性肺炎球菌性疾病最为严重。主要指肺炎球菌感染原本无菌的部位引起的一组疾病,前面介绍过肺炎球菌主要定值在人体的鼻咽部,如细菌来到肺部就会引起菌血症性肺炎,来到脑部引起脑膜炎。侵袭性肺炎球菌性疾病严重时可导致瘫痪,耳聋,智力低下,给家庭带来极大痛苦。

宝宝怎么会携带肺炎球菌?

“要知道,大家说话、咳嗽、打喷嚏,细菌就会从你的身上来到宝宝这里。”荔湾区的选手杨少婷说。

而且,从2012年-2017年我国的一项多中心回顾性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儿童侵袭性肺炎球菌性疾病致病株的耐药情况是耐药率整体呈上升趋势的,而且,对红霉素、克林霉素等常用抗菌药物也有非常高的耐药率。

而且,母乳喂养虽然可以为宝宝提供一定的抗体——免疫球蛋白G(也叫IgG),可以减少感染性疾病的发生也降低各种感染性疾病的严重程度,但母乳提供的抗体是非特异性的,并不针对某一类的特定感染,新生儿自身合成IgG速度比较慢,在宝宝3-5月龄的时候血清里的IgG降到最低,此时感染肺炎球菌的风险最高。

而如果给宝宝接种疫苗,疫苗可以针对特异性病原体产生特异性保护,既经济安全也有效。母乳喂养的宝宝也需要接种疫苗,两者不能相互替代。当宝宝6周龄(也就是满月后的2周)就可以向接种门诊医生预约,接种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

关于疫苗诞生过程可不简单

那么,疫苗又是如何诞生的?

来自番禺的选手梁笑婷说,从古至今,人类一直在与病毒作斗争,逐渐发现了对付它的制胜法宝——疫苗。疫苗的产生方式有好几种,以其中一种——灭活疫苗为例,科学家们要从传染源身上分离病毒,这时候的病毒还不能直接使用,需要通过处理后再筛选理想的毒株。

然后再把这些毒株放在细胞基质上进行培养繁殖,但这些毒株里含有一些杂质,需要通过过滤把多余杂质去除掉。然后用甲醛等溶液杀死它,使它失去致病力而又保留抗原性。通过一系列加工,灭活疫苗就诞生啦。

这个时候还不能将疫苗注入人体,为了保证安全性和有效性,还需要经过层层严格的试验。第一关是动物试验,动物试验通过后,才可以把我上报给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申请开展临床试验。临床试验一共分为三期。为了安全性,受试人群呈阶梯式增长。一期临床试验确保安全后,才可以开展二期临床试验。二期临床试验主要研究有效性。三期需要在更大的人群中,采用随机、盲法、安慰剂对照的设计,全面评价有效性和安全性。全部临床试验一般耗时至少3-8年,有的甚至长达10年以上,如果疫苗在试验中因为达不到要求就会被叫停、甚至被终止。

通过以上层层试验后,还需要经过企业自检、专家评审、药监局现场检查、中检院鉴定等,确认疫苗安全有效、工艺真实、质量可控,就可以上市啦。

宝宝接种后出现不良反应怎么办?

另一个为宝妈们所关心的问题是,如果宝宝出现了接种后的不良反应,应该怎么办?

对此,来自花都区的选手华雪说,接种疫苗后的不良反应是相对比较常见的一般反应,譬如发烧、打针部位红肿、食欲不好等,还有一种叫做异常反应,疫苗是合格的,接种过程是规范的,但却给宝宝的身体带来了损害。而这两种反应都属于双方没有过错的药物不良反应。

如果宝宝的体温没有超过38℃,可用物理降温的方法,注意休息。接种部位发生红肿硬结,一般不用处理,而且要特别注意,接种卡介苗后是禁止热敷的。如果宝宝的体温超过38℃,或者全身反应比较重,这个时候,宝妈们一定要立刻马上带着孩子就医,不能拖延。

还有,打完疫苗后不要马上回家,而是在观察室里至少观察30分钟,虽然接种疫苗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很低,宝宝的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78767.com 奇事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