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局向着老板怎么办
我做人事工作已经十多年了,虽然经历的员工仲裁不多,但基本都是帮公司赢了仲裁,不用支付任何赔偿。
之所以能赢并不是我的工作能力有多出色,而是很多去仲裁的劳动者在仲裁过程中存在很大的问题,最终造成了失败的结局。
同样作为打工人,我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经历,为大家了需要注意的三点,万一哪天大家需要靠劳动仲裁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时可以作为参考。
第一、不要“迷信”劳动局都是偏向弱势群体
很多人可能都相信跟企业相比劳动者属于弱势群体,在仲裁时劳动局会偏向于劳动者。
其实并不是这样。
我遇到的好几个劳动者在仲裁庭上以弱势群体的姿态动情地讲述自己的种种遭遇,控诉公司的种种“恶行”。同作为劳动者的我都忍不住感同身受。
但控诉完之后呢?仲裁员问:你有什么证据吗?
直到这时劳动者才反应过来:要证据。
有的劳动者可能拿得出证据,但都不是有效证据,所以毫无作用。我见过最夸张的,就只带了一张嘴去,一个证据都没有。
所以结局可想而知,企业甚至都不用做什么,劳动者就败诉了。要知道,没有证据说再多也都是废话,浪费时间而已。
事后,我私下问那个只带了一张嘴的同事,为啥什么证据都不准备。
同事说:本来想准备来着,但开始准备的时候发现太麻烦了,想着劳动局会偏向弱势群体,多多少少会让公司补偿我一点的,所以就没准备了。
其实跟我这个同事同样心态的劳动者不在少数,但在偏向面前,有效证据才是致胜法宝。
所以劳动者在仲裁前一定要充分准备证据,且一定要是有效证据。在准备证据的时候千万不要流露出任何要去仲裁的想法,要偷偷准备,因为一旦暴露想法,公司的人事或者法务就会干预进来,千方百计的阻挠劳动者收集证据。
第二、明确诉讼请求,不要临时增加修改
曾经有一个劳动仲裁,劳动者的诉讼请求只有两条,但证据不充分,所以仲裁前企业并不担心会输,但开庭时,劳动者却拿出了一个新的有力证据,企业没有准备自然就没法反驳,就做好了赔偿的准备。
不料,劳动者估计看胜利在望,就当庭提出要追加诉求,企业乘势提出劳动者新增诉求就要给企业时间准备证据。所以在三方协商一致的情况下决定择期重新开庭。
就这样在二次开庭前,企业找到了驳斥劳动者有力证据的方法,再加上劳动者追加的诉讼请求根本站不住脚,所以劳动者最终败诉了。
据侧面了解,这位劳动者之所以会当庭新增诉求,是想到自己仲裁一趟不容易,大夏天的人都黑了几个度,再加上耗进去的时间精力,所以就想加几个诉求,那么赔偿金也会高一点,才对得起自己的付出。
但她没有想到,她的操作不仅把自己的底牌都亮给了企业,还给了企业反应的时间。
在仲裁时,劳动者要明确自己的重点诉求是什么,不要贪多,觉得把能告的都告了,赔偿金就会多一点。要知道多一条诉求就要多准备一条证据,与其把时间浪费在整理这些上面,还不如就自己的重点诉求多花时间咨询几个免费援助律师或人事朋友。
第三、能调解时尽量调解
劳动者去仲裁后,仲裁员往往建议劳动者和企业先调解。企业往往是愿意调解的。
劳动者一看企业要调解,认为企业肯定是怕了,甚至有的还认为仲裁员也劝劳动者调解肯定是收了企业的好处。
其实并不然。就我经历的来说,企业想调解往往是因为不想花太多的人力去处理这些事,在企业可接受的调解金额内,调解是最省时省力的办法。
如果劳动者接受调解,但提出的调解金额与企业能给出的差异较大,那企业也是不会同意调解的。
我经历过一个仲裁,仲裁员曾经花了三个月时间来协调一位劳动者与企业调解,但双方金额差异太大,一直未达成一致,最终不得不开庭。
这位劳动者因证据不足败诉后不服又上诉到区法院。
企业接到法院传票时咨询了律师,律师说一般劳动局仲裁赢了,法院也会赢,所以让企业不用担心。
但企业不想再为这事浪费人力了,就主动联系这位劳动者,提出可以按之前企业能给的金额给予补偿。劳动者拒绝了,坚持要上庭,没办法,企业又得专门派人处理这件事。
最终,如律师所言,企业赢了,劳动者败诉。
但做为处理这个案子的人事,我觉得没有赢家。这个案子从头到尾一直持续了一年半的时间,企业为此浪费了人力成本,劳动者也付出了自己的时间和金钱(他法院请律师花了1万左右)。
我不是为企业说话,而是想通过自己亲身经历的告诉大家,在为自己争取最大利益的前提下,能调解时尽量调解。
原因很简单:
第一、即使是最专业的律师也不能保证每个仲裁案都能赢;
第二、劳动者即使赢了,企业也会想尽各种办法拖着不赔偿,到时候劳动者就会非常被动。
以上只是我根据自己的实际工作给出的一点建议,不过也希望大家永远用不到。
如果万一哪天遭遇了,也欢迎大家给我留言或私信,非常愿意给大家提供一点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