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成吉思汗陵墓谜团 一代天骄魂归何处?文
奇事网网摘要网站奇事网小编据网络最新关于“解密成吉思汗陵墓谜团 一代天骄魂归何处?【图文】”资料整理发布相关内容!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公元1226年秋,64岁的成吉思汗仍然雄心不已,率领大军“去征唐兀(西夏),以夫人也遂同行”(据《蒙古秘史》)。公元1227年,吞并西夏的战斗还没有结束,已近古稀的成吉思汗感到了不适。戎马一生的一代天骄和众多老人一样,无法抗拒岁月沉重的枷锁。
他留下大军继续攻打西夏都城,自己带着亲信怯薛军(禁卫军)移到六盘山避暑。这次移兵就如牧人率领自己的羊群到一处水草更丰美的地方驻牧一样自然,这竟是他生命中的一次迁移。是年8月,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征服者终于向死神低下了桀骜高贵的头颅,病逝于萨里川哈剌图行宫,享年66岁。临终前,他命令自己的子孙将出降的西夏国王及王族全部处死,以此作为一个强者给予敌人的裁决。
传说中,成吉思汗的手下将领遵循遗诏“密不发丧”,由最忠心的部下把遗体运回故乡,下葬到赶造好的陵墓中。部下出动了万千骏马来回奔跑将墓地踏平,然后植木为林,并以一棵独立的树作为墓碑。,为首的将领命令800名士兵将造墓的2500多名工匠全部杀死,而这800名士兵旋即也遭灭口。而另据元末叶子奇的《草木子》记载,成吉思汗下葬后,除马匹踏平墓地外,为便于日后能找到墓地,在成吉思汗的坟上杀死了一只驼羔,将羔血撒于其上,并派骑兵守墓。等到第二年春天小草长出以后,墓地与其他地方分辨不出时,守墓的士兵才撤走。子女如想念成吉思汗,就让当时被杀驼羔的母驼作为向导,如果母骆驼停在一个地方久久徘徊,哀鸣不已,那么这个地方就是陵墓所在地。
700多年过去了,漫漫草原,茫茫戈壁,神秘的成吉思汗陵墓就如同从来不曾存在过一样,渺无踪迹……
成吉思汗逝世
成吉思汗逝世之后,灵柩运回蒙古草原。成吉思汗是如何安葬的,葬于何处,是否随葬有大量珍宝,至今众说纷纭。有观点认为成吉思汗的遗体安葬于今蒙古国的鄂嫩河、克鲁伦河、图拉河三河发源的大肯特山的一处山谷中,建有陵墓。问题在于成吉思汗逝世之时正当盛夏,遗体如何能运回数千里之外的肯特山一带而不腐烂?路途遥远,非数十日不可到达;而当时深受萨满教影响的蒙古人的传统观念对尸体腐烂更为忌讳。
1935年,在鄂尔多斯达拉特旗地下发掘出了一只铁制小柜,柜中所藏一本残破的蒙文小书,系曾随成吉思汗出征的蒙古将领突拔都所记成吉思汗逝后的情况。
