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遗迹挡军楼或始建于南宋:铭文砖有部队番
前段时间,在南门遗址南侧,对连接古运河和荷花池的二道沟拓展工程中发现的宋代吊桥遗存,我市考古部门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昨天中午,在南门外大街吊桥遗址附近,新发现了挡军楼南墙,其包砖厚度约75厘米。
残存南墙24层包砖
昨天中午,现场施工人员在取土时发现,宋代吊桥遗存旁边又有疑似城墙包砖的古遗迹。施工人员猜测,这会不会也是宋代吊桥的一部分遗址呢?随即,他们与考古人员取得联系。当扬州文物考古研究所相关人员赶至现场后,惊喜地发现,这正是他们前几年就想寻找的挡军楼遗址,“没想到如今终于露出真容了!”
考古人员告诉记者,据有关史料记载,此处挡军楼建于明清时期,与东南方向的通江门一同加建在原有的拦马墙上。在“清同治后府城图”上,即如今的南门遗址西南方向有挡军楼。可惜,挡军楼拆于1927年。2006年末至2007年初,南门外大街兴建扬州海事局期间,我市考古部门曾对这一带进行考古发掘,希望能够考证出挡军楼的准确位置、范围、结构等,但因为考古发掘的条件不允许,所以没能如愿。下午3点多,记者赶到挡军楼遗址考古发掘现场时,工人们正在宋代吊桥北侧桥墩的西边,清理“露脸”的一段挡军楼遗址包砖,砖块一层层堆砌得非常整齐,并呈现出一定的坡度。
现场考古人员解释,目前呈现在眼前的就是挡军楼南墙遗存。截至昨天傍晚6点,记者数了一下,从上到下,残存的南墙共有24层城墙包砖。
宋铭文砖有部队番号
二道沟位于扬州市南门外大街,沟通古运河与荷花池,北临挡军楼遗址和扬州城南门遗址,是挡军楼外的护城河。文献记载,明代二道沟上建有二道桥,桥闸合一。通过初步考古发掘和清理,结合文献记载和历史图录,证明此处确实有桥,可能始建于宋代,一直沿用至今,是扬州古城保护和运河申遗的重要历史文化遗存。昨天下午,当挡军楼一面残高约2米、长8.5米的墙面包砖清理出来时,中间有不少宋代的铭文砖,有的是部队番号,如“遊亦军”、“镇江敢勇军”、“镇江武锋军”,还有“甲”“二”等字样。据悉,这些铭文砖都曾在扬州南宋时期的城墙遗址中发现过。
“年龄”不早于南宋
考古人员表示,这面墙是挡军楼南墙遗存,砌挡军楼使用的砖很杂。据分析,扬州紧急加固军事防御系统时,民用小砖窑无法及时足量地烧制砖块,就向附近各军队定烧砖头,各军队在烧制时留下了各自番号当作印记。可见当时在建挡军楼时,得到了不少部队的支援。
现场考古人员解释,挡军楼南墙遗存的最东边,还呈现出一小段有拐角的包砖,中间使用石灰作为黏合剂加固,包砖厚度约75厘米。按照目前呈现出的一幕,考古人员推断,这一段往南拐。至于它的确切走势,以及这一拐角是与挡军楼南墙相连接,还是旁边的附属建筑,考古人员表示,由于破坏很严重,目前已经看不出来。不过,考古人员表示,从南宋开始,扬州地区已普遍使用石灰作为黏合剂加固城墙。而且,南墙上发现了南宋、北宋时期的铭文砖,由此可推断,挡军楼的“年龄”不早于南宋。
难得军事遗迹之一
扬州文化学者韦明铧认为,二道沟的意思是扬州南门外的第二道护城河,这说明了南门在军事防卫上的重要性。挡军楼说明了扬州在军事上的重要性,尤其是城南在防御上的紧迫性。在扬州建城史上,南门最雄壮,挡军楼遗址证实了南门的重要地位。,扬州是文化名城,也是军事重镇,但军事遗迹并不多,,挡军楼的考古发掘,有助于今人深入了解扬州军事史。
不久,二道沟将贯通扬城“水上游”。记者昨获悉,由于挡军楼遗址这一重要古遗迹的发现,建设部门也改变了原来的建设规划方案,对这一古遗迹将进行原址保护,这不仅将增添一道文化景观,也使人们可以透过挡军楼遗址,了解那段烽火扬州路。
