筷子为什么没有在西方流传开来?
奇闻异事 2023-12-02 18:50www.178767.com奇闻异事
奇事网:奇事网小编资料关于“筷子为什么没有在西方流传开来?”网络相关资料在这里与大家分享!
筷子为什么没有在西方流传开来?筷子实际上是相当晚近的词语,大约在明朝末期才开始出现。中国古人对筷子的称谓是“箸”。除了在一些方言区还保留着这个叫法外,很多人对这个字已经很不熟悉了,告诉你吧,它的正确读音是“zhu”(四声)。
在中国的典籍中,“箸”这个字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的《韩非子·喻老》一文中“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说从前的时候,商纣王用象牙做筷子,他的叔叔箕子十分担忧,说象牙筷子和土陶器是不相配的,只有犀角和玉做的杯子才相称,而用象牙筷子和玉杯,就不能吃普通的饭菜了。这样穷奢极欲下去,是亡国的征兆啊!纣是商朝的末代君王,其掌权时间为公元前1144年左右。那个时候纣王就使用象牙做的筷子了,可见一般筷子的产生要远远早于那个时候。
数千年来,华夏箸文化一直在不断发展,到了明代,箸的形制上出现了一个特别明显的变化——首方足圆。所谓“首方”即上部为方形;“足圆”即箸的下半部为圆形。明代以前无论是银、铜、竹、木、牙箸等,大多为圆柱体,也有六棱形,而“首方足圆”这一小小的改革则带来了很多好处圆柱体筷容易滚动,而首方足圆形筷子不会滚动,设宴待客放在桌上很稳重;四楞箸比圆形箸更便于操纵,方头筷握在手中也不易打滑;四方楞箸为能工巧匠在箸上题诗刻字雕花提供了艺术发展的良好条件。这一形制变化一直流传到今天,成为筷子的主要形制。同样是在明代,箸的名称自下而上发起了一场改名运动,历经几百年时间,终于成功地彻底改成了叫“筷子”。
明代陆容的《菽园杂记》卷一中记述了这样一段话“民间俗讳,各处有之,而吴中为甚。如舟行讳住、讳翻;以箸为快(筷)儿,蟠布为抹布。”这里说的是,江南水乡的渔民和船民最忌讳“住”。撑船希望快,船“住”了,一天到晚停着,就意味着没生意。因为“箸”和“住”谐音,所以犯了忌讳,于是船民和渔民反其道而行之,将箸改为快儿或快子。就这样,这场筷箸改名运动,从江南苏杭发起,一传十,十传百,“箸”渐渐改为“快”了。陆容的同代人李豫亨说“今因流传之久,至有士大夫之间亦呼为快子者,忘其始也。”文人给“快”上又加了竹字头,便成了“筷”。“筷子”作为箸的另一称呼,渐渐流传开来。在书面文字上,“筷子”作为不登大雅之堂的俗称,一段时间里还是受到了抵制,比如在《水浒传》《西游记》里,都不写“筷子”而仍写为“箸”。一直到清代早期的康熙皇帝那里,也拒不承认民间发起的这场名称改革,《康熙字典》中就只收录“箸”字而不收录“筷”字。
现在世界上人类进食的工具主要分为3类欧洲和北美用刀、叉、匙;中国、日本、越南、蒙古和朝鲜半岛等用筷子;非洲、中东、东南亚大部及印度次大陆以手指抓食。
筷子文化区所使用的筷子,都是由中国流传过去的。朝鲜半岛使用筷字的特点是,筷与匙运用,筷夹菜,匙舀饭,作用分明。其实我国先秦时期的习俗就是如此。当我国古老的饮食文化传到朝鲜后,他们一直严格遵守筷夹菜、匙舀饭的习俗,一直保持至今。筷与匙分工明确,这是朝鲜半岛饮食习俗的一大特征。,朝鲜半岛一直有使用金属筷的传统。
日本人对伴随他们一生的筷子持有一种特别的感情,他们把每年的8月4日定为筷子节。这天,在神社和寺庙等处都要感恩于筷子,并向筷子供膳。日本人的餐前祈祷,不是祈祷上帝,而是感谢筷箸。他们餐前要对箸说一声“领受了”,然后再启筷,餐毕也要持筷说:“蒙赐盛撰”,然后再轻轻放下手中之箸。
西方人怎样知道筷子?
