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克农民战争简介

天下奇闻 2023-11-21 22:00www.178767.com天下奇闻趣事

【战争时间】公元1419~1434年

【战争地点】捷克境内

【交战双方】捷克人民VS欧洲反动势力

【关键人物】胡斯

【战争背景】

9世纪末,捷克形成一个独立的国家,此后工业发展非常迅速。10~12世纪,日耳曼人不断地向东侵入,于是捷克人依附于神圣罗马帝国。13世纪以后,捷克国王被列为罗马帝国七大选侯之一。

14~15世纪,捷克的经济发展在欧洲的地位极高。捷克农业上普遍施行三圃制、合理的轮种制,劳动工具作了很大改进。采矿业上,捷克是当时欧洲最主要的金属开采区之一,在美洲发现以前,捷克是欧洲白银的主要供给者;手工业则以武器制造业最为发达,从14世纪下半期起,开始制造大型火器臼炮。生产力的提高,促进了贸易的发展和城市的兴起,一些手工业和商业城市不断涌现,其中布拉格逐渐成为国内的经济中心,对外贸易迅速发展起来,使捷克成为欧洲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

捷克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及矿藏,这吸引了德国封建主的目光并刺激了他们的野心。12世纪,德国开始大规模向捷克移民。是教士和僧侣。这些教士和僧侣很快把持了捷克教会和寺院的主要职位,占有大量土地,几乎占捷克耕地的一半。与此,教会为巩固和扩大势力,从德国招引大批骑士,让他们分享土地,役使捷克农民和来自德国的移民。捷克国王为了增加国库收入,也让大批德国商人和手工业者进入捷克,并许可建立各种自治城市,享有各种特权。德国人大量移民的结果,是在捷克国内形成了一个德国教俗封建主、城市贵族和矿山主的特殊社会集团。他们和捷克大封建地主相勾结,共同剥削捷克人民。农民和城市平民,身受民族和阶级的双重压迫,使他们“像流亡者一样住在自己的国内”。

胡斯捷克的教会是最大的封建主,而教士上层几乎都是德国人,捷克人民的仇恨指向了教会。教皇通过教会大肆搜刮,把捷克当作教廷收入的重要来源。14世纪后期,捷克人民为反对教会剥削,掀起了一场浩大的反德意志教会的斗争。在这场运动中,出现了由捷克教士组成的革新派,他们用捷克语讲道,揭露教会的罪恶。15世纪初,反教会运动的规模越来越大。其领导者是捷克伟大的爱国志士、神学家、布拉格大学教授兼伯利恒教堂的传教士约翰·胡斯。1412年,教皇派人到捷克兜售赎罪券,胡斯公开抨击,主张改革教会,否认教皇有最高权力。胡斯的言行,引起了德国教士以及罗马教廷的痛恨。

1415年,在参加康斯坦茨举行的宗教会议时胡斯被捕,康斯坦茨宗教会议遂以“异端”罪名将胡斯处以火刑,皇帝西吉斯孟德在胡斯赴会时曾答应保证其安全,但此时竟却坐视不管。胡斯的殉道激起了捷克人民极大的反抗情绪。1415年9月,布拉格举行多次集会,抗议教皇与皇帝的背信弃义,并开始驱逐德国教士。1418年,教皇马丁五世颁布了反对胡斯派的诏书,使反抗更加激烈。

【战争经过】

1419年7月22日,数万名捷克爱国者于南部塔波尔山集会,标志着“胡斯战争”的开始。

1419年7月30日,在布拉格,胡斯的门徒杨·杰士卡手持圣杯鼓动群众起义,当他领着队伍路过政厅时,从市政府内扔出的一块石头打碎了他手中的圣杯。群众愤怒了,他们惩罚了天主教的拥护者,起义者接管市政机关,将德意志贵族和教士扔出窗外,没收其财产,夺取了布拉格新城区的政权。在这次起义的影响下,捷克东南部的一些城市也纷纷起义。起义者在斗争中不断扩大队伍,逐步建立起自己的武装部队。这个部队先在杰士卡,后在普罗科普的领导下,发展成了纪律严明、训练有素、兵种齐全的新型军队,其规模最大时达到6万多人。

