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重山有锈斑怎么办

天下奇闻 2023-10-30 07:55www.178767.com天下奇闻趣事

古人的智慧当真不能小觑。有这么小小的三则寓言故事,故事情节家喻户晓,可以说人尽皆知。殊不知,朴实的故事蕴含深刻的哲理,放在艺术品收藏领域,竟然不可思议地逐一戳中要害!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一语成谶?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三则寓言(预言)故事


一、南辕北辙


故事出自出自《战国策·魏策四》。


先来一段白话文


我今天来上朝的时候,在太行山一带遇见了一个人,正在面朝北面驾着他的车,他告诉我说‘我想到楚国去。’我说‘您到楚国去,为什么往北走呢?’他说‘我的马很好。’我说‘你的马虽然很好,但这不是去楚国的路。'他说‘我的路费很多。’我说‘你的路费虽然多,但这不是去楚国的路。'他说‘我的马夫善于驾车。’这几个条件越好,就离楚国就越远罢了。



反观当今收藏圈,有钱人确实不少。资源得天独厚,好马、好车夫外加充足的路费,可惜努力的方向不对,只能离目标越来越远。想去楚国,搞不好倒在西伯利亚无边的荒原上。


曾经在深圳见过这样一个人是个小老板,为了送礼懵懵懂懂的搞了收藏。被骗子盯上了。骗子上门献宝,自称来自“故宫外联部”。实在是搞笑,故宫的藏品什么时候可以拿到深圳出售给个人?国家级博物馆的藏品根本不可能出售,稍微有点常识的人都不可能相信这么蹩脚的骗术,骗子居然屡屡得手,这个小老板损失上千万,留下了一大堆假货。



骗子的伎俩不过是吹牛、拍马加上忽悠所谓“暴富”的神话,让人利令智昏,使得贪心泯灭判断力。那些价值连城的国之重宝,随随便便就价值几百万上千万甚至上亿,他凭什么几万块卖给你?所以有时候有钱还真不是什么好事。收藏,关键得走对路。


二、刻舟求剑


故事出自《吕氏春秋·察今篇》。


先来一段白话文


楚国有个渡江的人,他的剑从船里掉到水中,他立即在船边上刻了个记号,说“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船停了,这个楚国人从他刻记号的地方下水寻找剑。 船已经前进了,剑不会随船前进,像这样找剑,不是很糊涂吗?



作伪与鉴定的斗法已经持续了几百年,而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多年,特别是上世界90年代以来尤为激烈。明清时期关于鉴定,其实多是低层次重复建设。那时候的文人,不注重考古、窑址发掘,注重的是美学表达。“九秋风露越窑开 夺得千峰翠色来”,怎么个千峰翠色?不知道。后人只能猜。


关于瓷器和古玩的古代著作,清代朱琰的《陶说》、寂园叟的《陶雅》、民国许之衡的《饮流斋说瓷》、赵汝珍的《古玩指南》,我们不能否定这些经典著作的时代意义,这些著作多是以古人的著作为基础,加入一些个人经验和见闻,特别是不能代表近100年的考古新发现、新成果,更不能体现近20年的作伪和鉴定的高水平斗法,具有明显的时代局限性,参考意义不大。


在巨额利润的刺激下,造假团队持续技术攻关,攻破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专家则相对应的一一设法破解。魔道斗法已经达到白热化。有人说三个月不去潘家园,就不知道现在得仿品有了哪些新技术。


反观当今收藏圈,有些人抱残守缺、故步自封,想法还停留在十年前。比如说(瓷器制作成型)拉坯痕和接胎痕、(元青花)火石红、(元末明初青花料)苏麻离青铁锈斑、(明中期)糊米底、(成化斗彩)姹紫、(五彩、粉彩、斗彩)蛤蜊光、(汝窑气泡)寥若晨星等等,这些鉴定要素早就被破解,并不能得出“有就对,没有就不对”这种武断的结论。


现代作伪很多时候因为刻意追求特征,难免出现过犹不及的毛病,带上刻意的痕迹。以最简单的接胎痕为例,有些低等级仿品为了强调工艺流程而刻意突出的缺陷,刻意得把接胎痕做得非常夸张,对不齐,内部接痕又粗又歪,生怕你看不出来。恰恰相反,古人是希望淡化的。


