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智力不好怎么办
#烦恼1孩子看电视、玩游戏时很认真,可是一上课、做作业就爱走神,怎么回事?
#烦恼2孩子很聪明,就是学不好怎么回事?
家长们别忘了,电视、手机等电子设备对孩子注意力的影响其实很大。
最新研究表明
电视的声音、颜色、画面,切换非常快,大约每秒30帧,能够牢牢地抓住孩子的视线,让孩子目不转睛地看,这就给我们造成专注力好的错觉。
电视对孩子注意力的影响
什么是注意力?
注意力,指的是一个人能够专心与某一件事物时的时间长短。那么,哪些行为会影响孩子的注意力呢?
01、父母急性子
“急性子父母容易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的清晰,导致孩子遇事急躁不安,无法冷静来下专注的解决问题”。
02、过分干扰
“孩子看书很专注,父母常来嘘寒问暖,饿不饿,渴不渴,吃点东西等,都在无形中破坏了孩子的专注力”。
03、训斥、唠叨
“孩子淘气、做错事后父母会对孩子大声训斥、指责等都会打击孩子自信心,内心无法保持镇定,做事难以集中精神”。
04、沉迷手机、电脑、电视机
“赚钱养家是借口,放任孩子是不负责,电子产品乃是破坏孩子专注力的罪魁祸首,若没有父母的约束,孩子会深陷其中,对其余的事提不起兴趣”。
哪些疾病的孩子有注意力问题?
1、多动症(ADHD)
特发于儿童学前时期,活动量多是明显症状。注意缺陷障碍是多动、注意力不集中、参与事件能力差,伴认知障碍和学习困难,智力基本正常等表现的一组综合征。注意缺陷障碍又称儿童多动综合征(hyperkiic syndrome),简称多动症。
多动症孩子的主要表现是好动、冲动、不专心。
#执行功能障碍
- 不懂规矩规定。
- 无法用过去的经验。
- 无法思考未来(将来)。
- 记不住该做的事。
- 无法拥有行动时的必备记忆(工作记忆)。
- 无法制定计划,为了达到目标而行动。
- 好动,控制冲动个性的能力差。
#回馈系统障碍
- 不懂如何下定决心,为了达到目的而行动。
- 如果不是自己感到喜欢或兴趣的事物,很难会产生动机。
2、学习困难
指智力正常的儿童在阅读、书写、拼字、表达、计算等方面,心理过程存在一种或几种以上的特殊性障碍。
#具体表现
- 注意力不集中,做事磨蹭,有头无尾、慵懒、拖沓、社会适应技能缺陷,凡是都要依赖别人,缺乏良好彻底学习习惯与学习方法。
- 动作迟缓、身体协调能力不良,书写障碍。
- 缺乏学习兴趣、范围狭窄、兴趣不能稳定持久、学习态度呈现一种漫无目的的学习倾向。活动过度、问题行为、违纪行为、自我控制力差,不易与同学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寻求反面心理补偿,出现逆反心理及情绪对抗。
#导致学习困难的原因
3、感觉统合失调
感觉统合失调是指外部的感觉刺激信号无法在儿童的大脑神经系统进行有效的组合,而使机体不能和谐的运作,久而久之形成各种障碍最终影响身心健康。
“儿童感觉统合失调”意味着儿童的大脑对身体各器官失去了控制和组合的能力,这将会在不同程度上削弱人的认知能力与适应能力,从而推迟人的社会化进程。
现代化都市家庭中,感统失调的孩子高达85%以上,其中约有30%的孩子为重度感统失调。
父母可以为孩子做哪些?
父母要学习用对的方式与孩子沟通,父母态度改变了,孩子也会跟着改变。
- 不要实施体罚
- 减少纠正孩子的次数
- 改变对孩子的说话方式,别再用“漫天谩骂、大声斥责、言语暴力”的方式来沟通
- 解除误会,少说“你是故意的吗?”,多问“你怎么考虑的?”
父母帮助孩子的具体做法
1、和孩子一起制定时间计划表
2、采取正确的奖励机制
3、爸爸参与
- 爸爸的角色要更突出(孩子模仿行为的对象),要多参与家庭活动 (外出活动),睡前床边说故事等。与孩子一起时,请放下手机。
- 无论工作有多忙,如果可以,好请爸爸打电话、发短信或视频给孩子表达关心。
- 以「爸爸时间」(Daddy Dessert) 作奖励孩子的良好行为及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家庭注意力训练方法
1、家庭环境需简约
若想培养孩子的专注力,离不开身边井然有序的居家环境,一张干净的书桌、整齐明了的房间、安静放松的学习空间,这样不仅给别人一种舒适感,还能让孩子更好的缕清思绪、更容易集中精神,从而提升专注力。
2、专注力家规的设立
- 家规一约定时间,分不同阶段完成任务
- 家规二玩具不要过多,奖励制度应丰富
3、专注力游戏
- 上肢手眼协调能力训练
- 舒尔特方格训练
- 找不同
提升孩子注意力的康复方法
1、感觉统合训练
提升儿童对感觉刺激作出正确反应的能力提升儿童对感觉刺激作出正确反应的能力。
2、托马迪斯听力训练
高频率刺激提升理解力,改善专注力,变得活泼。
3、多媒体感官互动训练
降低孩子焦虑不安的情绪,削弱不适应性行为。
4、美国旋转激活太空⼈训练
发展中央视觉系统,提升专注能⼒。
5、儿童神经调控技术
通过定向刺激特定神经位点,以改变神经活动水平,发挥治疗效应。主要包括经颅磁刺激、生物反馈治疗等。
6、药物干预
一般情况下,对于6岁以下的儿童,不建议使用药物干预,以训练为主。
特殊情况6岁以上的儿童,对孩子的学习、生活影响较大,根据诊断结果,给予药物的辅助治疗,如利他林、托莫西汀、专注达等,有助于提升孩子的治疗效果。
以上就是今天分享的全部内容,如果这篇文章对你有用的话,记得动动手指分享给更多家长朋友,让我们一起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出一份力!
我是徐磊,大家有任何关于儿童自闭症、语言发育、性早熟、矮小增高、抽动症、多动症及心理等方面的问题都可以给我留言,点击此处在线咨询徐磊主任-表单-金数据,我将为你做详细的解答(可视频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