据1939年成书的《伊克昭盟志》所引,“大汗出征突薨,因大汗×××××(因字迹残破难识,以×相代,下同)议举天葬。……丞相奉汗衣冠宝剑,熏沐置七宝箱内(原按即当今之银棺),使神驼载运,拟葬××××。行大漠四十七日……,又行××日至平漠洼地,驼立不行,臣民以主喜悦,为营葬于洼地高原(原按当系今伊金霍洛旗),设戍守护……四处觅宝剑,至百里外草地上寻获,就其地置为为宝库(原按即今内蒙古之苏勒定霍洛),四时享祭。”如果这一记载属实,则成吉思汗逝后即择时、择地“天葬”,然后以灵柩盛骸骨、遗物,北返蒙古草原安葬。
自成吉思汗开始,蒙古帝王均实行“秘葬”。成吉思汗逝后10余年,南宋朝廷曾派彭大雅、徐霆出使蒙古,回归后合编《黑鞑事略》,其中说,“霆见忒没真(即铁木真)之墓,在泸沟河之侧,山水环绕。相传云忒没真生于此,故死葬于此,未知果否。”“其墓无冢,以马践蹂,使平如平地。若忒没真之墓,则插矢以为垣(阔逾三十里),逻骑以为卫。”这一风俗一直延续到北元时期,以致蒙古帝王的陵墓,至今一座也没有被人发现。
值得重视的是,在鄂尔多斯地区的蒙古族中一直流传着成吉思汗葬于这一地区的传说。在鄂托克旗有一些地名与成吉思汗的安葬有关。而在阿尔寨石窟,则有成吉思汗安葬图、成吉思汗黄金家族崇拜图。
成吉思汗墓地的位置
此前,2000年8月,美国探险家、亿万富翁穆里·克拉维兹率领着由科学家、考古教授和翻译组成的考古探险特别小组,来到乌兰巴托寻找成吉思汗陵墓。
2001年8月16日,克拉维兹的考古队在乌兰巴托东北300多公里处的森林中发现了一个被城墙环绕的墓地,里面包括几十座没有打开过的陵墓。探险队由此向外界宣布“找到了成吉思汗的陵墓”,但后来被证明是匈奴墓。
2002年4月,这个考古队又在蒙古首都乌兰巴托东北322公里处的肯特省巴士利特镇(音译)发现了一个由城墙环绕的墓地,里面至少包括30座没有打开过的陵墓。这个古墓被称为“非常可能是成吉思汗的陵墓”。,4个月后,考古队突然放弃挖掘行动并撤出蒙古。有传言说,在考察过程中,美国考古队的一些工作人员被陵墓墙壁中忽然涌出的许多毒蛇咬伤,而且他们停放在山边的车辆也无缘无故地从山坡上滑落,考古队人员的生命安全受到了威胁,于是决定放弃挖掘。不过,真实情况据说是考古队受到了蒙古政府和民间的阻止。
美国考古队这次出师未捷的考察给人们留下了重重谜团和极大的希望,尤其是蒙古政府的阻挠,更让人们深信,为蒙古民族所崇拜的圣祖成吉思汗就安葬在那里。
,这次蒙日考察团的“重大发现”,虽然证明了克拉维兹考古队所指出的地点确实有惊人秘密,却非但没能让人们感到拨云见日般的快感,反而引起了一系列争论,其中最大的反对意见是,作为一个游牧民族,蒙古民族的风俗和文化决定了蒙古族不大可能进行这样大规模的墓葬,即使是这个民族的缔造者也不能例外。那么,这个游牧民族地丧葬方法究竟是怎样的呢?