又比如粉彩彩料在釉面上的蛤蜊光,不同的器物,甚至是同一个器物的不同彩料,光感是不一样的。通过化学方法做出来的蛤蜊光,目前看起来是飘艳、呆板,这种短时间人为速成的,跟真品上百年的时间慢慢形成的区别很大。


鉴定其实很有趣。古玩有不少共性,也有不少个性。就以瓷器而言,不同的窑口,不同的品种、配方、制作工艺,烧造气氛、位置、温度,先天的瑕疵与后天的伤损及修复,传世或者出土出水,使用与保存情况……单单真品就是千变万化,而且鉴定之外的跨领域功课其实还有很多,历史、考古、书法、绘画、建筑、服饰、民俗、物理、化学、审美……知其然,再到知其所以然,从入门到精通,本身就是错综复杂的,其学习与研究,根本就不可能一帆风顺的。


最重要的还是得与时俱进。认真地观察真品,体会真品的内在美。认真地将真品与仿品相对比,才能知道仿品最真实、最具体的状况,这种状况也是不断变化的。实践出真知。艺术品收藏,正确的实践才有正向的作用。


鉴定领域,只有是造假者做不出来的特征才是最有效的,而这种核心机密,造假者不会告诉你,专家也不会告诉你。这是他们在行业内赖以生存的看家本领。


有许多藏友就是通过道听途说,了解一鳞半爪,还没搞清楚信息可不可靠就去买东西,更有甚至直接按图索骥,照着书上说的买,这些情况打眼吃药根本无法避免,如果不及时醒悟,后果不堪设想。这就像是刻舟求剑,轻舟已过万重山,契刻的记号下面还有当初的那把剑吗?



三、叶公好龙


故事出自汉代刘向《新序·杂事五》。


先来一段白话文


楚国有个贵族叶公,他喜欢龙,衣带钩、酒器上都刻着龙,居室里雕镂装饰的也是龙。他这样爱龙,被天上的真龙知道后,便从天上下降到叶公家里,龙头搭在窗台上探望,龙尾伸到了厅堂里。叶公一看是真龙,转身就跑,吓得他像失了魂似的,惊恐万状,不能控制自己。由此看来,叶公并不是真的喜欢龙,他喜欢的只不过是那些像龙的东西而不是龙。



反观当今收藏圈,现在有这么一些人,好大喜功、好高骛远。不爱打地基,只要摩天楼。瓷片不喜欢、老货普品不喜欢、甚至民窑精品也不喜欢,只喜欢国宝。


一般的清三代官窑还看不上,要玩起码得明三代,最好是五大名窑、元青花。必须得是漂亮的、完美的、带款的,配上一个玄乎的故事就更棒了。不学习、不研究、不思考、不反省、不虚心请教业内高手、不肯为专家的知识和经验买单,又丧失理智、盲目自信,整天躺在床上做着发财的美梦。


收购假货的价格通常在真品的十分之一甚至百分之一还不到,天天捡漏捡到手软,偶然有一天,看到真正的好藏品,却不愿意出真的价格。这不是真喜欢,只是打着喜欢传统文化的旗号附庸风雅。一朝真龙出现,立刻打出原形。


叶公式收藏者通常都具有如下特征


不信真法师爱信假巫师;不找真卖家爱找伪卖家;不出真价格爱出伪价格;不收真藏品爱收伪藏品;不要真里子爱要假面子……呢,贪婪成性,心态扭曲,此生与真品再无缘分。


艺术品收藏真的是一个非常特别的领域。东西不对没地位,东西不对靠边站,东西不对玩不转,东西不对被鄙视。东西不对说明眼光不行,眼光不行说明路子不对、渠道不对,路子不对还是轻的,还有那走火入魔大败亏输的,不但眼光不行,还心理变态、人品玩完,甚至闹到家破人亡,实在是令人扼腕叹息……

本周雅昌在线拍携手亚洲宸泽拍卖有限公司为大家带来玲珑八宝—清宫御瓷、田黄、杂项珍藏专场,为大家精心挑选各项拍品,性价比高,适合广大藏友收藏。

拍卖时间

2018年1月25日20:00——1月27日22:00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拍卖。


艺术品收藏,是一个门槛很高的领域,是一个很专业的领域。想玩好收藏,还是得摆正心态走对路,脚踏实地打好基础,还得终身学习、与时俱进。

近期热文链接

————————长按二维码一键关注————————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了解更多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78767.com 奇事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