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法百年战争简介
【战争时间】公元1337~1453年
【战争地点】法国的佛兰德尔和阿基坦地区
【交战双方】英国VS法国
【关键人物】贞德
【战争背景】
1154年,法国安茹伯爵亨利二世继任英格兰国王,于是建立起一个拥有英格兰和法国广阔领地在内的强大的安茹王朝。法国当时分裂为多个封建领地,而法王实际上只辖有被称为“法兰西岛”的狭长地区的巴黎至奥尔良。英王亨利二世本是法王的封臣,但他在法国拥有的领地远远超过法王,其势力更凌驾于法王之上,所以成为法王实现国家统一最大障碍。
13~14世纪,法王展开统一国家的运动,夺回了被英国长期占领的大片领地,也由此引起英法两国的冲突。14世纪初,法国建立等级议会君主制,王权得到进一步加强,并积极驱逐英国侵略势力,实现国家统一的要求日益强烈。此时,英法两国间的争斗集中在阿基坦和佛兰德问题上。阿基坦、佛兰德原属法国领土,是欧洲大陆经济富庶地区之一,但当时还被英国占据,法王决心将它收归法国。1328年,法国占领了佛兰德,掌握了对该地区的统治权。英国得知后坚决反对,并支持佛兰德市民反抗法国的统治。与此,英法两国因王位继承问题产生的冲突也日益升级。
1328年,因法国卡佩王朝无嗣,支裔华洛瓦家族的腓力六世即位,建立起华洛瓦王朝的统治。英王爱德华三世拒绝承认腓力六世继承王位的合法性,他以其母伊萨伯拉为卡佩王朝嫡系,自己为法王腓力四世外孙资格,要求法国王位的继承权。法国贵族拒绝了爱德华的要求,双方矛盾激化,继而引发百年战争。
【战争经过】
1340年,爱德华亲率250艘战舰,1、5万兵员从英国东南角多佛港出发,向埃克吕斯进军。驻守斯勒伊斯港要塞的是法国和热那亚的联合舰队,有战舰380艘,兵员2、5万,由法国将领奎里特、贝赫奇特和热那亚海军将领巴尔巴尼罗统率。
爱德华三世1340年6月24日,海战开始。经过一番猛烈冲杀,法军惨败,伤亡将士2、5万余人,其中包括两位统帅,而英军方面仅伤亡4000人。斯勒伊斯海战,英国以少胜多,也是英国弓箭手对法国笨重骑士的胜利。更重要的是,爱德华蜚声全欧,从此英国控制了英吉利海峡,巩固了佛兰德战略基地,为长期对法作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由于两国财政困难,都无力继续再战。后来由于教皇克利门六世出面调解,双方缔结了休战条约。
休战条约的缔结,为双方加强战争准备提供了时间。1345年6月,英王爱德华派遣埃克吕斯海战的勇将亨利率军进攻法国南方的阿基坦。腓力六世闻讯,命太子诺曼底公爵约翰率诺曼底等北方军队前往阿基坦抗敌。于是,法国北方各省防务出现真空。7月,爱德华三世和“黑太子”率英军主力从朴茨茅斯出发,渡过英吉利海峡在诺曼底登陆,在对该地实行一番劫掠和蹂躏后,分三路经卡昂、普瓦西向巴黎推进,继而北渡塞纳河和索姆河,8月26日在阿布维尔以北与法军展开克雷西会战。英军占据有利地形,以长弓为主要杀伤武器;法军墨守陈旧战术,主要靠骑士横冲直撞,结果大败,损失惨重。第二年8月,英军占领战略重镇加来,加来也成为纯粹的英国人的港埠。克雷西会战,使英格兰变成一个军事强国,英国在欧洲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与此相反,法兰西国势受到严重损害,从此长期陷入困境。
在随后的6年中,一场可怕的黑死病——“鼠疫”,从东方传到欧洲,仅3年时间,欧洲人口少了1/3。在黑死病的残酷打击下,英法两国都无力再继续战争,于是两国又缔结了为期8年的休战条约。
1355年,双方谈判破裂,爱德华三世入侵法国,他的儿子“黑太子”爱德华从布列塔尼攻入诺曼底。第二年,“黑太子”率军从贝尔热拉克向法国中部挺进,法王约翰二世立即率军截击。9月19日在普瓦捷之战中,英军又以少胜多,生擒法王约翰二世及他的众臣。这次英法战争的失败引起法国国内阶级矛盾的激化,不久,法国国内相继爆发了巴黎市民起义和扎克起义。
1360年10月24日,英、法双方签订了《布勒丁尼条约》。条约的内容是法国承认英国对加来及西南地区大片领土的占领,并同意交纳300万金克郎以赎回国王,爱德华三世被迫放弃对法国王位和诺曼底的要求。