有宋一朝,奇特之处比比皆是,不仅“陈桥兵变”、“杯酒释兵权”、“斧声烛影”、“狸猫换太子”之类的宫闱秘事广为流传,“燕云十六州”、“澶渊之盟”、“熙宁变法”、“花石纲”、“靖康耻”、“泥马渡康王”等历史典故也为后人知晓;王安石、司马光、包公、岳飞、李师师、宋江、方腊等众多的名人,更是如同众星托出宋代这一轮明月……
唐末五代,藩政割剧,宦官乱政,外戚专权,朋党纷争以及农民起义,国家四分五裂,大唐帝国气数已尽。这时军人出身的赵匡胤帮助郭威推翻后汉,建立后周政权。郭威死后,他的养子柴荣继位,他命赵为检校太尉、归德军节度使、殿前都建检,成为掌握禁军的统帅。公元960年正月初一,朝廷在庆贺新年,突然接到假情报北方的契丹和北汉联兵南犯,军情紧急。宰相范质、王溥急忙派赵匡胤出征。初三晚上,赵匡胤到达汴京东北40里的陈桥驿驻扎。一批军官议论纷纷“主人年幼,我们为他拼命不值得,不如立赵建检为天子再北征”。第二天一早,这伙军官包括赵匡胤的弟弟赵光义和归德节度掌书记赵普,拥入赵匡胤军帐,把一件黄袍披在赵的身上,在场人一齐跪下,高呼“万岁”。从此结束了自安史之乱以后分裂割据200多年的历史,开始了赵姓宋朝长达320年的统治。一个文化的盛世粉墨登场了。
赵匡胤黄袍加身后,先横扫后周残余势力,接着合并荆湘、西讨后蜀、攻伐南汉、轻取南唐,在陈洪进纳土和吴越归地之后,北宋军队挥师北进,灭亡北汉,鏖战燕云,举20年之功力圈画了北宋的版图,北宋继承的遗产是中唐、五代以来的衰败,疆土偏小,但宋朝经过赵匡胤、赵光义两朝共37年的治理,宋朝成为当时世界上经济和文化最发达的国家。唐朝极盛时的人口约八千万,而宋朝约有一亿。在古代手工生产时代,人口多,就意味着经济总量大。宋朝经济比唐朝有显著增长。传统所谓精耕细作,其实主要开始于宋代,表现为南方稻的亩产量有了提高,并在较大范围内实现了稻麦两熟制。唐朝供应京城的漕运粮额,往往是几十万唐石,水运和陆运最多达250万唐石。北宋的漕运额最多达800万宋石,一般定额为600万宋石(宋石容量大于唐石)。唐玄宗天宝年间,铜钱产量为32.7万贯,而北宋一船年产量为100万至300万贯,而最高记录为506万贯。
宋朝的治国有得有失,按照皇帝集权、臣僚分权,中央集权,地方公权的原则,北宋各种政治制度的设计和操作,有效地维护了政治稳定,消弭各种内讧,有利于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自宋太宗始,以兴盛的科举制,造就了发达的文官政治,“以儒立国”,对政治稳定和文化发展有正面意义,但不求振作有为,行政效率低下,勉强维持现状,得过且过。整个社会缺乏尚武精神,文武兼备的知识分子风气逐渐消失了。
物质生活的富足,精神追求变的越发迫切,于是宋朝在经济发展的有了强烈的文化需要,国民闲暇的生活,审美趣味,生活情趣,都促成了宋朝的文化高度繁荣,诗词、歌赋、杂技、戏曲、民间音乐、小说、书法、建筑等艺术都在宋代高速发展。与此宋朝出现了一大批名垂青史的文人骚客;有苏轼、欧阳修、寇准、范仲淹、王安石、文天祥、沈括、辛弃疾、朱熹、李清照犹如璀灿的群星。四大书法家有苏东坡、黄庭坚、米芾、蔡襄,他们的作品足以让书法家们叹为观止。画家有赵佶、范宽、马远、夏丰、郭熙、李唐、张择端等。闻名遐迩的《清明上河图》就是出自张择端之手。纵观历史,最能代表画最高艺术成就的,非宋代之山水画莫属了,时而博大如鸿,时而飘渺如佩,意境挥洒如行云,意随豪泼如流水。宋时,可谓人才辈出,各有所长。南宋有四大家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北宋有二程程颐、程颢。南宋东南有三贤朱熹、张拭、吕祖谦,也正是因为宋文化的蓬勃发展,使宋朝完成了“儒学复兴”产生了新儒学(即理学),使得传统的“经学”进入了“宋学”的新阶段,也促进了儒、释、道三家相互交汇的深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