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家王羲之的奇闻趣事
王羲之在书法上的造诣堪称一绝,在美食上的造诣同样不同凡响。他会吃,善吃,一生与吃结下了不解之缘。可以说,他的天赋、婚姻和书法莫不与美食息息相关。读中国古代历史,了解更多历史真相——
东床快婿
王羲之出身显赫,乃不折不扣的官二代。父亲王旷当过淮南太守,伯父王导则是东晋着名的宰相。13岁的时候,父亲带他去谒见当时名满天下的尚书左仆射周顗。周顗知道王羲之7岁就开始学习书法,12岁就已遍读前人的书法着述,年纪虽小,天赋却极高。周顗十分喜欢他,盼望他的书法水平再创新高,当天宴席上便亲自先割了一块牛心炙给他吃。因为在当时的人看来,牛心炙对补心有极大的效用。王羲之的天赋已经是“惊天地泣鬼神”了,周顗却仍然贪心不足,期望他吃了牛心炙之后书法更加精进。当时周家的客人刚刚入座,都还未动筷。于是,他们一个个痴痴地欣赏王羲之一个人咀嚼牛心炙的风采,口水如黄河泛滥一发不可收拾。据说,经此一事,王羲之的天赋确实又提高了,写出来的字愈发“英姿飒爽,明艳动人”。,借着周顗的名人效应,王羲之成了众人热议的神童,许多知名的书法家都表示要收他为徒。
日子一天天过去,王羲之也一天天长大,转眼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父母隔三差五地催他去相亲。可是,我们的王同学显然没有这份闲心—“女人是何物,能用来练书法吗?”而就在此时,当朝太尉郗鉴向王家抛来了橄榄枝他的女儿待字闺中,而王家的青年个个都是高富帅,便想从中选一个做他的乘龙快婿。于是郗鉴特意写了一封长信给王导表明此意。王导在复信里让郗鉴数日后派人来选,把自家的那几个青年小伙都叫过来,通知他们届时务必好好表现,绝不能丢了王家的脸。到了那天,其他的小伙子都打扮得干干净净,一举一动做足了范儿。而我们的王同学不打扮也就罢了,竟然还坐在床上吃零食。选婿的人看过那几个时尚型男之后,猛然见到王羲之,不禁被雷倒在地王同学敞着衣服,露出白花花的肚皮,若无其事地坐在床上吃饼,显然没把这次选秀当回事。出人意料的是,郗鉴听到这番回禀后竟然很高兴地说“正此吾佳婿也!”于是,王同学就这样平白捡了一个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太尉的千金。此事爆光后,当时的人都纷纷用“坦腹东床”“东床快婿”“东床娇客”等成语点评此事。而王同学用一顿“吃”就搞定了我们现在一想都头大的婚姻大事,可谓吾辈之楷模。
结婚了,王羲之也就不用为相亲之事烦心了,只管安心练习书法。他的书法起初模拟卫夫人的痕迹还很重,直到有一天,他赶着一群鹅回家之后,这种情况才得以改观。因为王羲之极喜欢吃鹅,因吃生爱,他平时看到鹅就会“神魂颠倒”,“浑然自忘”。
一次,王羲之遇到一个极擅养鹅的道士,看到道观里的鹅一个个都是神情飒然,姿态优雅,便说愿出高价将鹅买去。那道士却不肯,说只有用王羲之的墨宝才肯交换。王羲之欣然答应,当即奋笔疾书,按照道士的要求抄录了一遍《道德经》。完成之后,他兴高采烈地赶着一群鹅大摇大摆地回家了。此后的日子里,他以鹅为友,以鹅为师,把自己观察到的鹅的行走姿态与自己的书法完美地结合起来,终于自成一家。后人评王羲之的书法其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尤其是他的行书,史书称为古今之冠。
看来,对于王羲之来说,书法还真是“吃”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