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ufo >

揭秘巫师借助河豚毒素让人变成僵尸

ufo 2023-12-06 19:37www.178767.comufo事件

奇事网文章要介绍“巫师借助河豚毒素让人变成僵尸【图文】”,内容是奇事网小编在网络上精心整理的,在这里与大家分享。

传说在位于加勒比海的海地有一种巫毒教,该教的巫师能用世上最毒的东西对人施行妖术,让人变为“僵尸”。凡被施行妖术的人,外表看上去像死了一样,一些生命体征消失,甚至连一些富有经验的医生都觉察不出来,但他的神志是清醒的,成了名符其实的“活死人”。真的有这一妖术吗?

死而复生 的僵尸

1982 年,美国哈佛大学人类植物学专业的韦德 · 截维斯博士对一名叫克拉韦尔斯 · 纳西斯的海地人的奇怪经历进行了调查。据纳西斯回忆说, 1962 年某一天,他清楚地记褥自己被宣判死亡,并被放进棺材中埋葬了,随后又被挖出来挨了一顿打,被迫成了一名巫毒教”臼尸之主”的奴隶,和他在一起的还有与他一样的其他”住尸”。两年后,‘任尸之主‘被杀,纳西斯和其他”住尸’才褥以逃脱。纳西斯说他是被哥哥拿去与巫师交换土地而成为”住尸”的。因害怕哥哥的报复,进脱后 16 年来,他一直徘徊在外不敢回家。直到得知哥哥已死后,他才回到了从小长大的村庄,并向亲人和乡亲们讲述了他”死’之前经过的一些事,以获得他们的信任。纳西斯声称,之所以记得这些事情并能讲述出来,是因为他当时只是被麻礴了,并不是人们所认为的那样已死了。

旅维斯博士通过调查得出这样的结论巫毒教的巫师使用一种有毒粉末来制造“诬尸”。这种“沮尸粉末”主要取自一些动物,如河豚。巫师先将受害者的皮肤划破或擦伤,再把“僵尸粉末”直接导入血液。戴维斯还发现,被施行巫术变成“任尸”的人都是一些被认为做错了事的人,这样做是对他们的惩罚。

罪魁祸首—河豚毒素

纳西斯的经历太离奇了,也许你不会相信,但下面的事件是真实的。

1979 年 7 月,美国俄勒冈州的一名 29 岁大学生突然在一次聚会上昏倒,不久后死亡。尸体解剖时,法医在他胃内发现有蛛娜的表皮碎片。很显然,死者曾冒险吞食过这种两栖动物。两年前,加利福尼亚南部有三个厨师在食用河豚后发生休克。他们食用的河豚肉只有 7 一40 克。若不是被及时送往当地的医院,他们早就一命呜呼了。去年 5 月,洛杉矶两名妇女也因食用河豚而差点丧命。她们中毒后全身麻痹,只能依旅呼吸机维持生命。幸运的是,在重症监护室接受两天治疗后,她们终于康复了。

最近几个月,澳大利亚已有数人被蓝环章鱼咬伤后致死。蓝环章鱼是一种小型章鱼,身体呈现美丽蓝色环状条纹,却带有剧毒,咬伤后只孺 20 分钟就能置人于死地。

所有中毒事件都有一个共同点,即都是由河豚毒素引起的。河豚毒素是科学家迄今发现的最强的毒素,它的毒性是南亚多条纹毒蛇的 10 倍,是黑色毒蜘蛛毒液的 10 一 10 创涪,是氮化物的好几十倍。仅仅 1 毫克便足以杀死一个成年人,如果更少 t ,则会导致人的生命体征完全消失,但不会损害人的大脑意识。这样,中毒者就变成了“活死人” -有灵魂的“僵尸”。

在日本,河豚肉是公认的一道美味佳肴,由专门厨师精心烹制而成的河豚肉每份可卖到400 美元。河豚在繁殖期间毒性遥大,但那时它们的味道也级鲜。可怕的是河豚体内所含毒素不会因加热而减弱或消失。,不管烹调过程多么小心,河豚肉还是含有剧毒。每年都有100—200人因食河豚肉中毒,其中一半人经治疗无效而死亡,现在还没有找到这种毒物的解毒剂。

