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存最早的碑刻 秦泰山刻石
现存最早的碑刻
中国现存最早的碑刻是泰山刻石。传说该碑刻是秦朝的丞相李斯为歌颂秦始皇统一中国时所刻。泰山刻石共有222字,四面环刻,各面宽窄不等,共22行,每行12字。前12行是秦始皇的刻辞,后10行是秦二世即位后循始皇足迹出巡时所刻。泰山刻石原物现存泰山以南泰安城北的岱庙中,只剩秦二世所刻的9个半字了。
碑高四尺五寸、宽一尺四寸,字型工整、笔画圆健,是秦始皇统一文字后的小篆,相传为宰相李斯所书。刻石北、东、西三面为秦始皇诏书,共144个字,南面为秦二世元年(前209年)所刻二世诏书78个字。
刻石原立於岱顶,至明只存29字。清乾隆五年(1740年)遭火,刻石遂失;嘉庆二十年(1815年)在山顶玉女池中搜得残石2块,尚存10字,移至岱庙;现在位于泰山岱庙东御座的露台前西侧,仅存二世诏书中的10个残字斯、臣、去、疾、昧、死、臣、请、矣、臣。宣统时修了亭子保护它,已经仅存九字了。在山东泰安岱庙。最著名的拓本为宋拓百六十五字本,收165字,曾由明朝大收藏家安国收藏,现藏于日本东京台东区立书道博物馆。
兹录刻石全文如下
皇帝临立,作制明法,臣下修饬。廿有六年,初并天下,罔不宾服。寴远黎,登兹泰山,周览东极。从臣思迹,本原事业,祗诵功德。治道运行,者产得宜,皆有法式。大义箸明,陲于后嗣,顺承勿革。
皇帝躬听,既平天下,不懈於治。夙兴夜寐,建设长利,专隆教诲。训经宣达,远近毕理,咸承圣志。贵贱分明,男女体顺,慎遵职事。昭隔内外,靡不清净,施于昆嗣。化及无穷,遵奉遗诏,永承重戒。
皇帝曰“金石刻尽始皇帝所为也,今袭号而金石刻辞不称始皇帝。其於久远也,如后嗣为之者,不称成功盛德。”丞相臣斯、臣去疾、御史夫臣德昧死言“臣请具刻诏书,金石刻因明白矣。”臣昧死请。制曰“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