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揭示宇宙年龄为137亿年 验证大爆炸理论
最近婴儿宇宙这一科学研究再度引起了不少天文爱好者的关注,那么什么是婴儿宇宙呢?宇宙不是无限的,而是有一个时间上的起点,在那个起点时间发生宇宙大爆炸,形成了现在的宇宙,迄今约144亿年,彷如人类发育的婴儿时期,故此得名婴儿宇宙。借助美国宇航局的微波背景辐射探测器,一个国际天文学家小组新获得了婴儿期宇宙迄今最精细的照片。为宇宙大爆炸理论提供了新的依据。根据这张照片,科学家精确地测量出了宇宙的实际年龄大约是137亿年。 这一照片细节如此丰富,以致于一些科学家认为它是近几年来基础科研领域最重要的成果之一。
据报道,这张照片是美宇航局威尔金森微波各向异性探测器头一年观测结果的结晶,通过将其所包含的数据与其他天文观测结果进行比较,天文学家们为宇宙的年龄、组成等找到了更为准确的答案。他们根据新照片得出的测算结果显示,宇宙年龄约为137亿年,这一结果的误差率仅为1%,是到目前为止获得的最高精度;在构成上,宇宙中 可见物质占4%,暗物质比例为23%,剩下的73%全部是暗能量;,从几何结构来看,宇宙是平坦的,并将永远膨胀下去。上述结果使天文学家们倍感欣喜。研究小组成员、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天体物理学家施佩尔格尔认为,这张照片回答了过去20年来驱动宇宙学研究的一些最重要问题,包括宇宙中到底有多少原子以及宇宙年龄究竟有多大等。
这些结果也为验证大爆炸等宇宙学基本理论提供了更准确、更有力的支撑。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巴卡尔说,在哲学意义上,它们标志着宇宙学研究由不确定进入了确定阶段。
除了验证现有理论外,科学家们从这张照片中还获得了一些令人意外的发现,比如说宇宙中第一批恒星可能在大爆炸后2亿年就开始发出光芒,比此前所认为的要早几亿年。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泰格马克指出,类似的观测结果将是未来5年中所有宇宙学研究的基石。耗资1.45亿美元的威尔金森微波各向异性探测器2001年6月进入太空,运行轨道位于距地球约160万公里的第二拉格朗日点附近,主要用于观测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按计划它的使命还将继续3年。微波背景辐射是导致宇宙诞生的大爆炸留下的余烬,早先的研究发现,微波背景辐射中存在着细微的温度波动,这些波动中保存着大爆炸后约38万年时宇宙的原始结构,现今宇宙中的星系等正是在这些结构基础上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