同年8月,捷克国王瓦茨劳四世死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西吉斯孟要求继承王位,但捷克人民强烈反对诱杀胡斯的皇帝做国王,于是皇帝纠集国外天主教势力和国内一些大贵族进攻捷克。

在斗争过程中,分散的胡斯派力量逐渐汇合,形成了以圣杯派为主导力量的布拉格同盟和以塔波尔派为主的塔波尔同盟。圣杯派由中产阶级、贵族和富裕农民组成,主张捷克独立,没收教产,用捷克语来祈祷,自由传教,禁止外国人担任官职和拥有土地,用胡斯教会代替正宗教会,俗人可以用酒杯领圣餐等等。塔波尔派以农民、手工业者、矿工、城市贫民为基本群众,主张政权必须交给人民,一切压迫者都应打倒。在战争刚刚开始的时候,外部压力迫使两派联合抗敌,但由于内在的矛盾,后来在战争中圣杯派出现了动摇。

在战争的第一阶段,优秀的军事统帅杨·杰士卡领导以塔波尔为主要力量的胡斯军取得了战略防御的多次胜利。杨·杰士卡出生于没落的骑士家庭,胡斯战争以前,曾担任捷克国王瓦茨劳四世的侍从,并参加过着名的格伦瓦尔德会战,有着丰富的作战经验。1419年10至11月的布拉格起义中,他毅然投身于人民的革命事业,成为农民起义军的领导者之一和杰出的军事统帅。12月,皇帝西吉斯孟利用布拉格上层中产阶级的动摇不定,在布拉格召集了捷克国会,下令拆毁布拉格的防御工事,支持天主教大贵族和他们的拥护者回到布拉格。

杰士卡及其拥护者放弃布拉格,转移到比尔森城。就在比尔森城郊区,起义者和皇帝的军队展开了一次又一次的殊死搏斗。战争最初,大贵族波古斯拉夫率军在距比尔森几英里的地方围困了一支起义者军,阻碍了起义者向城市的撤退。杰士卡为了保护步兵免受骑兵袭击,把部队藏到由大车围成的围栅后,成功地击退了敌人的猛攻,退入比尔森城。这就是胡斯军队战斗时所运用的,而且后来得到广泛运用的大车防御战术。

胡斯军队的常备军以塔波尔派为核心,其主力是步兵,伴有骑兵及炮兵。数十个战车组编为一个战车队,而步兵、骑兵与之协同作战,炮兵拥有野炮和攻城炮,野战部队总人数为4000~8000人。战斗序列包括前卫部队、主力和后卫部队。火炮布置在战车中间,步兵和骑兵隐蔽在工事内,战车保护士兵不受那些在有利情况下下马作战的重骑兵的袭击。胡斯党人军队的战术多半是进攻行动。如发生在苏多麦尔日的战役中,400名胡斯党人就英勇击退了2000名国王骑兵部队。

1420年3月,杰士卡率军从比尔卡城出发,向农民军建的塔波尔城开进,但途中被天主教大贵族军队包围。当敌人逼近时,杰士卡占领了苏多梅日采村旁的阵地,这个村庄的两面布满天然的障碍物——池塘掩护,使敌人只能从一方面而且是对他们最为困难的一方面来攻击胡斯军。通过彻夜的激战,贵族军队遭受重大损失,在越战越勇的胡斯军面前没有了半点斗志,只得狼狈溃退。杰士卡巧妙地利用地形使敌人优势兵力不能发挥作用。

胡斯军不断壮大,使罗马教廷极为恐慌。1420年1~3月,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在伏罗茨拉夫召开神圣罗马帝国会议,会议上宣读了教皇马丁五世发动十字军讨伐胡斯分子的诏书。西吉斯孟皇帝立即组成了以德国封建主为核心的十字军。

