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皮上起湿疹怎么办
风赤疮痍(眼睑湿疹)中医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
(1)主要症状胞睑皮肤红赤,肿胀,出现小泡或丘疹,继则成脓疱,破溃出脓血,或溃烂浸淫。
(2)局部刺痒或灼痛,或有畏光,流泪,初起或有发热,头痛等症。重症、变症可见高热、头痛、恶心、呕吐。
2.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眼科学》(李凤鸣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年)。
(1)临床特点
睑部有明显的刺痒感和烧灼感,眼睑皮肤红肿,出现红斑、丘疹、
水疱
(如有继发感染则为脓疱、溃疡)、结痂等;湿疹长期不愈,眼睑皮肤粗糙呈鳞屑样,组织肥厚。(2)辅助检查
①眼科常规检查裂隙灯、眼前节照相。
②血常规可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二)证候诊断
1.风热外侵证胞睑红赤,出现丘疹、小泡、刺痒或灼痛,或伴有发热、恶寒、头痛。苔薄黄,脉浮数。
2.湿热壅盛证胞睑红肿,疱疹,脓疱溃烂浸淫,或有胸闷、纳呆,大便干结。舌红苔白腻或黄腻,脉滑数。
3.热毒炽盛证胞睑红赤,疼痛,疱疹溃破,疱浆混浊,烦躁不安,面红目赤,口舌生疮,便秘尿黄。舌苔黄糙,脉洪数。
4.气阴两伤证胞睑红肿渐减,痂皮剥落,神疲乏力,纳食不馨,大便溏薄,口干欲饮。舌红少津,苔薄,脉细。
二、治疗方法
(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1.风热外侵证
治法祛风止痒,凉血清热。
推荐方药银翘散加减。连翘、金银花、桔梗、薄荷、竹叶、生甘草、荆芥、淡豆豉、牛蒡子等。
注意该方是中医药管理局推荐方药,因无具体剂量,如有相关病情,切勿盲从,请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中成药银翘解毒丸、防风通圣丸等。
2.湿热壅盛证
治法清热解毒,除湿止痒。
推荐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泽泻、车前子、当归、生地、柴胡、防风、秦皮、苍术、白鲜皮等。
注意该方是中医药管理局推荐方药,因无具体剂量,如有相关病情,切勿盲从,请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中成药龙胆泻肝丸、湿毒清胶囊等。
3.热毒炽盛证
治法清热泻火,解毒散结。
推荐方药普济消毒饮加减。黄芩、陈皮、甘草、玄参、连翘、板蓝根、牛蒡子、薄荷、僵蚕、升麻、桔梗等。
注意该方是中医药管理局推荐方药,因无具体剂量,如有相关病情,切勿盲从,请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中成药牛黄解毒丸、清开灵口服液等。
4.气阴两伤证
治法益气养阴,软坚散结。
推荐方药生脉散合玉屏风散加减。人参、麦冬、五味子、黄芪、当归、赤芍、山楂、防风等。
注意该方是中医药管理局推荐方药,因无具体剂量,如有相关病情,切勿盲从,请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中成药生脉饮、玉屏风口服液等。
(二)辨证选择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
根据病情需要,可选用清开灵注射液等静脉滴注。
(三)特色疗法
1.外敷疗法
局部皮肤灼热刺痛者,可用地肤子、苦参、蛇床子、蒲公英各 30 克煎水滤去药渣,取液外洗,再涂炉甘石粉或滑石粉,每日 2~3 次。
2.穴位注射
用血栓通注射液穴位注射耳穴、眼周穴位,每日一次。
3.熏洗法
苦参汤苦参、五倍子、黄连、防风、荆芥穗、蕤仁等药物水煎,用药棉蘸药水先熏后洗患处,每剂洗 3 天,每天洗 3 次。
(四)健康指导
1.眼部护理
(1)加强皮肤护理,避免交叉感染。局部皮肤溃烂,有分泌物渗出者,应保持局部皮肤干洁。
(2)屈光不正,应及时配戴合适眼镜。排除诱因,增强身体素质,治疗全身伴随疾病。
2.饮食调理宜清淡饮食,忌肥甘厚腻、辛辣刺激之品。
3.情志调摄避免不良情志刺激,保持心情舒畅。
三、疗效评价
(一)评价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001.9-94)拟定。
治愈胞睑皮肤红肿消退,溃烂愈合,症状消失;
显效胞睑皮肤红肿消退,溃烂明显收敛,症状减轻;
有效胞睑皮肤红肿减轻,溃烂逐渐收敛,症状减轻;
无效胞睑皮肤红肿,溃烂加重,症状加剧,或迁延不愈。
(二)评价方法
分别于就诊时、治疗中期、出路径时,根据风赤疮痍评价标准、眼科常规检查、血常规检查等进行评价。
声明内容来源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编辑竹叶
审核虫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