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我国能造世界最先进的大炮
奇事网网摘要网站奇事网小编据网络最新关于“ 明朝,我国能造世界最先进的大炮 ”的报道资料整理发布相关事件细节!
明朝,我国能造世界最先进的大炮事实上,中国在明末清初时期,中国曾经铸造出当时世界上最为先进的 大炮D,这短暂的辉煌却在清朝中后期逐渐走向衰落。
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明军在萨尔浒之役中惨败于努尔哈赤。而此 时精通西学的徐光启在朝中得到重用,他积极向西洋传教士学习关于水炮的知识。
后金大军主要武力为骑兵与步兵,而此时明朝则拥有新武器——“红 夷大炮”。其名称由来,缘自此炮为荷兰人侵扰中国东南沿海一带时被大 量使用。
红夷大炮的设比明代原先使用的“大将军炮”先进许多。大将军炮的 外形有如大铁管,炮身加上铁箍以防炸膛。而红夷大炮的前头管壁较薄,后 方管壁较厚,可承受爆炸时的冲击力;炮旁则有两个“铳耳”,可用以调整 炮身角度,并有准星和炮门,使射击更为精准。
明天启六年(1626年),袁崇焕取得“宁远(今兴城)大捷”,红夷大 炮功不可没。宁远城设有11座红夷大炮。在这次战役中,明军击败努尔哈赤 大军11万人,并将努尔哈赤本人打伤,郁郁而终。
中国红夷大炮哪里来?最早是由打捞沉没于东南沿海欧洲商船上的大 炮而来。
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九月,荷兰海船在广东曲江近海沉没,地方当局派人下海打捞。在那个没有潜水装备的时代,人们的打捞方式相当巧妙。 他们先将一艘大船载满砂石,使吃水加深,再将大船航至沉船之上,潜水将 铁链系在大炮的铳耳上,之后将砂石抛人海中,借船身的浮力将大炮与沉 船分开,再以绞车绞起.经过3个月的努力,除了中小铳外,共捞得大铳36门。其中24门运送进京。第二年,乂从两艘沉船t打捞出一批大炮。
这些沉船“大铳”中,有一些出现在宁远的城墙上,将后金的八旗铁骑 打得大败。
,先进的红夷大炮并不全是来自打捞,天启四年(1624年),中国 南方巳开始自造红夷火炮,虎门白沙巡检何儒就铸造了 14门,其中几门也被 带去宁远。能如此迅速进行量产,与中国当时铸铁技术优秀有关。
现藏于iX宁省博物馆的一门“定辽大将军”大炮,是由吴二桂于崇祯 十五年(1642年)捐资铸造.全长约380厘米,内径为10厘米,可能是中国 大陆现存的红夷炮中最长的一门。
在不断的仿造中,明代工匠改进了铸炮技术,使用铁芯铜体铸造法& 它巧妙地利用铜之培点(1083度)远低于铁(1538度)的物理性质,于铁胎 冷却后再以泥型铸造法或夹蜡法制模,并浇铸铜壁。与先前的铁炮或铜炮相 比,此种新型火器不仅管壁较薄,重量较轻,花费较少,而且比较耐用。
北京八达岭中国长城博物馆藏有崇侦元年(1628年)所造的前装滑膛红 夷型火炮一门,从炮口可见其管壁为铁芯铜体,有准虽、照门和炮耳。
皇太极自从在火炮上吃了大亏后,就开始募集汉人工匠,终丁制造 出超越明军水平的大炮。北京的首都博物馆现藏一门于崇德八年(1643年) 铸造的“神威大将军”,重3600斤,内径达14厘米,全长263厘米。
根据目前一般冶铸史的教科书介绍,美国军官托马斯•罗德曼 (ThomasJ.Rodman )在南北战争时曾发明一种铸炮新法釆用中空的模型,
并在其中导人冷却水,可使铁质炮管自内向外凝固,所铸之炮可以更大,耐 用程度可达到先前的5倍至数十倍。铁芯铜体的铸法虽使用两种金属,但原 理很接近罗德曼法的雏形,只不过明朝的“定辽大将军”比罗徳曼早出现了 两个多世纪!
