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云南抚仙湖宝藏之谜
奇事网文章要介绍“云南抚仙湖宝藏之谜(图)【图文】”,内容是奇事网小编在网络上精心整理的,在这里与大家分享。
抚仙湖,中国最大的深水型淡水湖泊,珠江源头第一大湖,属南盘江水系,位于云南省玉溪市澄江、江川、华宁三县间,距昆明60多公里。抚仙湖是一个南北向的断层溶蚀湖泊,形如倒置葫芦状,两端大、中间小,北部宽而深,南部窄而浅,中呈喉扼形。湖面海拔高度为1722.5米,湖面积216.6平方公里,湖容积为206.2亿立方米,湖水平均深度为95.2米,最深处有158.9米,湖容量达206.2亿立方米,相当于12个滇池的水量,6倍的洱海水量,太湖的4.5倍,占云南九大高原湖泊总蓄水量的72.8%,占全国淡水湖泊蓄水量的9.16%。
如果说湖泊是大地的眼睛,那么抚仙湖这只眼睛的美丽、妩媚、纯净则使它格外具有夺人心魄的魅力。很多游览过抚仙湖的外地人常用“处女湖”、“情人湖”来赞美她,本地人则用“母亲湖”来表达对她的尊崇。她不澄江自然、气候、大地物产、生活意义上的灵魂,也是周边县区的灵气所在。
抚仙湖位于云南省玉溪市澄江、江川、华宁三县间,距昆明60多公里,湖面积216.6平方公里,为云南省第三大湖。抚仙湖湖容量达189亿立方米,相当于12个滇池的水量、6个洱海的水量,最深处为155米,平均水深为87米,是云南省第一深水湖泊。除东北长白山天池外,抚仙湖又是我国已知的第二深水湖泊。
抚仙湖一直让世人感到异常神秘,这种神秘让人们联想到了宝藏。在澄江和江川,盛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古时抚仙湖的所在是一个很大的坝子,坝子里有一个繁华的城池,一场大水淹没了这个坝子,热闹非凡的城池从此沉入水底,所有值钱的东西也一起沉入了水底。
历史上的抚仙湖地区的确经常出现类似传说中的“沉湖事件”,不过起因被说成是地震。关于这一点,《江川县志》中有许多记载,如“明洪武十年,江川地震,明星湾子沟有独家村,因地震陷落入湖”;“清乾隆十七年江川地震,秦家山抚仙湖湖边田地荡入湖中甚多,而最多者二十三户”;“抚仙湖滨有村日冯家湾,其村关圣宫门首原有石埂一路,所以防波浪之淘田禾。民国十三年四月十二日午时,石埂间忽响,声大震,冲出黄烟一堵,向湖之东南而去。农人群往视之,石埂连田陷于湖内,旁边陷大坑。”
那么,是不是历史上真的有一座繁盛的城市,在一次大地震中莫名其妙地消失,使桑田变成了沧海?更多的人相信,既然整个国家都沉入了湖底,那么水下必然有无尽的宝藏,是这样吗?
神秘的抚仙湖
人们的怀疑不是没有根据的,千百年来,抚仙湖的确处处透着神秘,许多神秘事件都是信史的记载,不由得人们不信,可是又无法用科学来解释。《江川县志》就有一段非常详实也非常生动的记载“清咸丰九年六月,一日早起,忽有飓风吹荡,继而波涛山立,声鸣雷响,殆有天翻地覆之势,远近惊讶,莫名所以。约一时许,则又风平浪息,海面如镜。少间,则见尖山对面抚仙湖深处有马二匹,灰色而黑鬃尾,由海中窜出,蹄波不濡,双双驰骋至孤山将抵麓,忽而又踅头窜回,如是者三次,仍由原处而没。至翌日、三日,亦复如是。远近与滨湖村落之人均见之。尖山驻军并将此事分头通报。”
当时回民起义攻占了澄江府城,正欲打通南路,与滇南回民起义军势力连成一片,准备进攻江川。江川当局认为抚仙湖中海马出现,兆“马到成功”之意,江川地方团练首领即率部进驻尖山,认为有吉兆,定能旗开得胜,因而麻痹大意,中了回民义军的计策,以致全军覆灭。
抚仙湖中有“海马”,被人们说得有鼻子有眼睛,时间、地点、人证俱在,这种状如海马的动物,湖畔不少农民都见到过。据说抚仙湖水位很低的时候,在很浅的地方露出的石板上,可以看到直径8~15厘米的孔洞,形状酷似马蹄印,人们推测这就是海马的脚印。可是,这种“海马”到底是一种什么动物呢?至今没有合理的解释。
再说1991年10月24日,即旧历九月十七,正好是“霜降”日,抚仙湖畔海口村张玉祥等人驾着小船到湖里捕鱼。到了次日凌晨一时左右,一阵狂风,大雾弥漫,天昏地暗,渔船剧烈颠簸。众人十分惊诧,也很恐惧,突然,湖中冒出一个发光的大圆盘,这圆盘升出水面后,在空中飞快旋转,像个光环,十分醒目耀眼。过了一会,这个光环一下就消失得无影元踪。由于大雾笼罩,人们也辨不出光环失踪的方向。奇怪的是,风暴之前他们的渔船明明在抚仙湖中,离岸很远,而当大雾散尽时,渔船已经安然停靠在岸边。众人面面相觑,犹如做了一场梦,醒来就到了湖边。这个由湖中升起的光环,到底是什么?他们的船为何突然神不知鬼不觉的就由湖中到了湖边?
,抚仙湖还是航空禁区。抗日战争时期,一架国民党的飞机在执行任务后返回昆明呈贡飞机场时,飞机驾驶员明明已经看到机场跑道,并且和机场地面取得联系,可是飞机却偏离航向,鬼使神差地撞到了抚仙湖畔的老虎山上,驾驶员来不及采取任何措施便机毁人亡。上世纪80年代初,我军一架军用飞机飞临抚仙湖上空时,仪表突然失灵,飞机失控,坠落湖中。这两起飞机坠毁事件是何原因,至今没有弄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