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价值感缺失怎么办
最近频频看见有关「安全感」的讨论。一个挺心理学的词儿。
比如在婚恋真人秀《再见爱人》中,围绕嘉宾 KK 和佟晨洁有段特别经典的互动
A「你给的安全感不够」
回「安全感是自己给自己的」
本回避型依恋一拍大腿就是我们回避型的哲学呀!
凡事靠自己,不要依赖别人。安全感,我从小没有得到,长大了可以自己创造。
不过,这大概是最常见的对「安全感」的误解。
它推开对方,让人远离真实关系,构建一种「我不需要任何亲密」的假性独立。
安全感,真的能自己给自己吗?
发展心理学家 William Emet Blatz 在其著名的「安全理论(security theory)」中指出一个人不能仅仅依靠「独立」来获得安全感。
对于成年人来说,安全感是「独立安全」和「成熟依赖」的共同结果。
安全感确实可以自己创造,但大概率形成于亲密关系之中。
1
所以,到底什么是「安全感」?
「心理安全感(Psychological security)」指
一个人能够满足自我保护的基本需求(比如食物、水、住所),并感知到自己在心理上被庇护(被支持、被看见)(Zotova,2011)。
安全感与家庭亲密关系(儿童及其父母)有关,也与家庭外亲密关系(友谊、同龄人、性伙伴关系)、职业(工作和金钱)、业余爱好和生活哲学有关(Blatz,1966)。
总得来说,一个有「安全感」的人
▨有更好的觉察自我和他人能力,可以为他人提供更强的情绪安全感(Emotional Safety);
▨ 有积极的自我形象和他人的积极形象,这意味着他们既有自我价值感,也期待别人的接纳和回应。相信伴侣或朋友有意图、兴趣和能力倾听、理解自己;
▨ 倾向于信任长期的关系,能够享受亲密。进入亲密关系时,他感到内心放松,防御降低;
▨ 面对困难、失败,具备更好的心理韧性。即经历负面情绪之后能够脱身;
▨ 愿意寻求社会支持,与他人分享感情;
▨ 重视人际关系,认为人际关系赋予自己积极的影响;
▨ 经历过创伤事件,但可以连贯地叙述创伤,从多角度看待这件事,理解自己当时为什么这样,别人为什么这样。即有思想、情感、上下文和意义的一致内部整合;
▨ 进行成人依恋访谈(AAI)时,他们表现出回忆和讨论依恋关系的意愿。并且,在叙述过往依恋对象(比如父母、前任)时,整体表现出客观性(既没有理想化也没有歪曲)。
▨ 内心安全感强的人,有更强的恢复力、同理心和社会能力(Weinfield 等,1999)。
当你处于一段「安全」关系时,你可能感觉
▨ 自己有价值,值得被爱
▨ 可以做自己,而不必冒试探的风险
▨ 可以展示弱点而不被利用
▨ 感到被看见、被听见、被理解
2
「安全感」,大多来自人际关系
目前几乎所有关于「安全感」的讨论,都以「童年」开头。
这是真的。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成年人的依恋状态可以通过早期的父母-子女关系预测(Allen,1996),进而预测个人与自己孩子互动的质量(van IJzendoorn, 1995)。
那么,小时候没有「安全依恋」,长大就一定会成长为「没有安全感」的人吗?
不要灰心,并非如此。
心理学研究发现,存在这样一群人,虽然童年经历过不当养育,但成年后依然被划分为「安全型依恋」。
——研究认为,他们拥有了「获得的安全(Earned security)」。
是什么让他们的依恋类型发生转变?下面继续进入「我为人民读文献」环节。
2011 年,德克萨斯大学研究了「获得安全感」的预测因素。也许能给「缺乏安全感」的你一些启发
1)经济和社会地位高
听起来是个残酷的事实。社会经济地位高的人,不必遭受伴随贫困而来的严重困难,可能更容易在以后的生活中遇到积极的经历,克服消极的童年,在成年后变得安全(Saunders 等,2011)。
2)有替代性支持人物(alternative support figures)
如果父母不能提供安全依恋关系,存在一个能提供支持的父母以外的成年人,有望成为儿童克服与父母的负面经历的一个重要媒介。研究表明,在儿童时期受到身体或性虐待的人,如果有另一个没有虐待关系的成年人提供了密切的照顾,就能够打破虐待的循环。
3)一个能够提供高度支持关系的人
这比拥有多个支持者更重要(Bolby,1973)。以及,情感上的支持(而不是工具型支持,比如买礼物),更有助于对方获得安全感。
4)年龄小
如果父母不爱孩子,当陷入困境时,孩子越早接触到能满足需要的替代性支持,他越有可能改变自己的内部工作模式。因为随着时间推移,内部工作模式越来越难改变(Bolby,1973)。
5)参与心理治疗至少两年
长期治疗有效的一个原因可能是治疗师充当了替代性的支持角色。与治疗师建立信任关系,让个人(在获得安全身份的过程中)感到值得关心和保护,培养对自己更积极的看法(Egeland 等,1988年)。
还有一个原因可能是,治疗师通过促进来访反思的能力,帮助他重塑依恋的工作模式。反思能力(Reflective functioning,RF)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经历进行反思,从而对自己和他人的心理状态做出推断的能力(Fonagy 等,2008)。值得一提的是,这项研究中所有 RF 高的母亲生下的婴儿都是安全型的,这表明对于有不良童年经历的人来说,「高 RF 值」可能是获得安全感的重要途径。
——你看,安全感,大多还是从「依恋关系」中得到的。
而依恋对象,可能是「安全养育」的父母,也可能是高度支持的替代性人物(比如亲戚、朋友、伴侣、心理咨询师)。
家对安全感也是十分重要的,
为什么家能给人那么强的安全感呢?
