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哈雷彗星记录
奇事网网摘要网站奇事网小编据网络最新关于“ 最早的哈雷彗星记录 ”的报道资料整理发布相关事件细节!
最早的哈雷彗星记录
1682年8月,一颗肉眼可见的大彗星出 现在夜空中。英国天文学家哈雷对此很感兴 趣,并开始专心致志地研究彗星。他计算出 了这颗彗星的轨道和回归周期,大胆地预 言,1682年出现的那颗彗星,将于1758年底 或1759年初回归。他的预言被证实 了,人们为了纪念他,把这颗彗星命名为哈 雷彗星。
中国人对哈雷彗星的记载是最早的,可 上溯到殷商时代。“武王伐纣,东面而迎岁, 至汜而水,至共头而坠。彗星出,而授殷人 其柄。时有彗星,柄在东方,可以扫西人 也! ”(《淮南子•兵略训》)据张钰哲推算, 这是公元前1057年的哈雷彗星回归的记录。 更为确切的哈雷彗星记录是公元前613年(春 秋鲁文公十四年)的“秋七月,有星孛入于北斗。”(《春秋左传•鲁文公十四年》)这是 世界上第一次关于哈雷彗星的确切记录。
从公元前240年(战国秦始皇七年)起, 哈雷彗星每次回归,中国均有记录。对哈雷 彗星的记录有时是很详细的。其中最详细的 记录,是公元前12年(汉元延元年)“七月辛 未,有星孛于东井,践五诸侯,出何戍北率 行轩辕、太微,后日六度有余,晨出东方。 十三日,夕见西方,犯次妃,长秋,斗,填, 蜂炎冉贯紫宫中。大火当后,达天河,除于 妃后之域。南逝度犯大角、摄提。至天市而 按节徐行,炎入市中,旬而后西去五十六 日与苍龙俱伏。”(《汉书•五行志》)
哈雷彗星(正式的名称是1P/Halley)是最著名的短周期彗星,每隔75或76年就能从地球上看见[4],哈雷彗星是唯一能用裸眼直接从地球看见的短周期彗星,人一生中可能经历两次他的来访。其它能以裸眼观察的彗星可能会更壮观和更美丽,但可能要数千年才会出现一次。
至少在前240,或许在更早的前466年,哈雷彗星返回内太阳系就已经被天文学家观测和记录到[5]。在中国、巴比伦、和中世纪的欧洲都有这颗彗星出现的清楚纪录,当时并不知道这是同一颗彗星的再出现。这颗彗星的周期最早是英国人爱德蒙·哈雷测量出来的,这颗彗星就以他为名。哈雷彗星上一次回归是在1986年,而下一次回归将在2061年[6]。
1986年哈雷彗星回归时,人类第一次用太空船详细观察彗星,得到了第一手的彗核结构与彗发和彗尾形成机制的资料。这些观测支持一些彗星结构的假设,如弗雷德·惠普的“脏雪球”模型比较正确地预测了哈雷彗星是挥发性冰——水、二氧化碳、和氨-和宇宙尘埃的混合物。资料使科学家建立了更准确的模型;例如,哈雷彗星的表面大部分是宇宙尘埃,没有挥发性物质,并且只有一小部分是冰。
哈雷彗星的纪录最先和最完备的哈雷彗星纪录皆在中国;据朱文鑫考证自秦始皇七年(前240年)至清宣统二年(1910年)共有29次记录,并符合计算结果。在欧洲,哈雷彗星的纪录也十分详尽,最早的纪录在前11年,但哈雷彗星回归与其他彗星一样,被众多迷信的居民联想成稀罕的灾星,与灾祸联系在一起;1066年4月回归时,英国刚好遇着诺曼底公爵王朝前的侵略战争,当时居民见到彗星高挂的恐惧情况被绘在贝叶挂毯上留传后世。古老记载
前613年,《春秋》“秋七月,有星孛入于北斗”。前240年,《史记·始皇本纪》“始皇七年,彗星先出东方,见北方;五月见西方,十六日”。 [1]。前164年后半,巴比伦的粘土板有记录。前12年10月,《新约圣经》有伯利恒之星的说法。607年3月,日本书纪有记录。[18]684年10月,日本书纪(天武12年)有记録。989年9月,日本和中国皆有记録。这一年日本永延三年改元为永祚元年。1145年4月,日本天养二年改元为久安元年。1301年10月,中国的《元史》中皆有记载。
21世纪的观测在20世纪一次在拍摄中发现哈雷彗星为1994年1月10日,以智利的3.58米新技术望远镜(Ne Technology Telescope)观测。2003年3月6日,天文学家以南欧天文台三座8.2米VLT望远镜在长蛇座头部拍到它(81张照片,共计九小时曝光),距地球27.26 AU(40.8亿公里),光度28.2等;天文学家相信以现时观测技术,即使它在2023年过远日点(35.3 AU)还要暗2.5倍之下,也可拍到其影像。哈雷彗星下次过近日点为2061年7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