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吃药呕吐怎么办
#从科学养娃开始#
很多家长都经历过宝宝吐药。怎么给孩子喂药?吐药以后需要补喂吗?今天就和爸爸妈妈说说孩子吃药的问题。
采访专家 陈 辉(江苏省妇幼保健院儿科主任医师)
问题1很多儿童药物已经做成水果味了,为什么还会出现吐药?
宝宝对药物味道敏感,不想吃,就可能主动吐。
,有些药物会对宝宝的胃肠产生刺激,导致吐药。
还有就是习惯问题,孩子没有吃过的东西不会轻易吃。
问题2孩子吐药后要不要补服,补服的量怎么控制?
吃药后 15 分钟内
药物在胃里没被肠道溶解吸收,假如呕吐量较多,应给他补喂。常用药物的安全剂量范围较大,说明书上标注的剂量通常是中等剂量,再加上一天之内分几次服用,所以补喂一次也不会超过一天的安全总剂量,可以放心。
注意退热药对乙酰氨基酚的安全剂量范围较小,如果补喂有可能造成服药过量,一定要谨慎。布洛芬安全剂量范围较大,在医生指导下补喂还是比较安全的。氨酚黄那敏类的感冒药,主要用于缓解咳嗽、鼻塞、流涕、发热等感冒症状,因感冒大多可自愈,吃这些感冒药后吐了,可不必补喂。
吃药后 15 分钟 ~1 小时
根据宝宝的呕吐物有多少和吐出来药物的性状,来判断该给宝宝补喂多少剂量的药物。
吃药后 1 小时
大部分药物已经被胃肠道溶解并吸收,不必补喂。
问题3用果汁、牛奶饮品服药,可取吗?
一般是不能的。
对于味道不好的药物,只要吃药后立即喝点水,苦味就会被稀释逐步消失,也有利于药物尽快到达胃肠,及早吸收,避免药物长时间停留在嘴里或食道里对黏膜组织造成损伤。
问题4用食物包裹药服用,可以吗?
有的家长用食物包裹药,把片剂研碎、胶囊掰开,撒进食物里哄孩子吃,其实隐患很多。
食物中可能有某种成分会与药物互相作用,或者影响药物代谢。
尤其三类药物不能这么喂。
1. “不能掰开”的药,主要是一些缓控释片、肠溶片、肠溶胶囊。
缓控释片掰开服用,短时间内大量释放,发挥药效过快会产生毒副作用,甚至会有危险。
肠溶片(胶囊),仅在肠道内崩解发挥药效,此类药物对胃刺激性较大,若掰开服用会降低药效并刺激胃。
2. “空腹服用”的药,尤其是消化系统药物。
比如止泻药(蒙脱石散),拌着食物吃会影响药效;
3. “特定要求”的药。
如有些胶囊壳是为了掩盖药物的刺激性或难闻气味,一般也不宜掰开。
驱虫药在睡前禁食 2 小时后使用,控制哮喘或过敏的药物孟鲁司特钠,睡前咀嚼后咽下,还不能用水服药等。
问题5饭后喂药是最佳时间吗?
最佳喂药时间一般应在宝宝饭前 30~60分钟,但对胃有强烈刺激作用的药物可选择在饭后 1 小时服用,以防止胃黏膜损伤。
有些药物必须是两餐之间空腹服用,才能达到最佳疗效,如止泻药蒙脱石散。
一些联合用药,必须分开服用,如抗生素和益生菌,抗生素餐前半小时服用,益生菌餐后半小时服用,相隔 1 小时以上,避免药物相互作用降低药效。
问题6喂药时,能捏住宝宝的鼻子吗?
捏着宝宝的鼻子喂药,很容易把药和水呛入宝宝的气管中,造成呛咳,呕吐,严重的可发生气管堵塞、呼吸困难,甚至窒息等可怕后果。
妈妈应想办法分散他的注意力,可在宝宝愉快的状态下喂药。
若宝宝满 3 岁以上,可以理解吃药的作用,可以多跟他交流,用温柔的语气告诉他吃药才能让病好起来,才有精神玩耍。也可以跟宝宝做游戏,让宝宝自己吃药;还可以在宝宝吃药后给他一点糖果作为奖励等。
掌握喂药的 3 个时机
喂药前
选择剂型和口味。孩子吐药原因,大多是药物的味道和剂型问题,应选择宝宝容易接受的剂型,比如液体药物、颗粒制剂等。有些药物比较苦,最好购买果味的药。
采取正确姿势,让宝宝头部和肩部抬高一些,并稍侧向一侧,接着把宝宝控制住不让他乱动,避免药物洒出来。
做完这些准备工作后,看准时机把药喂进去。
喂药中
如果是液体或可溶解冲服的药物,可以选择专用喂药器、滴管或注射器。吸进药后,放在宝宝一侧颊黏膜和牙龈之间将药少量挤进,药物不会经过舌头,宝宝更容易接受,也很难将药吐出,待孩子吞咽后再继续喂下一口。
如果是分散片,可以吞服、咀嚼或溶于水(稀果汁)中服用。
一些固体或粉剂药物,可用辅助服用的凝胶饮品,目前国内外已经有了相应产品 ( 国内品牌如和药顺),该饮品有香甜的口感,顺滑的凝胶包裹药物的苦味,也不会与药物产生毒副作用。
如果孩子呕吐频繁,要改为少量多次喂,只要在半小时内喂完即可。
喂药后
把宝宝竖起来,轻拍后背,帮助他把药顺下去,大孩子让其坐着或半躺着,过一会儿再躺下休息。咽下全部药液前,别让孩子平躺,防止发生呛咳。
喂药后可以喂一些温开水或喂少许白糖水,以清除口腔内残留的药味,避免引起呕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