心理学上会把家比作一个“容器”。
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营造的氛围,铸成了一个包容的空间。每个人的情绪可以在里面得到释放,互相接住,一起消化。
给我们一种感觉
「无论我多么糟糕,都有人可以稳稳接住我。」
这形成了我们内心的安全感。
就像心理学家鲍威所说的家的核心功能就是“安全基地”和“安全港”。
而如果一个家庭只是血缘关系,没有良好的情感链接和氛围,反而会给人一种整个世界都不安全的惊慌感,进而影响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我认识一个女孩,谈了无数个男朋友,谈得快分得也快,基本不超过3个月。
她觉得,每个人都让人不安。
无论对方多优秀,多靠谱,她都能挖出别人的缺点和疏忽,然后害怕这段关系继续下去,果断选择了分手。
为什么会这样呢?
后来我才知道,她从小是个留守儿童,她一直处于动荡之中。
9岁前都在别人的亲戚家寄养,虽然那家人对她很好,但她总有种寄人篱下的感觉。
在长大的过程里,她又不停的换着环境,转了四次学。
对她来说,家不是“安全港”,也不是一个“容器”,她一直生活在不安全感里。
她没有体验过什么是安全感,也并不相信它的存在。
她心里一直有个执念
「不会有人包容我和接纳我,我只能靠自己。」
所以每次进入一段恋情稍微稳定的阶段,她反而感到无所适从、想要离开。
在工作上,她也经常充满焦灼和匆忙,常常害怕自己哪里做不好,就会被淘汰,于是每次都要拼尽全力,甚至把自己累到生病。
在她身上我看到,一个稳稳的家,对每个人的内心安全感真的非常重要。
它能给我们一个内心的安居之地,让我们有所依靠,并且享受安全。
能让我们在疲惫的时候,知道有人一直支持着,所以不用把自己逼到尽头,也能让我们更好地在别的关系里安定下来。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很需要家、很重视家的原因。
3
如何营造安全感?
a. 勇敢者游戏
,把你父母的特点列出来,包括性格、长相、爱好等,不论好坏。比如“妈妈很温柔”、“妈妈控制欲强”、“爸爸很幽默”、“爸爸很懦弱”等,按照你父母的特点去罗列。
然后,找出你和父母特点中的共同点,发自内心地说“我和妈妈一样温柔”“我和爸爸一样脾气大”,把你和父母的共同点大声地说出来。
说缺点的时候,你的内心可能会有点抵触,可能会卡壳,会不安。
但要想加深你的安全感,就一定要把这些你认为不好的部分,通过诉说让自己体会和接受。
当你允许自己有不好的一面、无能为力的一面、失败的一面的时候,你会放下心来,不再抵触。
每天反复练习这个游戏,每天3分钟,你就会慢慢把内心很难接纳自己的这一点,逐渐打开,变得柔软起来。
b. 正念冥想
人的大脑经常会不由自主地去思考,或是回忆过去,或是担忧未来,思绪繁杂,很容易陷入不安和恐慌。
通过正念冥想,可以让我们的大脑不要像一个顽皮的猴子一样蹦,安安稳稳地活在当下,就没那么多不安了。
正念冥想是通过观察呼吸,把注意力放到呼吸上,把思绪拉回来,让心境静下来。
这个练习要长期做,不要追求立竿见影。毕竟所有扎根,都是需要时间的,安全感这颗大树也不例外。
c. 提升自我价值感
前面说过很多人没有安全感的原因是自我价值感较低,所以提升自我价值感是最关键的一步。
如何建立“自己就是好的”这种感觉?举世闻名的心理治疗师萨提亚,写过一首非常著名的诗《自尊宣言》,建议每天读一遍,边读边体会自己的独特,潜移默化地影响自己。
我就是我。
在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第二个我。
我和某些人可能会有些许相似之处,
但却没有一个人能和我完全相同。
我的一切都真真实实地属于我,
因为都是我自己的选择。
……(完整版可搜索查看)
这只是一个每日启发,要想真正地探索自己和成就自己,最有效的方式是求助心理咨询。
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是会给我们提供一个充满理解的抱持性环境,共情我们的感受,让我们学会接纳自己本真的样子,包括那些不安与脆弱的一面;帮助我们开启内在的巨大潜能,这个潜能就是那源源不绝的安全感。
让我们有力量有勇气往内扎根,朝外生长,去成为自己和实现自己,就像一颗不为风雨动摇的大树。
记住,只要你愿意,你也可以安全地蓬勃地生长,把生活当做一场充满惊喜的旅程,去享受它;而不是战战兢兢,不敢出发。
从今天起就做出改变吧!培养安全感的最佳时间是3岁前,就是现在。
如果你有心理困扰,欢迎来撩~
抖音|小红书|微博|B站|知乎账号昵称Talktime心理咨询中心
关注我们,每日分享心理学相关小知识,为你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点个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