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史前动物大揭秘【图文】

奇闻异事 2023-12-10 12:01www.178767.com奇闻异事

奇事网文章要介绍“史前动物大【图文】”,内容是奇事网小编在网络上精心整理的,在这里与大家分享。

说到史前动物,我们第一反应可能就是想到恐龙,史前动物却不仅仅只有恐龙,还有很多由低等到高等进化的很多类动物,它们都是史前动物世界舞台上当之无愧的主角。下面我们就来一起了解一下距今十分遥远的史前时期的各种动物,来一次有趣的史前动物大吧。

鉴于史前动物比较多,我们在此只是列举几种比较典型的史前动物的代表,来做一个具体的说明,对于史前动物比较感兴趣的网友朋友可以关注奥秘世界后期的跟进专题。我们就来说说史前巨蟒,看到街头蛇人共舞我们已经目瞪口呆,那么接来说的这条史前巨蟒震撼度可能就要爆表了。

史前巨蟒

巨蟒在大约6000万年前从这个地球上消失了,史前巨蟒是现代水蟒和大蟒蛇的祖先,重量达1吨,体长45英尺(约合14米),远比现存世界上最大的蟒蛇还要更大、更长。由于它的体型过于庞大,起初古生物学家还误以为是发现了大鳄鱼。

话说就在26年前印度地质勘探局地质学家丹纳杰-莫哈比在印度西北部的一个名叫多利-顿格里的小村庄中发现一条6700万年前巨蟒的化石,该巨蛇化石出土的地点还挖掘出了巨龟和远古鳄鱼的骨骼化石,研究人员推测,它们可能是这种巨蛇的猎物。研究人员指出,蛇是一种冷血动物,其体形大小受外界温度影响很大。

当时并没有太过在意,直到2001年,他才开始认真研究这种化石,经过分析他发现当时的场景应该是,一条巨蟒盘绕在一只刚刚孵化出的小恐龙和其他两枚恐龙蛋周围,除了巨蟒科学家们还发现了史前巨鱼,我们继续来往下说史前巨鱼。

史前巨鱼

据国外媒体报道,英国科学家发现一种生活在1.6亿年前的巨鱼化石,身长达到52英尺(约合16米),超过奥运会游泳池,体重则远远超过一辆双层巴士。这种巨鱼被称之为“Leedsichthys”,以浮游生物为食,与恐龙在同一时期灭绝。原文地址http://.yi2./article/201507/12909.html

布里斯托尔大学的科学家认为这种多骨鱼在20年时间里的身长便可达到9米左右。38年后,它们的身长可达到16.5米,超过鲸鲨。1886年,著名古生物学家阿尔弗雷德-尼科尔森-利兹发现这种巨鱼的化石。不过,由于发现的只是化石碎片,利兹无法确定身长。这一次,科学家将化石碎片拼接在一起,而后根据鳃部位置确定身长。

Leedsichthys的体重据说可达到21.5公吨,与两辆双层巴士或者3头非洲象的重量相当。这种巨鱼的寿命在40岁左右,嘴巴巨大能吸入成千上万的小鱼、小虾以及水母。中国昆明大学和布里斯托尔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教授杰夫-里斯顿表示“Leedsichthys的骨架已经遭到严重破坏,留给我们的只有碎片。

我们只能估计它的体型,发现生活在这一时期的巨型滤食性鱼类具有重要意义。它的发现是一个重要证据,证明侏罗纪时期的海洋浮游生物数量发生重大变化,这对于我们了解现代海洋的生物生产力以及生产力如何随时间发生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始祖鸟

始祖鸟曾被认为是鸟类的祖先,并生活于侏罗纪的启莫里阶,距今约1亿5千5百万到1亿5千万年前。始祖鸟约为现今鸟类的中型大小,有着阔及于末端圆形的翅膀,并比体型较长的尾巴。整体而言,始祖鸟可以成长至0.5米长。

除了一些与鸟类相似的特征外,它有着很多兽脚亚目恐龙的特征。不像现今鸟类,始祖鸟有细小的牙齿可以用来捕猎昆虫及其他细小的无脊椎生物。始祖鸟亦有长及骨质的尾巴,及它的脚有三趾长爪,与恐龙极为相似。由于始祖鸟有着鸟类及恐龙的特征,始祖鸟一般被认为是它们之间的连结可能是第一种由陆地生物转变成鸟类的生物。

三叶虫

三叶虫是一种细小的海洋无脊椎动物与虾、蟹是同类,它出现在6亿年前的地球上,而在2.6亿年前灭绝了。1968年6月,美国的一位业余化石爱好者米斯特在犹他州的羚羊泉附近找到了几块三叶虫的化石。当他用地质锤轻轻地敲开一块石片时,它像书本一样打开了。他看到了令人吃惊的现象被敲开的石片中,有一片上有一个人的脚印,脚印中央踩着几只三叶虫,另一片上也显现出几乎完整无缺的人的脚印形状。

从这两个脚印还可以看出,留下脚印的人们都穿着便鞋,米斯特凭借自己的考古知识,意识到他的发现意义是重大的。和三叶虫出现在地球上的而且已经穿着鞋子的人类,决不可能与今天生存在地球上的人类有任何直接的联系。于是,他马上公布了自己的发现。此后不到1个月,著名地质学家伯狄克博士就亲自到羚羊泉进行考察。他也获得了同样的发现,他发现的是一个小孩子的脚印。

