畏难怎么办
“任性骄纵,不满足要求就撒泼打滚”
“什么兴趣班都不能坚持,就爱傻玩儿”
“胆子特别小,什么都怕”
“发起脾气来没完没了”
“依赖性特别强,碰到一丁点儿麻烦就找妈妈”
“不喜欢跟小朋友玩儿”
“经常被别的小朋友欺负”
……
很多妈妈生孩子之前都幻想过自己孩子的模样,,现实与幻想总是有很大差距!
给孩子播下抗挫折的种子
概括起来,以上这些问题实际上都反映了孩子不够成熟的抗挫折能力。那么,家长是否需要给点助力,有意地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呢?
答案是肯定的。
著名心理治疗师斯蒂芬.海斯说“人生常苦”,没有谁的人生可以一直是坦途。面对种种不期而遇的挫折、压力、变故和挑战,最能帮助孩子渡过难关的核心能力不是智商,也不是情商,而是抗挫折能力。用流行网络用语来说,就是“硬核”!
如今的孩子,皮肉之苦少了,但心灵之苦一点儿都没少。挫折和困难依然存在,只是改变了形式,比如巨大的学业竞争压力、同伴霸凌、缺席生活的家长、家长不稳定的婚姻……我本人课题组的研究方向之一就是儿童青少年的抗挫折能力,我们特别想知道,是什么因素造就了那些硬核孩子。
目前发现,在后天因素中,家庭的影响是最大的!
「作为家长,如果能在孩子小的时候在他心中播下一颗“抗挫折”的种子,并持续不断地培育它,那么这将是您送给孩子的最佳礼物。」
给美国小朋友上课
千万不要刻意制造挫折
有些家长明白培育抗挫折能力的重要性,但有时会进入一些误区。常见的误区举例
误区一——简单粗暴地要求孩子坚强
多数男孩子从很小的时候就被要求坚强,不许动不动就哭鼻子。我们课题组的研究发现,男孩子到了青春期的时候,就习惯用压抑的方式来处理自己的不良情绪,但越是压抑,就容易抑郁。内心压抑的冲突和矛盾实际上并没有得到消化和解决,只是不表现给家长看了,抗挫折能力也不会得到真正的提高。这个问题也同样存在于部分女孩子家庭中。
误区二——人为制造挫折
有些家长为了锻炼孩子的意志力和自控能力,故意制造挫折和挑战给孩子。比如,南京的“鹰爸”让4岁的儿子在冰天雪地里裸跑。还有些家长,刻意设置一些延迟满足情境,连孩子的合理要求也要拖上一阵子才同意。其实人生当中何处无挫折,何须刻意而为之?搞不好孩子将来回忆起来,家长就是他童年阴影的来源呢。
抗挫折能力的培养要从娃娃抓起
为了贴合广大中国家长的实际需求,我和《父母世界Parents》联手打造了这套《提高孩子抗挫折能力的10把钥匙》的课程。我们的定位是“有用、有趣、有干货”。于是,在课程设计阶段,我们力图保证在每一节课里都浓缩了
· 至少2个取材于真实生活场景的案例
· 至少1个心理学小知识
· 3-7个可以现学现用的小妙招
给小朋友做测试
这套课程针对1-6岁儿童日常养育中的常见问题,力图做到短小精悍、实用性强。
其中3节讨论与孩子胆小怯懦有关的问题,包括容易害怕、不敢当众发言、遇到困难就退缩怎么办。
有3节课的内容与情绪控制有关,具体包括小事做不好发脾气、当不了第一名发脾气、要求得不到满足就发脾气怎么办。
还有3节课跟小朋友们在社交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有关,包括不愿意去幼儿园、在幼儿园里被其他小朋友欺负孤立、在外人面前特别害羞怎么办。
有1节专门讨论小朋友们不能坚持上兴趣班的问题。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边学边实践才是养出硬核孩子的最佳途径!
中科院博导的心路历程
这套课程中,我儿子安迪多次出场。
安迪出生的时候,我从事心理学工作已经9年了。作为一名临床医学博士、心理学博士后,我自认为知识储备足以应付养儿育女的需要了。,安迪的降生让我充分体会到什么叫“知易行难”。
婴儿期的安迪是个高需求宝宝,接下来是“可怕的两岁、恐怖的三岁”,幼儿园阶段又遇到人际交往问题和学习问题。像大多数妈妈一样,我也陷入过焦虑,有时也控制不好自己的脾气,发脾气后也会内疚自责。
但正因为如此,才促使我对知识和实践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反思,并逐渐形成了一套兼具学术色彩和烟火气的育儿方法论。
与儿子安迪在旧金山
以下是我的官宣简历
- 中科院心理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 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
-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长
- 中国心理学会情绪与健康专委会委员
但我更喜欢这样介绍自己一位常年奋战在心理学科研和教学一线的中年老母亲,总是试图让学术多一分感性,让生活多一分理性。
提高孩子抗挫折能力的10把钥匙
中科院博导一对一点评,只要69元一顿肯德基的价格,即可获得本课程
课程已全部更新完成,一次听完很过瘾!
真实学员评价
课程上线一个月以来,90%以上的妈妈表示学完非常实用,通过对应自己家孩子情况,找到了有效的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