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打了别人该怎么办
在家长的眼里孩子都是天真无邪、童真可爱的,不过可能不少的家长都有过一样的烦恼,有一天原本天真无害的孩子突然开始喜欢打人,情绪说变就变,哪怕前一秒和小伙伴相亲相爱,后一秒就开始吵架甚至打架,用动手来表达自己的情绪。
近日,来自四川遂宁的一位90后宝爸就遇到了这样的烦恼孩子突然变得喜欢乱打人,于是这位宝爸就给孩子来了一场角色互换式的教育,引得众多网友的关注和点赞。
视频中这位宝爸正在细心的给孩子穿上头盔和手套等护具,年幼无知的人类幼崽还不知道将要发生什么,沉静在自己“喜当爹”的兴奋中,开心的问爸爸“儿子你在干嘛呀”。
面对孩子的言语,这位宝爸也没有生气,一边继续给孩子穿护具,一边心平气和的回答孩子“我在给你带头盔啊爸爸”,听到爸爸的回答孩子更得意了,立刻回道“嗯儿子真乖”。
穿好护具后孩子又开始打人,不过这一次爸爸一点没有让孩子,直接上前一拳把孩子打倒在沙发上,孩子瞬间倒在沙发上开始大哭。
正当网友以为这位宝爸要开始安慰孩子的时候,没想到这位宝爸又上前补了几拳,嘴里还在不停“挑衅”孩子“来啊爸爸别停啊,爸爸别哭啊”。见状孩子立即哭着认错“我不想当爸爸了,再也不打人了”。
看完这位宝爸的分享,网友们纷纷表示学到了“走儿子的路,让儿子无路可走”,“家长做的很好,自己教育好过别人教育”,“开始我还以你要扶他开始安慰孩子,结果是补刀,够狠哈哈哈哈”。
可能不少家长都有过和这位宝爸同样的烦恼,孩子到了一个阶段变得特别爱打人,甚至都要怀疑孩子是不是有暴力倾向了,这到底正不正常?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孩子为什么爱打人。
1、自我意识开始萌发
很多家长会觉得孩子还小不懂,但其实孩子2岁左右就开始萌发自我意识。孩子会开始以自我为中心,开始有归属感,开始有物品“所有权”。为了保护或者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但又无法准确用言语表达的时候,宝宝就会通过行动,也就是打人表达自己的想法,比如咬人、推人等。
并且这阶段的宝宝缺乏同理心,不能理解别人的感受,意识不到自己的行为会伤害到别人。
2、缺乏自控能力
到了孩子3-4岁后,孩子开始可以理解别人的感受,也开始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发,但孩子毕竟语言能力有限,有时候发生矛盾时,嘴上说不清着急了就会用行动来表达。除此之外,我们的大脑中前额叶皮层负责理性思维和自我控制,但孩子的前页额发育是不完善的,这是孩子为什么不能和大人一样深思熟虑的原因之一。
3、处于手部敏感期
宝宝“打人”的动作虽然讨厌,但其实是孩子正常的交流方式。宝宝从1岁左右开始控制肌肉的能力得到发展,这时候宝宝能够比较好的控制好自己的手部和胳膊的运动,可以自如的做出扔东西、打人的动作。
这时候宝宝开始突然发现原来自己的小手还可以这样用,所以就开始做一些拍打的动作,如果这时候父母对宝宝的动作表现出惊讶或者大笑,宝宝就更会觉得这是一个有趣的“互动”方式。
4、模仿大人的行为
有些家长平时教育孩子的时候,经常和孩子说“不听话我就打你了”,希望借此约束孩子。殊不知时间久了,孩子耳濡目染就会开始模仿家长,学会用打人等行为来表达自己的不满和愤怒。
学龄前的宝宝语言表达能力欠缺,当他们不能准确的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绪时,自然会想到自己更加熟悉的方式,比如肢体动作。,有时候宝宝打人其实并不意味着什么,只是宝宝表达的一种方式而已,是宝宝成长过程中很正常的一种行为,关键在于家长如何引导。
关于今天的话题,你还有什么想法吗?欢迎留言评论,和我们一起交流哦。
免责声明本人的科普,科普内容为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与本人就职单位无任何关系。如果我的科普内容有误,请留言告诉我,我非常愿意核实并更正。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果涉及到您的版权,请联系我删除。#雨滴医生说育儿##雨滴医生的养娃咨询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