和约之后,英法两国表面上暂时实现和平,实际上两国的小冲突不断发生,尤其法国伺机进行报复。1364年,法王约翰二世客死于伦敦,太子查理五世即位,查理为了挽救法国,锐意进行改革在国内建立法律和秩序,整顿税制;重建海军,加强陆军,招募大量步兵,训练弓箭手和炮手;加强巴黎等城市的要塞化防御设施。在外交方面,也采取了重要步骤,让他的兄弟勃艮第公爵腓力与佛兰德接受法国的影响,与南部各国结盟。通过这些措施,法兰西国力逐渐得到恢复和发展。
于是,查理准备修订《布列丁尼和约》。与此,加斯科涅人掀起反抗英国统治的暴动。法军积极配合,对英军发动进攻并展开游击战,迫使英军后撤,收复了大部分失地。1369年1月,查理五世以英国黑太子滥征捐税,损害人民利益为由,传令他到巴黎高等法院受审。英王爱德华三世认为,查理此举破坏了布列丁尼和约,于是他以要求继承法国王位为由,对法宣战。法军连连取胜。第二年12月,由法王任命的勇将盖斯克林在图尔西北一举歼灭英军。
英军在南法的处境越来越艰难。1372年,英王爱德华三世命潘布罗克伯爵率军增援南法英军。但他还没来得及登陆,就被法国同盟者卡斯提王亨利率领的舰队歼灭,其本人也当了俘虏。西北沿海海域重新落入法军手中。
1380年,有“怪杰”之称的勇将盖斯克林逝世,不久,法王查理五世也作古,他12岁的儿子查理六世即位。但由于患有精神病,不能治理国家。封建主乘机争权夺利,形成以奥尔良公爵和勃艮第公爵为首的两大集团。法国因连年战乱,民不聊生,城乡人民奋起反抗。,英国国内矛盾也日益尖锐,1381年爆发了声势颇为浩大的沃特·泰勒起义,严重削弱了英国军事势力。无论英国还是法国,都无力继续进行战争了。1369年,英王理查二世与法王查理六世在巴黎缔结了为期20年的停战协定,英国保留加来和波尔多与巴约讷之间的部分领地。
15世纪初,英国在亨利五世统治下逐渐恢复元气。亨利决心要恢复先王爱德华三世时期在法国的领土和霸权。
1415年8月,亨利五世带领4、6万部队自朴茨茅斯出发,在塞纳河口附近登陆,占领了哈弗拉城。接着,亨利五世率军向加来方向进发,渡过索姆河,在阿金库尔与法军相遇,开始了着名的阿金库尔之战。英军在阿金库尔战役中击败法军,并在与其结成同盟的勃艮第公爵的援助下占领了法国北部,从而迫使法国于1420年5月21日在特鲁瓦签订丧权辱国的和约。按照和约条款规定,法国沦为英法联合王国的一部分;法王把公主卡萨琳嫁予英王亨利;亨利五世宣布自己为法国摄政王,并有权在法王查理六世死后继承法国王位。
英法百年战争简介
不久之后,亨利与卡萨琳结婚,并凯旋回国。查理六世和亨利五世于1422年都先后猝然死去。由于争夺王位斗争加剧,法国遭到侵略者的洗劫和瓜分,处境十分困难。捐、税和赔款也沉重地压在英占区的居民的身上。,对法国来说,争夺王位的战争已转变为一场民族解放战争。
15世纪初,英法百年战争末期,英法两国间民族矛盾日益加深。1415年8月,英军在诺曼底登陆后,迅速攻占了法国首都巴黎以北大片法国属地。法国军队不战而逃,一败涂地,致使法兰西的半壁河山,沦入英军的铁蹄之下。,法国广大人民是不甘心做亡国奴的。在英军占领区,人民群众自动组织起来,利用自己的武装,采取各种斗争方式,不断地打击英国侵略军。1428年10月,英军继续向南挺进,并开始围攻法军占领区的一座要塞城市——奥尔良。
奥尔良的战略地位极为重要,是通往法国南方的必经之地,一旦法军失守,英军就可以巩固后方,便可更加无所顾忌地向南直下,如此,法兰西就有可能全部沦入英军之手。而奥尔良如能守住,它就将成为法国抗英战争的精神支柱,也是法国能否取得战争胜利的唯一希望。
,以查理七世为首的法国政庭上下的王公贵族,没有一个人敢率兵前去解救奥尔良城,整个宫廷陷入惶恐之中,国家与民族的命运危在旦夕。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1429年春,一位年仅17岁的少女贞德,女扮男装求见国王,请求领兵解奥尔良之围。
此时,法国王太子的处境十分困难,因为此时的奥尔良城万分危急,一旦失守,法兰西的前途将不可想象。,现在来自任何方面的援助都是迫切需要的。贞德的到来,使他甚感及时。面对太子的询问,贞德斩钉截铁地回答,“请给我军队,我要立即去解救奥尔良城!”这使王太子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重新看到希望。
1492年4月27日,法国王太子查理授予贞德“战争总指挥”的头衔,她手持王太子赠给的宝剑,骑着白色战马,统率7000名法军,开始向奥尔良城逼进。