河豚毒素不但毒性强,而且作用时间也快。一般进食后5—30分钟内会出现中毒症状。加利福尼亚一名男子在进食后仅3分钟就出现不适,此时他正在咬第三口。在中毒的初期,中毒者脸色苍白,突感头晕、无力,嘴唇、舌、咽喉处有刺痛感,随后体温迅速下降,血压急剧降低。时常伴有肌肉痉挛,唾液过量分泌,并可能丧失说话能力。随后,呼吸受到抑制。深度中毒时,中毒者脸色青紫,全身陷于完全麻痹状态,眼球固定,瞳孔散大,目光呆滞,丧失运动和说话能力。即使经验丰富的医生都无法观察到中毒者明显的生命体征,他们看上去就像死了一样。如果是深度中毒,中毒者很快就会抽搐和呼吸衰竭,6—24小时内死亡。 著名的生物毒性研究专家哈尔斯特德描述中毒者“就像一只冬眠的熊。他说,尽管中毒者仍有最低限度的呼吸和心跳,但大脑因缺氧在几秒钟后就会遭受损伤。在这个过程中,病人的呼吸和心跳急剧降低,即使用精密的仪器也难测得到。令人惊讶的是,中河豚毒素较浅的人通常在死亡前头脑是清醒的。这是因为毒素不能进入脑内,它只损害周围神经的缘故。哈尔斯特德曾在<世界上最毒海洋生物>一书中写道人们将一位河豚中毒。死者”送进了火化炉,可悲的是不知他还活着。

河豚毒素主要分布在河豚的卵巢、肝脏、皮肤以及其他一些组织里。近几十年来,科学家发现在一些非河豚科的动物体内也含有河豚毒素,它大量分布于海洋生物体内,如箭鱼、太阳鱼、扳机鱼等。在日本和亚洲大陆附近的海洋里,海星、马蹄螃蟹,以及扁虫体内也含有河豚毒素。有人甚至从一种海藻中也提炼出了河豚毒素。在陆地上,一些蟾蜍和蝾螈也含有河豚毒素,其中毒性最强的是生长在美国西海岸的蝾螈。一只成年的糙皮蝾螈体内所含的毒素足以毒死数个成年人。

追根溯源

多年来,科学家一直探究这种致命的神奇物质的来源。按理说,那些不同种类的生物在其独立进化的过程中不可能生成完全相同的毒素,因为这些生物不可能起源于某一个远古的普通物种。如果是这样的话,含河豚毒素的生物分布应广泛得多。那么河豚毒素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呢?早在20世纪30年代,一位实验胚胎学家发现,蝾螈的卵和胚胎里存在有一种很强的毒素。若把蝾螈的胚胎组织移植到火蜥蜴里,后者将出现麻痹,不过几天后就会完全恢复。1963年,斯坦福大学一教授从蝾螈中分离出这种毒素,并将其命名为塔利卡毒素,后来证明它与河豚毒素是同一物质。1978年,蓝环章鱼毒素的主要成分也被证明是河豚毒素。

1981年,日本科学家发现人工饲养的河豚没有毒性。也有人发现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斑色青蛙上,这表明生物所含河豚毒素具有地理和个体上的差异。科学家还发现不仅蟹类和鱼类的体内存在有河豚毒素,它们的食物藻类和黏附在藻类上的细菌均带有河豚毒素。这一发现使科学家受到启示一一河豚毒素是由细菌合成的,它才是真正的来源。研究的结果证实了这一点。

为什么细菌会合成毒性如此之强的物质呢?原理还不清楚,但仍可以从植物的生长竞争中得到启示。某些植物为了取得生长优势就沿它的根释放出毒素,以阻止周围植物侵入它根部占据的土地。同样的道理,细菌也会用释放毒素的方式来驱赶与它抢夺食物的其他微生物。而一些生物为了自身的利益,它们会与这种细菌处在共生关系。这种共生关系显然能为双方带来好处。细菌找到了生存和繁殖场所,而宿主则用细菌合成的毒素捕获食物或自我防御。蓝环章鱼便是用河豚毒素捕获食物的。蝾螈当遭遇袭击时,会拱起它黝黑的背部,露出艳丽的红橙色的腹部,随时准备释放出毒素。而动作迟缓、体形笨重的河豚也正因为拥有致命的毒素才能逃脱肉食动物的捕获。

经过长期的进化,有很多种动物都与产生河豚毒素的细菌建立了共生关系。生物总是机会主义者,它们想尽办法利用环境来满足自身的需要。有人认为毒素的进化与相应的共生关系的演化可能是同步进行的。这像开花的植物与为之传播花粉的昆虫、鸟类的进化是息息相关的一样。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78767.com 奇事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