蒙古族的丧葬习俗
不得损坏土壤,严禁破坏草场;不得将奶食与其他食物洒于地上,违者处斩;禁止在夏秋两季白昼下水洗浴及在水中洗手……不得在草甸洗晒衣服;有失火、放火者,全家问斩。--《成吉思汗大扎撒》
在蒙古游牧民中流传着一个这样的故事一个孩子问他的母亲我们蒙古人为什么总是游牧和迁徙,就不能定居在一个地方呢?他的母亲告诉他,如果在一个地方定居,那么地母神--额图根会很疼的。蒙古人的游牧和迁徙,就像血液在地母神身上流淌,使她浑身舒畅。这个故事生动而简洁地诠释了蒙古人对于人和自然关系的理解。在他们看来,人就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的所作所为要与自然维持一个和谐的关系。
成吉思汗所制定的《成吉思汗大扎撒》,是蒙古人第一部成文法典,其中严格规定了对于草原保护的法令,如不准在草地挖坑、不准焚烧草地、不准向草地泼洒秽物等等。因为这些都是对“腾格里”也就是长生天的亵渎。在这样视人为自然一部分的思想之下,蒙古人对于死者的安葬,就与其他农业文明有着很大的不同。蒙古人没有肉身崇拜的传统,认为人的肉身来自于大自然,去世了也应该回归大自然,早日安葬,灵魂方可升天。人去世3天内就应该处理掉,或者天葬、或者土葬、或者火化,为的是怕尸体腐烂,灵魂上不了天堂。从蒙古人信奉的萨满教来讲,祭奠先人主要是祭灵魂,不是祭尸骨。
按照蒙古民族的观念,人将死时,他的一口气--灵魂将离开人体而依附到附近的驼毛上。据记载,成吉思汗去世时,就是拿白色公驼的顶鬃,放在成吉思汗的嘴上和鼻子上,如果不喘气了,说明灵魂已经附着在这团白色驼毛上,这时遗体就可以处理掉,而把这团驼毛保存在衣冠冢里。
,成吉思汗陵供奉的银棺灵枢中,保存的是成吉思汗逝世时的灵魂吸附物--白公驼顶鬃,而不是成吉思汗的遗骸。20世纪50年代成陵落成时,银棺被打开过,并发现了这团驼毛。可惜在后来的“文化大革命”中,这团驼毛连同衣冠冢里的马鞍、弓箭,全部被毁弃掉,真正属于成吉思汗的贴身物品一件都没有了。
成吉思汗地墓地找到了吗?
2004年10月6日,一条爆炸性新闻在国内外媒体出现--一支日本和蒙古的联合考古队日前宣布他们找到了成吉思汗的“灵庙”!如果灵庙身份得到确证,那么将会在灵庙方圆12公里内锁定成吉思汗的陵墓。业内人士认为,如果此发现属实,那么它将比特洛伊城和图特安哈门陵墓的发现更加激动人心,或许会成为21世纪最伟大的考古发现。
据英国媒体报道,10月4日,日本、蒙古联合考古队在位于距离蒙古首都乌兰巴托约150英里的阿夫拉加市达尔根哈安村附近,发现一座建在四角形基座上的13到15世纪的灵庙遗址。在灵庙的下方是一座几乎已成废墟的石头平台,在石头平台的下方藏有许多坑洞,里面埋葬着许多战马的骨灰和遗骨。从战马遗骸的数目之众来看,这座陵墓的主人显然地位非比寻常。在方形的基坛上约11米见方的范围内还发现了作为灵庙遗存的基石和柱穴,因为没有发现瓦和砖,所以推测上面所建应该是帐篷。
考古学家认为,这个石头平台应该就是陵墓的原始地基。在灵庙内,还发现从上面看为“凸”形的、高约40厘米的石壁,上面有烧火的痕迹。基坛的周围发现了埋灰和马骨的坑,考古队认为这是为祭祀成吉思汗而烧马等“烧饭”仪式的证据,这与中国史书的记载一致。,在灵庙的南侧,出土了刻有作为皇帝象征的龙的纹样的香炉,这则与14世纪波斯历史书的记载相一致。
考古发掘队的负责人之一、日本新泻大学的白石典之助教授介绍称,距这个陵墓7英里之内密布着各个时代的蒙古首领陵墓。种种迹象显示,这里应当就是传说已久的成吉思汗陵墓。
各国考古专家对成吉思汗墓地确切位置的圈定,比较认同4个地点。一是蒙古国境内的肯特山南,克鲁伦河以北的地方;二是蒙古国杭爱山;三是中国甘肃的六盘山;四是内蒙古鄂尔多斯鄂托克旗境内的千里山。不过,这些都只是推测,至今仍没有确凿的证据来证明。
这位历史上最伟大的征服者,他的陵墓究竟葬于何处,还是有待于我们深入、系统的研究了。不过他的智慧我们也不得不佩服。希望我们可以早日解开这个历史谜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