奥尔良城此时已被英军包围半年之久,围城英军约为8000人,总指挥为沙里斯保伯爵。城内守军粮尽援绝,每天都在盼望南来的援军。英军则一面紧缩包围圈,一面投入相当的兵力来挖掘通往城内的地道。他们想方设法,逼迫奥尔良城。
贞德要求塔波特自动撤退,否则将一败涂地,但她却收到了一个侮辱性的回答。
贞德一马当先,率兵向勃艮第大门实施猛烈的突击。法军排山倒海而来,锐不可当。贞德挺矛挥剑冲入英军阵地,终于杀出一条通往奥尔良城的血路。围城的英军见来势凶猛,便放弃阵地,四散逃窜。此时,城内守军也趁势杀出城来接应,并与援军会师城外。贞德于是率领法军,在20日夜幕降临之时,在一面面锦旗挥导之下,顺利入城。援军的入城,给予奥尔良的人民以极大的鼓舞,人们手持火把,倾城出动,欢迎法兰西民族女英雄的到来。贞德率法军入城之后,英军立即缩小了包围圈,并进一步完善和加强了围城的工事。
贞德率军解奥尔良城之围5月4日,贞德率领法军,和奥尔良市民武装部队,攻打英军在城东的桑鲁要塞。贞德指挥果断,身先士卒,临危不惧,使法军士气大振,个个猛虎般地投入了战斗。狡猾的英军看到桑鲁要塞已难以守备,便立即抽调城西堡垒的部分兵力前去援助。这支援军企图攻打法军的侧后,迫使法军处于腹背受敌的困境,以解桑鲁要塞之危。贞德镇定自若,命令一部分兵力组成一道牢固的防线,死死顶住西边而来的援军,她自己则率兵以更猛的攻势,继续对付桑鲁要塞。经过3个小时的血战,法军拿下了这座具有战略意义的要塞。此次战斗,英军受到较为沉重的打击,有167人被击毙,40多人被俘虏。夺取桑鲁要塞后,法军从此控制了卢瓦尔河上游地区,为解除奥尔良之围开辟了通路;,首战的胜利也大大鼓舞了法军的士气,使全体军民增强了战胜英军的信心。
英军在卢瓦尔河下游有一座牢固的屠棱要塞,其战略地位也颇为重要。5月7日晨,法军攻打屠棱要塞的战斗开始。贞德照旧手执军旗,冲在最前面。当接近要塞后,贞德率先爬上攻城的云梯。此时,守城的英军万箭齐发,贞德的肩部被雨箭击中,从云梯上跌落下来。但她毫无惧色,从容地拔掉箭头,忍着巨痛,重新投入了战斗。法军全体将士目睹了这一切,大受感动,人人振奋,个个争先,继续猛攻。
要塞守备英军拼死抵抗,法军屡攻不克。继而,英法两军陷入了长时间的对峙状态。法军一些将领丧失信心,决定下令收兵。就在此时,贞德置生死于不顾,奋力向前冲杀,法军士兵纷纷响应号召,一涌而上,终于一鼓作气夺取了屠棱要塞。
紧接着,法军乘胜作战,一天之内摧毁奥尔良周围大约60座英军堡垒。英军兵败如山倒,他们焚毁了卢瓦尔河北岸的所有营房和设施后狼狈逃走。
1429年5月8日,被英军重重围困长达209天之久的奥尔良终于脱困。奥尔良战役胜利以后,贞德并没有停止战斗,她继续挥师北上,又连续收复了英军占领许多城市,其中包括重镇兰斯。1429年7月7日她亲自陪同王太子查理来到兰斯大教堂,举行了传统的加冕典礼。查理正式继承法国王位,成为法国国王。
【战争简评】
持续了116年的百年战争,给法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也促进了法国民族意识的觉醒。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不仅使法国摆脱了侵略者的统治,而且还使法国人民团结起来,民族感情迅速增强,国王受到了臣民的忠心支持。由此封建君主政体演变成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王权进一步加强。值得一提的是,民族女英雄贞德的勇敢行为,振奋了民族精神,为此后民族国家的建立创造了条件。
百年战争对英国也造成了巨大的影响,战争的失败,使英国被迫放弃了对法国的侵略政策,开始致力于国内发展;战争过程中,有大量封建贵族和骑士死亡,封建秩序松弛,农奴制趋于解体,英国农民绝大多数成为自耕农。,百年战争失败加剧了封建贵族对国内权益的争夺,因而酿成了长达30年的玫瑰战争。
,在战争中,英国雇佣军的作战能力强于法国的封建骑士民团,表明以自耕农为主体的新型步兵的崛起和骑士重骑兵的进一步衰落。战争后期,法国常备军代表着军队训练和装备的进步,其火器的发展和运用预示着作战方法的重大变化。这些对英法军队乃至西欧国家军队的建设都有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