早在17世纪初,德国出版的《利玛窦中国札记》一书中,作者已向西方人生动地介绍了明代末年中国人的用箸习俗“中国人的宴会十分频繁,而且很讲究礼仪……他们吃东西不用刀叉或匙,而是用很光滑的筷子,长约一个半手掌,用乌木、象牙或其他耐久的材料制成。不容易弄脏,接触食物的一头通常用金或银包头。就餐时还有一套用筷子的简短仪式,这时所有的人都跟着主人的榜样做。每个人都拿着筷子稍稍举起又慢慢放下,然后每个人都用筷子夹到菜肴。接着他们挑选一箸菜,用筷子夹进嘴里。”
利玛窦是意大利人,天主教传教士,明万历十年(1582年)奉派来中国传教。回国后,他将在中国见到印象最深刻的事情忆写成《利玛窦中国札记》。筷子虽小,却给利玛窦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从奇事网以上这段生动的描写中,可知他对筷子十分欣赏,所以较早将中国筷箸向欧洲人作了简单的介绍。其实利玛窦并不是最早向欧洲介绍中国筷子的人。托梅·皮雷斯早在1515年写了《东方诸国记》一书,此书在欧洲有“地理大发现”之誉。该书有一段文字特别介绍了中国的筷箸“所有的中国人都吃猪肉、羊肉及其他多种动物的肉。他们喝大量的各类饮料,对我们的酒,他们赞不绝口……他们用两根小木条吃饭,左手捧着陶碗或瓷碗。碗凑在嘴边,用两根小木条将饭拨进口里,这就是中国人吃饭的方法。”皮雷斯是葡萄牙第一位派进中国的使臣。1511年9月他以药材代理商的身份先到印度。明代正德十二年(1517年)他以驻华使节身份来到中国,并赴北京朝觐明武宗朱厚照。因皮雷斯在中国活动多年,所以他对中国人以“小木条”进餐印象深刻、描写极为生动、准确。但《东方诸国记》原稿散佚,故最早向欧洲人介绍中国的皮雷斯的这一著作知者不多,影响不大。直到1937年9月在法国国立图书馆发现《东方诸国记》抄本,世人方知皮雷斯早于利玛窦向欧洲介绍了中国独特的小木条餐具——筷箸。
既然有传到西方,为何没流传开呢?主要原因是饮食习惯的巨大惯性,一旦形成,很难改变,尤其在早期石器时代,交通、信息闭塞,发展缓慢,一个习惯一旦形成,更不容易改变了。餐具的使用也是有惯性的,从小习惯了刀叉,突然改成筷子也是很难受的。但用惯了筷子的人,却可以很快习惯刀叉!!哈哈!!矛盾啊!所以应当再改变一下说法,应当是用惯了简单的餐具后,突然改变成用复杂进餐工具比如筷子是很难很难很难(后面再跟100个“很难”)的。
西方人,他们的祖先日尔曼人,在1500多年前还基本上是在树林里过着渔猎采集的生活或者过游牧的原始生活,所以他们的餐具不用说,很简单,最大的进餐工具就是手,再辅助以刀和棍子,后来他们与公元453年毁灭西罗马后,部分继承了罗马人的生活方式和习惯,而罗马、希腊的文明的源泉却可以追溯到西亚,西亚也是长时间的徘徊在用手、刀等做餐具的阶段,直到500年前左右才开始了刀叉并用。
,西餐食物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筷子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