在此之后隔了不到1个月的时间,另一位美国人也在羚羊泉含有三叶虫化石的岩层中发现了两个穿鞋子的人类足迹。而中国一位著名的化石专家海涛在新疆的红山也发现了奇特的类似人类鞋印的化石,距今约二亿七千万年。鞋印的印迹全长二十六公分,前宽后窄,并有双重缝印。

猛犸象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俄罗斯西伯利亚雅库特地区发现了一具幼年猛犸象尸体,这头生活在10000多年前的猛犸象在冰雪的覆盖下,保存地几乎很完美,眼睛、脚掌和体内器官都在原来的位置上。不过它的背部有割痕,脊椎上的几根骨头、头颅、肋骨和骨盆被割掉。所幸的是,它的颅骨在附近被找到。科学家称,从割痕来看,这头猛犸象很可能被史前人类猎杀。

猛犸象是一种生活在寒代的大型哺乳动物,与现在的象非常相似,所不同的是它的象牙既长又向上弯曲,仿佛巨大的獠牙,头颅很高。从侧面看,它的背部是身体的最高点,从背部开始往后很陡地降下来,脖颈处有一个明显的凹陷,表皮长满了长毛,其形象如同一个驼背的老人。猛犸象体形巨大,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象。成熟猛犸象身高一般5米,体高约3米,体重10吨左右,以草和灌木叶子为生。由于身披长毛,可抗御严寒,一直生活在高寒地带的草原和丘陵上。一代猛犸已经不太像猛犸了,它们大约和水牛一样大小。

欧巴宾海蝎

欧巴宾海蝎是寒武纪的远古动物。寒武纪地球上曾出现了一次物种大爆发,许多新的物种出现,是地球历史上最早有丰富动物化石记录的时代。欧巴宾海蝎是如此怪异,以致科学家推测其也许是虾类的远亲,也许和现代存活的任何生物都无关。

欧巴宾海蝎生活于大约5.3亿年前的海洋之中,大概位于现在加拿大所处的位置。它们看起来很像是科幻电影中的怪异动物,长约1.2米。它们利用14对像桨一样的腮来游泳。最奇怪之处还在于它们的头部。欧巴宾海蝎头上顶着5只带柄的眼睛,并伸出象鼻状的嘴巴,在这些眼睛的前端还有一个柔软的长嘴,而且在嘴的顶端还长有一个爪子。

水龙兽

水龙兽是已绝灭的古爬行动物,身体结构已具有若干哺乳动物的进步性状,但头部尚原始,生活于湖泊池沼边缘,是一种食草动物。长约3英尺,有矮胖的身体和蜥蜴一样的四肢。它们的嘴巴很短,但奇特之处在于嘴里长有两根长长的獠牙,而眼睛和鼻孔则高高在上。水龙兽头大、颈短,体形有点类似今日的河马。科学家们认为,水龙兽的生活方式可能与现在的河马一样。它的分布十分广泛,南非、印度、南极,一直到中国新疆。

有研究称水龙兽早在晚二叠世就已经产生,是二叠纪末期大绝灭事件的幸存者。科学家称,二叠纪末期地球上曾遭遇了一次生物大灭绝灾难,95%的地球生物都在一系列的火山爆发中遭遇灭绝,但这些“水龙兽”却幸存了下来,在植物丰富的地球上度过了至少100万年没有任何天敌和掠食者的“黄金时代”。

巨颏虎

巨颏虎是晚新生代哺乳动物群中的一种常见猫科剑齿虎,中等大小,上犬齿扁长弯曲(前后刃缘光滑,无锯齿) ,下颌颏突(叶) 显著,四肢粗短,颈椎长而腰椎短。它的地理分布广泛,横跨欧亚非北美等大陆,生存和延续的时间较短,除北京周口店的Megantereon inexpectatus 外,绝大多数出自Villafranchian(维拉方期)和与之相当的地层中,是Villafranchian 动物群的一个标志性化石。

法国St-Vallier 的M. megantereon 以前臼齿相对发育、上裂齿前附尖小而前尖粗壮、下裂齿前后刃叶夹角较小、下门齿和下犬齿着生位置抬升不强烈以及下颌颏突较小等为特征。

巨型袋鼠

在4万年前人类进入澳大利亚之前,澳大利亚的有袋动物品种繁多、体形巨大。其中,体形最大的当数巨型袋鼠,它们体形与河马差不多。巨型袋鼠以树叶和草类为食,虽然跑得不快,但其巨大的体形也能够让捕食者望而却步。

人类的狩猎行为很可能是导致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岛上的大袋鼠和其它巨型动物灭绝的主要原因,这个大袋鼠的头骨遗骸于2000年发掘于塔斯马尼亚岛西北部的浓密雨林中。科学家推测,这只袋鼠生活在4.1万年前,比人类出现在该地区的时间大约晚2000年。伍伦贡大学教授理查德-罗伯茨说说,他们的研究表明很可能是人类猎杀了岛上的巨型动物,包括这头重达120公斤的大袋鼠。罗伯茨说,塔斯马尼亚岛在那段时期的气候一直很稳定,将动物灭绝归咎于气候变化的说法是有争议的。

奥秘世界独家观点史前动物的兴衰是世纪环境变迁的结果它们用生命向我们诠释了巨兽时代生命的复杂与壮美,把动物灭绝归咎于气候变化的说法到底是应该有争议的,我不知道去动物园看老虎这是老虎的不幸还是人类的悲哀,如今对于史前动物或是更多濒临灭绝的动物我们只能看看化石看看图书,难道这不值得我们反思吗?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78767.com 奇事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