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瘫痪了怎么办
前不久,一则13岁男孩因过度玩手机致半身瘫痪的新闻,简直让人不敢相信。小小的手机居然能惹出这么大祸端。
据新闻报道,由于父母都不在身边,孩子长期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老人因溺爱孩子,对其生活十分放纵。
孩子不仅生活作息不规律,还特别沉迷玩手机,经常一玩就玩到深更半夜。
一天,孩子在教室时突然像疯了一样,一直拿头去撞墙,几个老师都拉不住,脸上还不停地抽搐。
送医后,男孩的情况继续恶化,竟然出现不会说话、不会走路以及智力衰退的现象。
甚至,孩子当时已经认不清家人,出现精神异常的症状。
经检查后,医生发现孩子的主要病因就是
过度玩手机导致作息不规律,身体免疫系统出现混乱,从而患上了免疫性脑炎。
好在,经过专业治疗后,男孩已基本痊愈。
从某种程度上说,手机作为电子娱乐产品,便是孩子们思想上的“奶头乐”,倘若过度沉迷其中,孩子的学习欲望自然会降低,智力身体成绩都会下降。在很久很久以前,电视还没大范围使用的年代,有一组心理学家来到加拿大北部的小镇。
这组学者非常希望知道这个小镇的孩子在观看电视之后的变化,结果表明,他们非常有先见之明。两年后,即在1986年,他们得出这样的结论电视让孩子的阅读发展能力下降、电视让孩子的创造力下降了……孩子们的认知能力普遍下降了。
我们经常听闻猪孩、狼孩……即使他们的体型长大到十多岁,他们的智力却犹如1,2岁的婴儿,不懂说人类的语言、记忆力、注意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几乎为零。因为他们在合适的年龄缺乏应有的大脑刺激。虽然那些长期沉迷电视手机的孩子不至于如此,可是我们作为父母都希望孩子们聪明伶俐,很多人其实没想到小小的屏幕,就把这些父母们的愿望不知不觉中扼杀了。
那么,父母该如何引导孩子合理使用手机、防止孩子过度沉迷手机?
我认为,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应该采取不同的措施。
0-1岁禁止孩子接触任何电子产品(手机、电视、ipad)
1岁前婴儿的大脑以及视觉发育不完善,手机屏幕的闪动、色彩的变换,对婴儿视力及大脑发育都会产生不良影响,要尽量禁止婴儿接触手机ipad 电视等电子产品。
1-3岁尽量不让孩子接触手机
原因有二
1)2-3岁接触电子产品(手机游戏/电视)越多的小朋友,在七八岁发生注意力障碍(比如多动症)的可能性也越大。
2)幼儿的视网膜要到12岁才能发育完善,在此之前都应该尽量少接触手机类电子产品。
具体引导措施
1.父母尽量不在孩子面前玩手机,多与孩子互动、主动更新孩子的玩具等。
2.如果孩子对手机好奇,可向孩子示范打电话、发语音、拍照片等,建立孩子对手机用途的正确认知。
3.父母手机中拒绝下载任何动画片或游戏,以防孩子因看动画片上瘾而索要手机玩。
3-6岁可以熟悉手机的基本功能和操作,但必须远离电子游戏。
3-6岁的孩子还小,自控力不足,一旦接触游戏,极易上瘾,该阶段一定要远离手机游戏。
具体引导措施
1. 父母家人手机去娱乐化,即删除游戏、音乐、视频等各类会吸引孩子的APP。即便孩子想要玩手机,除了翻翻相册、拍拍照,也不会觉得有趣,自然不会一直缠着父母要手机玩。
2. 积极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多与孩子共读儿童绘本。
3. 丰富孩子的生活经历,多带孩子外出体验大自然,鼓励孩子多结交朋友。
4. 可根据孩子的兴趣,报名一些有趣的课外活动,培养孩子兴趣爱好的结交更多朋友。
7-12岁使用手机时,注重训练孩子的自控力。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进入了心理叛逆期的第二阶段,也是他们最容易沉迷手机的年龄。
具体措施
1.允许孩子出现顶嘴、哭闹等负面情绪。家长要意识到自己的情绪和动机,目标是“孩子停止玩手机游戏”,而不是“孩子乖乖地停止手机游戏”。
2.沟通时将“命令式”语句改为“协商式”语句。
如家长希望孩子能够先完成作业再玩手机,可以把命令式的“现在立刻去做作业”,换成协商式的“我知道这个游戏很好玩,但你必须先完成作业。我看着你玩儿完这一局,然后你就去做作业,可以吗?”
3.不妥协,保持情绪稳定,收走手机。如,多次提醒后,孩子依然沉迷手机游戏,不要吼骂发火,而是平静地提醒孩子“如果违反约定,那么妈妈只好收走你的手机了。”
4.收走手机后地谈话和安抚必不可少。
如果孩子平时脾气不太好,坚决拿走手机后,家长需静待一旁,等孩子冷静后安抚孩子情绪,防止孩子因为情绪波动做出伤害自己的过激行为。
5.与孩子协商规定玩手机的时长、次数,作为必须遵守的规则,如若违反,可以承担家务、收走手机作为责罚手段。
12-15岁适当干预、合理利用。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已经具备一定的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能力。适当干预、合理利用,才是父母的明智之举。
具体引导措施
1.让孩子认识到沉迷于手机的危害。(和孩子一起上网搜索相关信息或案例)。
2.与孩子建立沟通和信任。如“爸爸看你的朋友也在玩这个游戏,你们俩到了哪个级别?”“玩游戏可以,爸爸当年也玩。”“不能影响学习成绩。如果你做到了这点,那么爸爸可以允许你玩。”
3.有了沟通和信任后,与孩子一起协商制定玩手机的规则,如是否可以带去学校玩、什么时候可以玩手机、一次可以玩多久、如果超时会有怎样的惩罚等。
4.给予孩子使用手机的空间,引导孩子合理利用手机的正面效应,如手机上阅读电子书籍更方便、手机搜索学习信息等。
5.和孩子约定如果成绩下滑或因使用手机犯错,父母可暂收手机,代为保管。
15岁-18岁坚守底线,相对自由。
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手机上瘾,其背后折射的是孩子自我管理能力的欠缺、以及个人存在感、成就感的严重不足。
具体引导措施
1.给孩子制定不允许利用手机行诈骗、借网贷等不可触碰的底线,给予孩子一定的个人空间。
2.多关注孩子的心理和行为变化,很多青少年沉迷手机,是因为对性的好奇,父母可试探询问并委婉教育。如通过微信、扣扣或邮件的方式,教给孩子一些基本的性知识等。
3.日常生活中,多发现孩子的优点与进步,适时表达对孩子的欣赏、鼓励,给予孩子存在感和成就感。
4.多与学校老师沟通交流,给予孩子更多的信任和关注,纠正减缓孩子对手机的依赖。
5、适当的心理医生或许也有帮助
感谢您的阅读,免费送你智慧父母私密课程,让你在亲子教育路上少走弯路,做一个高能量智慧父母,收获幸福家庭。点击我的头像关注后,私信发消息01,即可获取。
免责声明本文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