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舌怎么办

奇闻异事 2023-10-30 05:27www.178767.com奇闻异事

导读诊脉?望舌?在不同疾病中应有不同的侧重。

脉与证的关系,十分密切。在疾病发生和发展中,脉、证以不同的表现形式,反映疾病的变化。

章老在临床上,常把望、闻、问三诊获得的信息归于证,把脉诊获得的信息与证相结合,辨证分析,恰到好处,给我辈启迪颇大。

在一般情况下,脉与证是一致的,即有是脉就有是证,两者相应出现。

,脉证不相应的情况,临床并非少见。

如实证见虚脉、虚证见实象,这除了反映逆证、难治证外,多数是因脉与证之间的顺应性,分别受到年龄、性别、体质、季节、时辰和不同病种等因素的影响,出现有其脉无其证,或有其证无其脉的现象。

先生对于脉证不符,往往处理灵活,即不因证误,又不为脉惑,亦不墨守成规,而是认清主次、真假、因人、因时、因病分析判断,十分中肯。

先生临证,重视舌脉,但在时病与杂病辨证时,各有侧重。

他认为,时病辨证应重视舌象,杂病辨证应重视脉象。

所谓“重”,并非顾此失彼,而是根据这两类疾病的病因病机特点提出的侧重关键所在,掌握这样的侧重点,有利于诊断的准确性。

时病重舌

时病系指季节性多发病,《时病论》说“时病者,乃感四时六气为病之证也”,其病程短而变化快,不同于内伤杂病那样,病程长而变化复杂。

外邪侵入机体,肺胃先受之,在舌苔上很快有反映,正邪相争,孰虚孰实,可以反映到舌质和舌苔。

因为舌属口腔内器官,通过经络内联脏腑,张口伸舌,一望而知,所以舌象变化能及时客观地反应疾病本质。

例如,温病热从卫分传入气分,舌苔由白转黄;邪入营分,其舌必绛;邪入血分,舌有出血痕迹。

湿热内蕴时,舌苔必黄而腻;湿浊中阻,苔必滑腻;苔腻渐退,表示湿邪将化;舌光剥逐渐生苔,表示胃气津液将复。在时病过程中,病情的进退,舌象都可以看得很清楚。

此时,脉象也有变化,但不如舌象反应及时。

脉象有时不能客观化,而舌象表现质的红、绛、淡、紫,苔的黄、白、滑、腻,其有、无,是非常客观明显的。

因而,观舌质可验证之虚实,察舌苔可知邪之浅深、寒热。

湿邪一望而知,观其润燥,以验津液盈亏。

历代温病学家叶天士、吴鞠通等,都极重舌诊。

杂病重脉

叶天士《外感温热篇》中每一条都不离开舌象辨证。

虽是重舌,也极重脉,叶天士在《外感温热篇》中论脉之处颇少,但论到之处,都很精细。

如热病大汗之后,症见肤冷时,指出“但诊其脉,若虚软和缓,虽倦卧不语,汗出肤冷,却非脱证。若脉急疾,躁扰不卧,肤冷汗出,便为气脱之疾矣。”

对于汗解后身倦,神疲,与突转虚脱之鉴别,其重点就在于脉,可见关键时刻脉证合参更为重要。

脉与心(血)关系最为密切。

《内经》说“心主血脉”。血需心气的推动,沿脉道循环周身,内至脏腑经络,外达四肢百骸,脏腑之气也通过血脉输布全身。

而内伤杂病,多病在脏腑、气血、经络。,杂病便可通过脉象反映机体内部的病理变化。

先生认为,杂病辨证,诊脉为首要一环,从浮、沉、迟、数、弦等脉中,可以察明阴阳、表里、寒热所属。

如高血压、贫血、心律失常三种病症,临床上都可表现为头昏目眩,心慌心悸,夜寐不宁,胸闷气短,舌质暗红,苔薄白等症状。

如果前者,脉弦,属肝阳上亢,治宜平肝潜阳法;者,脉结代,乃是心气不足,宜补气养心复脉法。

这三种疾病只从舌象和症状上看,不详辨其脉,就很难明确病之所在,治疗也就无所适从了。

又如胸痹者,脉多沉迟;心悸者,脉多急数;肝阳者,脉多弦数;肝风者,脉来弦劲;昏厥者,脉多沉细无力;气脱者,脉多沉伏;妊娠者,脉多滑数等等,则非舌象所能反映的。

,先生常说,舌脉均有真伪之辨,舌有染苔,脉有斜飞、反关,临床医家不能不密切注意和认真识别。

脉、舌、证一定要合参,无论时病、杂病都是一样,如果不辨真伪,只知偏执一端,未有不误事的。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78767.com 奇事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