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147件细思极恐:这些设定细思极恐
不相信亲情、友情、爱情的西游
打开了孩子的视野
扼住了成人的咽喉
如果把文学史比作一个擂台
四大名著是名副其实的巅峰强者
如果再加上的网络人气投票
那西游记绝对会以超高的知名度
和跨越几个年龄纬度的支持率
秒杀众多参赛对手
就像喵星人的童年
伴随着毛线球和沙丁鱼
大部分国人的童年绝对离不开
唠叨的唐僧和暴躁的大圣
这个贯穿了无数国人童年的霸权系列
并没有随着时间而徐徐落幕
反而总能唤醒大众的G点
01唐僧
挑剔的观众姥爷们
逐渐不满足于常规的设定
西游记也开始在被玩坏的边缘试探
光是唐僧一个形象的解读
就足够串起一场大戏
比如刚开始看西游记的时候
认为唐僧只会天天喊救命的窝囊废
长大后接触到了西游题材的改编
认为唐僧是终日话痨的嘴强王者
步入了社会也有了新的感慨
开始意识到唐僧身为领导的艰辛和不易
后来开始擅自赋予一些奇怪的设定
唐僧也有了自己的爱恨情仇
再往后不能满足于唐僧的战五渣设定
唐僧甚至有了自己的战斗系统
02求取
随着主流文化的不断更新
唐僧的经典形象也一变再变
虽然只是西游题材改编一个小小的缩影
但也反应出西游题材散发的无穷魅力
正如唐僧的解读一样精彩
人们也慢慢发现西游取经的表面故事背后
竟然有着如此庞大又复杂的内核
西游求取真经的路是仿佛是一个大型秀场
有带着傲气刚步入社会的新人悟空
有被磨平棱角甘于基层的老人沙僧
有抱怨体制不公消极怠工的八戒
还有团队精神领袖扮猪吃虎的唐僧
但仔细一想
悟空当了多年猴群领袖真的不懂团队吗?
沙僧和八戒受体制影响真的有那么大吗?
唐僧遇到悟空前已经轮回了好几世
他真的是只是在等待悟空吗?
好像也不是很能说得通
当容易被忽视的桥段和设定变得细思极恐
再读西游时已经散去了儿时欢乐
不由自主把情节加上主观色彩
代入到现实的工作生活
然后猛然发现
西游记是伴随着孩子长大的神话
也是成年人社会游戏的修罗场
03真经
也许你还记得唐僧的家乡是东土大唐
但却忘了死于非命唐僧的两个从者
一开篇就被剖腹剜心,剁碎其尸
待妖怪酒足饭饱太白金星才姗姗来迟
称唐僧本性元明所以吃不得
其中言下之意过于明显
作者用最开篇的血腥就告知读者观众
西游记里的正果终究不是修来的
被指定的才能成为神佛
心中有佛的人不配取得真经
心中无佛的猪反倒成了佛坛使者
也许你会开始怀疑八戒嘴里的爱情
但吴承恩没告诉你的是
西游里的嫦娥只是天庭歌女的统称
天蓬元帅调戏的女性并非艳绝天宫
吴承恩妙用嫦娥美貌来夸大观者感受
讽刺了生而为人的种种不公平
所以说
猪八戒在下界的种种表现并不奇怪
一个人退化成了野兽也终将成为野兽
野兽的行径却可以被社会包容
如果一个畜生犯了错如果可以补过
西天之行也可以一错再错
04背后
正值年少才读水浒
老了方可读懂三国
读懂西游故事设定的背后
往往是看惯了劫难
也求不得真经
西游的故事轰轰烈烈华丽壮观
每次读完都会有些黯然
那些不相信爱情、友情、亲情的桥段
我们也整理好放在下方供大家观看
这背后的故事终究属于背后
庞大的叹息又该怎样拿到台前?
其实到了现在,西游已经不仅仅是一本名著,一个题材,一篇神话或是一个知名IP,西游形成了一种文化,让不同年龄段的男女老少都能从中解读出不同的味道。
那属于你的西游是什么样呢?
是看到了更多细思极恐的细节?
还是想通了儿时没理解的桥段?
欢迎在评论区说出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