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壶滴漏:元朝测量时间计时器 铜壶滴漏的工作原
铜壶滴漏是一种古代专门用来测量时间的计时器,古代不像现代有手机手表那么方便看时间,所以古人要么依靠太阳来辨别,要么就是依靠一些仪器等东西,铜壶滴漏就是元朝发明出来测算时间的工具,铜壶滴漏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去铜壶滴漏的原理。
铜壶滴漏是什么?
铜壶滴漏,即漏壶,是中国古代专门用来测量时间的装置,铜壶滴漏应该是中国早期的类似于“计时器”一样的东西,由四个铜壶组成,分别是日壶、月壶、星壶、受水壶,也有一种说法称为日天壶、夜天壶、平水壶和受水壶。
铜壶滴漏出现的时间
铜壶滴漏是元朝元仁宗1316年出现的计时装置,铜壶滴漏通体高264.4厘米,由广州人冼运行、杜子盛等铸造,日壶壶壁铸有圆形太阳图,月壶壶壁铸有月形图,星壶壶壁铸有北斗七星图,受水壶壶壁铸有八卦图。使用时四壶自上而下依次安放,最上为日壶,最下为受水壶。在日、月、星壶的底部各有一个出水的龙头。受水壶壶盖正中立一铜表尺,上有时辰刻度,自下而上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铜尺前放一木制浮箭,木箭下端是一块木板,称作浮舟。
铜壶滴漏的工作原理
铜壶滴漏的工作原理是在某一条件下,每个滴落水珠的大小及其形成的时间相等,水从高度不等的几个容器里依次滴下来,滴到最底层的有浮标的容器里,根据浮标上的刻度也就是根据最底层容器里的水位来读取时间。铜壶漏滴中的最底层容器里的水位,是由高处的水一滴一滴流下来,经过长时间的积累而形成的,铜壶滴漏的计时原理实质上就是水滴总数的自动累计。
铜壶滴漏以壶盛水,常常几个连正在一路,上边的几个壶底都无小孔,以便的壶拆满水后,操纵水向下平衡滴流的方式逐级向下滴,最下边的壶外无不断立的浮标,上无刻度。漏壶就是按照水位凹凸使浮标起落,不雅测壶外刻箭刻度来计较时间的铜壶夜夜计时器,漏壶能够不分白日夜晚、不分好天雨天计时,但滴水的速度受温度影响无变化,果此计时不免无误差,但它能够好天时用日晷校反。漏壶的构制历代不尽不异,无泄水型漏壶和受水型漏壶,无单壶式和多壶式。
拓展古代其他计时工具
1.圭表
圭表中的“表”是一根垂直立在地面的标竿或石柱;“圭”是从表的跟脚上以水平位置伸向北方的一条石板。每当太阳转到正南方向的时候,表影就落在圭面上。量出表影的长度,就可以推算出冬至、夏至等各节气的时刻。表影最长的时候,冬至到了;表影最短的时候,夏至来临了。它是我国创制最古老、使用最熟悉的一种天文仪器。
2.沙漏
沙漏是一种计时仪器,也叫沙钟。由于漏壶中的水不受温度影响,为计时的准确性增加了困难,用水银作动力又很不经济,于是用一种新的材料——细沙来代替水和水银。沙钟由上下两个相同的瓶子组成,中间用小口连在一起,上部瓶子所盛的细沙通过中间水口慢慢流入下部瓶中,这样上部瓶子细沙的平面渐渐降低,瓶子时间刻度就能显示出时间。这种沙钟的优点是可以两面使用,翻过来,就可以下部成为上部继续使用。
3.浑天仪
古代文献中有汉武帝时洛下闳、鲜于妄人作浑天仪之说,但未提到它的结构。《晋书·天文志》记载东汉张衡制造浑天仪,说在密室中用漏水驱动,仪器指示的星辰出没时间与天文观察的结果相符。《新唐书·天文志》对唐开元十三年僧一行和梁令瓒设计的浑天仪有较详细的记述。仪器上分别装有日、月两个轮环,用水轮驱动浑象。浑象每天转一周,日环转1/365周,仪器还装有两个木偶,分别击鼓报刻,是一座上狭下广的木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