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便秘五天了怎么办
孕育宝宝是一件美好、值得期待的事情,但这个过程中会存在一些小问题。便秘就是孕期最常见的问题之一,其称为妊娠便秘。据统计,孕妇便秘高发于妊娠晚期,表现为数天没有大便,甚至是1~2周都不能顺利排便,从而导致孕妇腹痛、腹胀发生。便秘是孕期常常被忽略、或难以启齿的问题。
常规来讲,便秘是指排便次数减少,排便困难,大便干结。便秘不一定有大便次数的减少和大便干结,只要有排便费力、排便不尽感、肛门阻塞感也可称为便秘。
那么孕妈妈为什么会便秘呢?
1、生理变化
孕妈怀孕后,体内分泌大量的孕激素,引起胃肠道肌张力减弱、肠蠕动减慢。肠道难以规律地排出便便。
在孕中晚期, 膨大的子宫会压迫肠道,特别是直肠受到的机械性压力越来越明显,使粪便运转速度减慢,导致不能正常排便。
2、饮食习惯改变
孕早期因为早孕反应,部分孕妈恶心、呕吐明显,往往只能摄入米粥、面条等软烂食物,而且进食量较小。食物残渣量少,难以成型粪便刺激肠道。
如果孕妇进食大量的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忽略了粗粮、蔬菜、水果等膳食纤维的摄入,就会导致肠道内膳食纤维不足,缺乏对肠壁刺激的推动作用,容易导致便秘。
3、身体活动减少
怀孕之后身体的改变,很多孕妈容易感到疲惫,再加上担心活动会伤了胎气,减少了活动甚至是完全不活动,整天坐着或躺着,这样就使得蠕动本已减少的胃肠对食物的消化能力下降,增加腹胀和便秘的发生。
尤其是在疫情期间,孕妈足不出户,为抗击疫情做贡献,活动量减少特别明显。
4、心理因素
孕期可能存在工作和生活压力、焦虑和紧张甚至抑郁情绪,这些都会通过神经系统影响肠道功能的运转,引起或加重便秘,若因便秘问题而焦虑,会造成便秘的恶性循环。
不少准妈妈孕前就有便秘的毛病,怀孕之后因为身体的不便,不习惯下蹲式厕所,再加上孕期痔疮的发作,这样就导致孕妇对排便产生了恐惧感,于是有意识地减少排便次数,导致便秘情况变得更严重。
5、药物等因素
比如部分孕妇会存在孕期贫血,这时需要补充铁剂。而铁剂常见的不良反应就是胃肠道反应,如恶心、腹胀、便秘等。
孕中晚期钙摄入量增量,孕妈很难通过饮食完全获取,这个时候就会选择钙剂。很多准妈妈会长期服用钙剂,这也会导致便秘。
孕期便秘有哪些危害呢?
1、影响情绪、形象
粪便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有害物质就会被吸收入血,造成头晕、乏力、口臭等表现。孕妇对于便秘的忧虑就会逐渐加重,情绪很糟糕。
2、诱发疾病
便秘时容易引起肛门疼痛,甚至有可能诱发痔疮、肛裂等肛门直肠疾病。
3、增加流产、早产的风险
在便秘的情况下,孕妇排便时可能会比较用力,而这种情况会导致子宫收缩,严重者可能会引发流产、早产,危及母婴安危。
如何改善孕期便秘?
1、定时排便
固定时间,选择在晨起或早餐后如厕。早餐后肠道较为活跃,易于排便,最佳排便时间是早餐后一小时左右。注意避免长时间看手机,分散排便精力。怀孕后期行动不便,最好采用坐厕排便。有条件,可选择便后清洗会阴部和肛门,避免痔疮的发生或加重。
2、增加运动
适当增加孕妈身体活动量可以很好的促进肠道蠕动。现在可以选择空旷的广场、海滩主动散步,或上下班短途步行,来增加活动,出门记得带好口罩哦。避免久坐在沙发上或躺着床上玩手机。推荐每日达到6000步活动量。
3、消除精神压力
我们可以通过听音乐、看喜剧、和好友聊天等方式,帮助缓解紧张的情绪。保证规律、良好质量的睡眠也是很关键的。
4、调整饮食结构
(1)足量饮水,孕妈每天至少保证每天7-8杯白开水(1500~1700ml),也可以选择柠檬水、蜂蜜水。或者多做一些汤菜,如西红柿汤、冬瓜汤等,在调和口感的,也可以增加水摄入。这样可以促进大便柔软、易排出。
(2)增加膳食纤维摄入。
多食粗杂粮(燕麦、黑米、荞麦、玉米…)、薯类(地瓜、马铃薯…)、新鲜蔬菜水果(苹果、梨、菠菜、竹笋…)。这样摄入足够的膳食纤维,会直接机械性刺激肠壁,加快肠道蠕动,还可以吸收肠道内的水分,让大便不那么干燥。其中谷物纤维的作用最佳,推荐每日摄入的主食中有1/3以上是粗杂粮。
5、补充益生元、益生菌
人类肠道中有两类细菌,一类是以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为代表的有益菌群,一类是对人体有害的。孕妈可以通过补充益生菌的方式,“招兵买马”,保持肠道的健康活力。益生元是指不能被人体吸收,可以促进肠道内有益细菌生长作用的物质,它相当于“粮草”。两者相互协同,可以达到抑制有害细菌生长,进而根治便秘和保护肠道的作用。
需要特别注意,开塞露在国内指南中属于孕妇禁用,在国外属于慎用。开塞露和蓖麻油等药物会刺激子宫收缩,有出现流产、早产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