1420年4月,10万大军侵入捷克。大军以德国封建主为核心,还有一些匈牙利人、捷克天主教大贵族和想在战争中大捞一把的欧洲各地骑士和雇佣军。敌军一路烧杀抢掠,扑向布拉格。在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布拉格中等阶级举起反抗的旗帜,广泛地动员全城人民投入防御工作,农民队伍也从各地开到首都,控制了局面。7月14日,皇帝的军队对布拉格发动总攻,但防守维特科夫山的部队有力地阻挡了十字军。该山位于布拉格城东,早在皇帝军到来之前,胡斯军就周密地构筑了防御工事。在皇帝军队到来的时候,军民同心协力,击退了敌人的疯狂进攻,杰士卡更是在危急关头出现在前线,敌人在胡斯军反击下,大败而逃,取得了第一次反十字军的胜利。

胡斯战争1422年1月,在库特纳戈拉和涅梅茨卡布罗德附近,第2次十字军远征部队遭到了决定性的失败;1422年11月,塔波尔派2、5万人在乌斯提附近,击败了第3次十字军远征部队的主力,十字军骑士部队7万人。

在前期战争中,杨·杰士卡制订了军事法规,革新了作战方法,为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晚年,他虽然已双目失明,但仍然活跃在战场上,直到1424年10月11日,病死于鼠疫。杰士卡去世后,大普洛科普继任胡斯军军事指挥。他继承和发扬了杰士卡的军事思想和战略战术。他的基本战略思想是转防守为进攻。

三年之后,罗马教廷与皇帝西吉斯孟不甘心失败,于是又分别在1426年、1431年发动了第四次和第五次十字军东征。在反击第四次东征的过程中,1426年8月底,大普洛科普第一次率军围攻境外奥地利的茨威特尔城,歼敌数千名,这表明了胡斯军的战略转变,转防守为反攻,把战争推向敌人的统治区。在大普洛科普率领下,胡斯军于1427、1428年先后进军匈牙利和西里西亚,并远征德国的萨克森和法兰克尼亚等地,攻抵波兰和波罗的海沿岸。这一反攻战略,不仅彻底打退了第四、五次远征,而且大大增强了胡斯运动的影响。

罗马教廷与皇帝见干涉不仅没有阻止捷克的反压迫运动,还使捷克各阶层更加团结,越战越勇。于是他们绞尽脑汁削弱捷克军的力量,但都无济于事,他们只好利用和谈来分化瓦解胡斯军。圣杯派在长期斗争中,已掌握了捷克经济,基本实现了他们的主张,他们不能容忍塔波尔派的继续发展而威胁到自身的利益,就转而投向敌人来反对塔波尔派。

15世纪30年代初,捷克社会发生了重大变革,胡斯党人分裂为圣杯派与塔波尔派。经济和政治上较稳固的圣杯派开始与封建天主教阵营勾结。贫民革命军成了圣杯派前进道路上的障碍,市民阶级和贵族公开背叛人民。1432年12月,在巴塞尔宗教会议上,天主教与圣杯派秘密谈判,圣杯派的基本要求得到保证后,背叛了塔波尔派。

1432年5月,天主教会和皇帝圣支持杯派在利帕尼与塔波尔派进行决战。圣杯派出动了2、5万步兵,数千骑兵,600辆战车,而塔波尔派只以步兵1万,骑兵800和战车360辆迎敌。圣杯派以优势兵力佯作强攻,继而退却,大普洛科普判断失误,把敌人伪装的撤退当做真正的溃逃,就向敌人猛烈地扑去,从而削弱和破坏了大车防御工事的防守。此时,敌军骑兵突然攻击塔波尔军的侧翼,并袭击了几乎毫无防御的营地,塔波尔骑兵将领恰克率领骑兵临阵脱逃,导致了全军的溃败,大普洛科普等阵亡。利帕尼之战标志着胡斯战争的基本结束。

【战争简评】

胡斯战争的历史意义是深远的。它作为一场农民反抗封建主统治阶级的斗争是失败了,但作为一次争取民族独立的运动还是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功。胡斯战争打击了德国的侵略势力,使捷克在往后一百多年里摆脱了神圣罗马帝国的控制,争得独立地位,从而促进了捷克民族经济、文化和信仰的发展。胡斯战争还动摇了几百年来天主教会在欧洲的权威地位,当塔波尔派的思想传到捷克境外后,对以后德国的农民战争及欧洲日益开展的宗教改革运动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奇事网以上就是捷克农民战争简介的全部内容。更多,请关注频道!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78767.com 奇事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