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二战期间的幽灵潜艇之谜
奇事网文章要介绍“二战期间的幽灵潜艇之谜【图文】”,内容是奇事网小编在网络上精心整理的,在这里与大家分享。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后期, 日本联合舰队和美国航空母舰“小鹰号”, 数度遭到一艘神秘潜艇的跟踪。但一当他们发现并准备采取行动时, 这艘潜艇又消失得杳无踪迹了。在太平洋战争中, 日、美双方海军激烈鏖战之时, 神秘潜艇也曾几次出现。但它并未卷入战事, 而是对落水的双方水兵采取救援行动, 颇有国际红十字会之风。这艘潜艇的速度和反应, 是当时所有船只都难以比拟的。, 美国海军称之为“幽灵潜艇”。
待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美国海军即动用太平洋舰队的全部潜艇, 在南太平洋水域四次搜寻“幽灵潜艇”。前苏联海军也闻风而动, 派出大量潜艇在太平洋、大西洋细细搜索。
搜寻历时一年, 却无结果, 可是美、苏两国海军却为此付出巨大代价: 他们各有两艘与三艘先进的潜艇 失踪。
到了60 年代末,“幽灵潜艇”又频频出现在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广大水域, 跟踪美、苏舰队。一次, 美国“企业号”核动力航空母舰, 在南太平洋发现被跟踪,正待作出反应之际, 对方悄然失踪了。“ 企业号”派出数架反潜直升飞机到处捕捉, 终空手而归。
前苏联舰队也遇到同样情况。这样, 美、苏双方便都怀疑是对方侦察潜艇。但其动作如此敏捷, 则又令双方咋舌和不服气。六七十年代, 美苏两国在海军潜艇上的研制与扩充比赛, “幽灵潜艇”起了很大作用。
1990 年, 在瑞典和“北约”海军举行的一次海上军事联合演习中, “幽灵潜艇”竟大大咧咧地招摇过市,引来了一场大围。10 多艘潜艇与巡洋舰在开恩克斯纳海湾排成梳篦阵势, 炮弹、深水炸弹与鱼雷将这里变成一片喧嚣的战场??最终却是“北约”海军等一方扫兴而归。“幽灵潜艇”将他们痛快地耍了一回。
过了一年, “ 北约”海军又在比斯开湾举行演习。
这时, “幽灵潜艇”又目中无人地出现在“北约”视野。
可是, 令“北约”指挥人员奇怪的是: 他们所有军舰上的无线电通讯、雷达、声纳仪等全部失灵。待到“幽灵潜艇”消失后, 一切才恢复正常。这令“ 北约”干着急, 有劲使不出。当“幽灵潜艇”消失后, “北约”海军还试着向消失的方向发射了几枚“杀手”鱼雷———这是当时最为先进的鱼雷, 能自动追击目标, 百发百中———可是一出膛却向海底来了个90 度的“倒栽葱”。看来, “幽灵潜艇”仍在附近制约着“北约”海军, 捆绑着它的手脚。
于是, “北约”军事研究人员提出一个猜想: “幽灵潜艇”乃是外星人派到地球的不速之客。
“幽灵潜艇”似乎有几种类型。通常看见的那种类型同美国核动力潜艇外貌相似, 只是要精巧些。,1992 年, 法国潜水专家拉马斯克在加勒比海的水下探险时, 发现一座圆体的周身晶亮的银灰色建筑物。它飞快地旋转运行, 同拉马斯克擦肩而过, 却悄无声息, 连波浪也未掀起。这大概是“幽灵潜艇”的又一种类型吧!
“幽灵潜艇”在地球的水域里有无基地呢? 按常理是该有的。那么, 这基地又在哪里呢? 有人说, 是在百慕大三角区接近巴哈马群岛的海底下。
1985 年, 美国水下探险家在巴哈马群岛附近水下1000 米深处, 发现一座庞大的水下建筑, 里面似有机器在轰鸣。
1993 年7 月, 美、法两国专家调查队在这一片水域, 发现一座巨大的海底金字塔。塔的底边长300 米,高约200 米, 塔尖距离海面100 米。金字塔上还有两个巨大的洞, 水流以惊人的速度奔流出入, 使这一带海面雾气腾腾, 波诡云谲。, 有不少人说, 作为“魔鬼三角”的百慕大, 之所以有许多飞机、船只在此丧命,海底金字塔应难辞其咎。
研究“幽灵潜艇”的人则说, 海底金字塔正是“幽灵潜艇”的最佳基地。那上面的两个巨大的水洞, 是“幽灵潜艇”出入的所在。
俄罗斯的一些研究者认为, 仅从“幽灵潜艇”及其基地来看, 其拥有者的智慧便高出地球人许多。何况“幽灵潜艇”并未攻击过人类, 而是人类不断地攻击过它, 但它也从不还击人类。这说明驾驶“幽灵潜艇”者的道德文明, 也远高出于人类。
据前苏联军方的档案资料, 在北极地区内, “幽灵潜艇”时常与“不明飞行物”———飞碟( UFO) 配合行动, 海空呼应。60 年代末, 在前苏联北极圈内的科拉半岛附近的海域, 发现有1 艘“幽灵潜艇” 被冰层封冻住。前苏军的所有仪器突然失灵, 飞碟自由自在地降落下来, 就在这个时候, 飞碟赶来了。飞向“幽灵潜艇”,帮助破冰开路, 使“幽灵潜艇”获得解脱。
这一情景, 终使前苏军有所醒悟: “ 幽灵潜艇”乃外星人的杰作, 并非美国入侵者。鉴于“幽灵潜艇”从不犯人的道德水准, 美国海军情报局的亨利·罗德上校认为, 美国和前苏联等国因追踪“幽灵潜艇”以及因航行百慕大海区而失踪的舰船、飞机以及上面的人员, 不过是当了外星人的俘虏而已, 他们总有一天会平安回来的。
研究者还指出, 外星人来到地球后, 大致分作两类: 一类在地面活动, 一类在水下活动。或许他们在外星上本来就分作这两类人吧? 水下外星人建造了“幽灵潜艇” ( 或者是他们从外星携带来的吧?) , 又以百慕大三角海区水下金字塔为基地进行活动。所以, 自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 各大洋, 特别是太平洋与大西洋, 不时会传来“不明航海物”———“幽灵潜艇”的报告。
又有一些研究者认为, 在大洋深处, 长期以来就一直生活着一支具有高度文明、高度智慧的生物。它们不是外星人, 而是地球人的最亲密的邻居, 也可以说是地球人的一种类型。它们既能在“ 空气的海洋”里生存,又能在“海洋的空气”里生存。而百慕大三角的大金字塔, 不过是他们在海中建造的发电用的电磁网络。持这种观点的研究者还强调: 人类起源于海洋, 现代人类的许多习惯以及器官明显地保留着这方面的印痕。如喜食盐, 身上无毛, 会游水, 爱吃鱼腥等。这些特征, 是陆地上的哺乳动物所不具备的。当人类进化时, 很可能分作陆上、水下两支。上岸的就是人类, 水下的则被称作“海妖”。而“海妖”却造出了人类不能造出的“幽灵潜艇”。
研究者还认为, 要全面揭开百慕大三角与“幽灵潜艇”之谜, 只有等到人类与“海妖”的科学文明或道德文明相接近、相沟通时方可。可是这一天要等到多久呢? 需知人类在进步, “海妖”也在进步啊! 说不定进步的速度还要快于人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