尽管明军对红夷火炮的仿制已经达到了一个高峰.但操作方法却一直是 当时许多明军炮手的弱点。
16世纪以来,西方科学家已经用数学知识发明许多简明实用的仪器工 具,这与中国全凭经验发射火炮的传统方式,形成强烈对比。
这些工具有增进瞄准技术的“炮规”,这是最早的计算尺,它能将火炮 发射所需的复杂数学和物理知识,变成简单的标尺刻画,可对射击目标进行 精确的距离测量和角度定位;,还有“铳尺”,可帮助炮手迅速计算出不同材质的炮弹和不同口径的炮身所应填装的火药量。
耶稣会教士将这些先进技术输人中国,徐光启最先学习。而他的学生孙 元化于崇祯三年( 1630年)获授登莱巡抚)他起用王征、张焘等信教官员或 将领,并装备大量的西洋火器,还聘请了以葡萄牙军官特谢拉•科雷亚为首 的顾问团。铳规、铳尺和矩度仪的使用以及装弹填药技巧的掌握,都是当时 孙军中相当重要的训练内容,这些也是一般明朝军队所最欠缺的口最终,孙 元化的部队成为一支受西式训练、采用西方武器的中国军队。
这支本应该受到重视的精锐部队,竟然因为一只鸡的缘故集体兵 变,直接导致了明清军事力董的对比。
崇桢四年(1631年)八月,皇太极率清兵进攻大凌河城(今辽宁锦 县)。孙元化急令部下孔有德以800骑赶赴前线增援。
这支部队虽是奉命北上,沿途却得不到官府的给养^至吴桥时,风雪交 加,百姓惧兵,纷纷闭门罢市。一士兵不耐饥寒,偷了当地望族王象春的一 只鸡。对方要求孔有德将此士兵“穿箭游街”,引发军队不满,遂拥戴孔有 德为主,发动吴桥兵变。
次年,在耿仲明的协助下,孔有德率众占领了登州。特谢拉‘科雷亚 及其葡萄牙炮手除3人幸存外,全部战死。巡抚孙元化被叛军放还,但最 终还是被朝廷斩首弃市。徐光启多年经营的事业就此毁于一旦,1年之后 郁郁辞世。
崇祯六年(1633年),?L、耿二人投降后金,向皇太极宣誓效忠,皇太 极在沈阳亲自欢迎他们。孔有德的归顺,不仅令后金获得大量精良的西洋火 器,而且得到全套铸弹制药的技术以及瞄准的知识与仪具。经搭配八旗步骑 兵后,在当时即形成一支几乎无坚不摧的劲旅。
直到16世纪末,明末传人中国的火炮技术尚能与西方同步。但当清朝政 权于康熙二十二年( 1683年)稳定全国之后,因军事威胁的消失,官方对火 炮的重视日减。
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山西总兵金国正上言愿捐造新型的子母炮22 门,分送各营操练,结果皇帝竟然禁止地方官自行研制新炮。雍正年间,清 廷还将盛京、吉林和黑龙江以外各省的子母炮尽行征送到北京。
火器知识和技术的传承断裂,表现在许多方面。嘉庆四年(1799年), 朝廷曾改造160门明朝的“神枢炮”,并改名为“得胜炮”,经试放后发现其射程还不如旧炮。
鸦片战争时,英军使用了一种名为“榴篏弹”的球形空心爆炸弹,此弹 之内填满小弹和火药,且由引信在炮弹落地前引爆火药,将内藏的小弹炸散 开来,杀伤力十分大,而当时仍沿用实心圆弹的中国军队,对此“多骇为神 奇,不知如何制造”。稍后,林则徐虽仿制榴霰弹成功,但却少有人知道, 早在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铸成的“威远将军炮”上,即配置了概念相类 的炮弹t可惜其连同所匹配的“威远将军炮” 一直都被尘封于武库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