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一涨一涨的疼怎么办

奇闻异事 2023-10-30 05:32www.178767.com奇闻异事

内科常见疾病针药治疗

一、头 痛

【病因】有外感头痛和(或)内伤头痛。外感头痛多与外邪侵袭有关。内伤头痛则因脏腑、气血损伤,或内邪上扰所致,如操劳过度、睡眠不好、性情急躁或身体衰弱等。

【症状】

  1. 外感头痛 多数伴有怕冷发热、鼻流清涕、咳嗽等症状。

(1)风寒头痛:头痛暴甚,连及项背,骨节酸痛,口不渴,苔薄白,脉浮。

(2)风热头痛:头痛而胀,恶风,目赤面红,口渴喜饮,便秘溺赤,苔薄黄,脉浮数。

(3)风湿头痛:头痛如裹,肢体困重,胸闷腹胀,口干少饮,脉濡浮缓。

  1. 内伤头痛 以虚证居多。多数兼有消化不良、头晕、失眠、胸闷、恶心、呕吐等症状。

(1)肝阳头痛:额角及头顶牵引痛,眩晕,烦躁易怒,睡眠不宁,脉弦。

(2)气虚头痛:兼神疲乏力,饮食无味,脉弱或大而无力。

(3)血虚头痛:眉尖至额角抽痛或隐痛,头晕目花,面色觥白,心悸,脉芤。

(4)肾虚头痛:颞颛痛,头晕耳鸣,腰膝无力,舌红脉细。

(5)痰湿头痛:痛沉重如物包裹,兼胸脘满闷,呕恶癌多,苔白腻,脉滑或濡滑。

(6)瘀血头痛:痛如锥刺,时发时止,面色晦滞,舌有瘀点或瘀斑,脉涩或沉涩。

【治疗】

(一)方药治疗(仅供参考)

1. 外感头痛
(1)风寒头痛

芎芷汤(疏风散寒): 川芎9克,白芷9克,防风9克,细辛3克,羌活9克,甘草6克,水煎服。

方解: 白芷、防风善散阳明经风湿之邪; 川芎活血化瘀且能搜风止痛; 细辛祛风散寒、达表人里; 羌活散寒祛风,胜湿止痛; 甘草调和诸药。

(2)风热头痛

桑菊饮加减(疏风清热): 秋桑叶9克,杭菊花 9克薄荷6克,黄芩9克,连翘9克,白蒺藜9克,甘草6克,水煎服。

注: 热重者加蒲公英 15 克,生石膏30克。

方解: 秋桑叶、杭菊花疏风散热; 薄荷以清凉,黄芩善清肺火及上焦之实热; 连翘清热解毒; 白蒺藜宣散肝经风邪; 甘草和中。

(3)风湿头痛

羌活防风汤(祛风胜湿): 羌活9克,防风9克,苍术9克,藁本9 克,川芎9 克,蔓荆子 12 克,香白芷 9 克,水煎服。

方解: 羌活、防风、苍术、藁本散风胜湿;川芎、蔓子、白芷散寒、祛风止痛。前几味药配伍,能够祛风活血止痛。

2. 内伤头痛

(1)肝阳头痛

天麻钩藤汤(平肝潜阳): 钩藤9克,石决明 15 克,栀子6克,黄芩9克,川牛膝9克,桑寄生 15 克,合欢皮 15克,甘草9克,水煎服。

方解: 钩藤、石决明、栀子平肝潜阳; 川牛膝引药下行; 桑寄生、合欢皮益肝肾,收安神解郁之效。

(2)气虚头痛

补中益气汤加减(益气升阳): 黄芪15克,党参9克,当归9克,广陈皮6克,升麻6克,柴胡9克,川芎9克,水煎服。

方解: 黄芪、党参、当归、升麻益气升阳; 柴胡、川芎解热止痛配以陈皮行气止痛、健脾和胃。

(3)血虚头痛

四物汤加减(养血益阴): 当归9克,杭白芍9克,熟地黄9克,川芎9克,菊花 12 克,蔓荆子9克,水煎服。

方解: 当归、杭白芍、熟地黄养血益阴;川芎配以菊花、蔓荆子疏散风热,清理头目,有较好的止痛作用。

(4)肾虚头痛

杞菊地黄汤加味(滋阴补肾): 熟地黄9克,山药9克,牡丹皮6克,泽泻9克,茯苓 9克,枸杞子 12 克,菊花9克,甘草9克,水煎服。

方解: 熟地黄、山药、枸杞子滋阴补肾;牡丹皮、泽泻茯苓凉血泄肾与膀胱之热,共收补泄之功。

(5)痰湿头痛

二陈汤加味(健脾祛湿化痰):陈皮9克,清半夏9克苍术9克,香白芷9克,茯苓9克,甘草6克,水煎服。

方解: 六位配伍健脾除湿化痰,祛痰湿头痛妙方。

(6)血瘀头痛

桃红四物汤(活血祛瘀): 生桃仁9克,红花9克,川芎9克,当归9克,赤芍9克,丹参9克,香白芷9克,甘草6克,水煎服。

方解: 红花、桃仁、川芎、赤芍活血祛瘀; 丹参为活血化瘀之要药; 白芷通窍止痛; 甘草缓急。

(二)针刺治疗

1. 按头痛症因施治

(1)主穴:风池、百会、印堂、合谷。

配穴:外感头痛加头维、曲池;

内伤头痛加足三里、太阳;

头晕失眠加神门、三阴交、内关; 消化不良加足三里、中脘、关元; 恶心呕吐加足三里、内关;

胸腹胀满加中脘、足三里、太冲;

高热加曲池、风池、大椎、印堂; 眉棱骨痛加攒竹、鱼腰、风池、太阳。

(2)主穴:印堂、风池。

配穴:合谷、足三里。

(3)主穴:风池、合谷。

配穴:太阳、百会、列缺。

2.按头痛部位施治前头痛:

(1)主穴:印堂、合谷、头维。

配穴:太阳。

(2)主穴: 印堂、合谷。

配穴:上星、列缺。

(3)主穴:印堂、太阳、列缺。

配穴:睛明、丝竹空。头顶痛:

(1)主穴:百会、太冲。

配穴:涌泉、三阴交。

(2)主穴:百会、涌泉。

配穴:四神聪。后头痛:

(1)主穴:风池、后溪。

配穴:肾俞、腰俞、志室、次髎。

(2)主穴:大椎、后溪、风池。偏头痛:

(1)主穴:太阳、头维、外关。

配穴:率谷、列缺。

(2)主穴:太阳、外关。

配穴:风池、合谷、悬钟。

【小贴士】

1、无论何种头痛,都可以针刺太冲穴(颅脑太冲求)。

2、急性头痛可以用采血笔在至阴穴点刺出血。(

肘后歌头面之疾针至阴

【按语】

急性单纯性头痛灸1-2次痛止者为多。慢性头痛患者,病程5年、10年甚至更长,艾灸后头部轻松,精神愉快,头痛经灸1个月渐止者亦为多数。某些因用脑过度,失眠而致的头痛,可酌情加灸太阳穴(于眉梢与目外眦连线中点外开1寸的凹陷中取穴)区域及耳部20分钟。

上一篇:服务业怎么办 下一篇:刮车了怎么办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78767.com 奇事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