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缅甸蟒蛇入侵美国导致物种灭绝
奇事网文章要介绍“缅甸蟒蛇入侵美国导致物种灭绝(图)【图文】”,内容是奇事网小编在网络上精心整理的,在这里与大家分享。
缅甸蟒蛇,也有人称缅甸岩蟒,又叫南蛇、琴蛇、双带蚺。是蛇亚目蟒科蟒属印度蟒的亚种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巨型的六种蛇类之一。
缅甸蟒蛇是东南亚地区的本土品种,多居于热带雨林里。在一些接近水源的地方较容易接触到它们,有时也会出没于树木上。缅甸蟒以体型巨大著称,在亚洲缅甸蟒是第二大蛇,仅次于网纹蟒,缅甸蟒身长最高可达7米,体重可达91公斤。大部分的个体多在五米以内。缅甸蟒毕生会不断成长,而且雌性的缅甸蟒比雄性更为巨大。头较躯体小,无毒。吻端扁平,有3对唇窝(热感应器官)。体棕褐色,头背有棕色箭头状斑,背面黄色,满布不规则棕色云状大斑,腹部白色。泄殖腔两侧有一对退化的爪状残肢。
美国研究报告指出,过去10年,整个南佛罗里达州,兔子、浣熊、山猫和狐狸等动物以极惊人的速度消失,而罪魁祸首就是外来入侵的缅甸蟒蛇。
《国家科学院学报》刊出的报告说,这种原产于东南亚的巨大蛇类,已吞噬所有种类的野生动物,导致常见动物数量“严重减少”。
美国正式禁止进口缅甸蛇,但研究指出,它们早已对佛州大沼泽地带的生态系统造成巨大损害及未来未知的影响。此研究是以在公路沿线计算不论死活动物数据作为基础。
从1993到1999年,蛇类入侵南佛罗里达州建立种群前,浣熊、负鼠和兔子是最常见遭汽车撞死或压死而倒在路边的动物。
北卡罗来纳州戴维森学院的道卡萨和美国鱼类和野生动物保护局及国家公园服务处共同撰写的这份报告指出,自2003至2011年,调查发现,浣熊减少99.3%,负鼠减少98.9%,已看不到任何兔子或狐狸。而白尾鹿减少94.1%,山猫减少87.5%。
在此期间,每年清除掉的缅甸蟒蛇由原来不到50 条增加到现在每年约300到40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