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闪点悖论穿越回到过去,矛盾结论的产生
奇事网文章要介绍“闪点悖论穿越回到过去,矛盾结论的产生【图文】”,内容是奇事网小编在网络上精心整理的,在这里与大家分享。
相信很多朋友在生活中也不止一次的讨论过“穿越”这个词,甚至很多朋友表示如果自己能够回到过去,一定会改变很多历史,让自己后悔的事情不在后悔。而2013年上映的《正义联盟闪点悖论》,也正是利用了这种心态,制作出了一个类似穿越的科幻电影,讲述了闪电侠的敌人逆闪电从未来利用闪电的能力穿越过来,此时因为闪电侠改变了历史,救了母亲,而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的故事。那么实际生活中的“闪点悖论”是不是存在呢?
悖论是什么悖论,亦作吊诡或诡局(在有些场合“佯谬”是悖论的别名),是指一种导致矛盾的命题。悖论的英文paradox一词,来自希腊语“para+dokein”,意思是“多想一想”。 如果承认它是真的,经过一系列正确的推理,却又得出它是假的;如果承认它是假的,经过一系列正确的推理,却又得出它是真的。
古今中外有不少著名的悖论,它们震撼了逻辑和数学的基础,激发了人们求知和精密的思考,吸引了古往今来许多思想家和爱好者的注意力。解决悖论难题需要创造性的思考,悖论的解决又往往可以给人带来全新的观念。
闪点悖论是什么“闪点悖论”又称时间悖论最早是在科幻小说中提到的。这个悖论的必要前提是人类可以随心所欲的控制三维空间之后的“第四维”——时间,能够穿梭到过去或将来。
就严肃的物理学理论而言,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指出,的确存在不违背已知的物理法则改变时间的可能性。但更多的只是一种科学幻想。为了解决“时间悖论”,也有多种假设,比如比较盛行的“平行宇宙”假说,认为我们的这个世界在宇宙中还有许多相似的“克隆世界”。
当某人回到过去时,他就进入了另一个平行世界(即未来因为他的行动已经改变的世界也可能是在主世界造就了其他很多的副世界,而副世界由于在某一刻(可能是你自己回到过去的一瞬间)而出现坍塌从而消失,也可能是维持原来的样子不变,但各个世界的规律和情况可能不会相同。
闪电悖论的案例通过《正义联盟闪点悖论》的电影我们可以发现闪电侠巴里·艾伦一觉醒来,发现整个世界时间线都被改变了,自己不再是闪电侠,没有了超能力,而年幼时去世的母亲居然活生生站在自己面前。不仅如此,正义联盟也从没存在过,世界即将毁灭于神奇女侠带领的亚马逊人和海王手下的亚特兰蒂斯人之间的大战。
巴里找到高谭市的蝙蝠洞,发现那晚在犯罪巷死去的不是韦恩夫妇,而是布鲁斯,布鲁斯的父亲托马斯成为了手段狠辣的蝙蝠侠。在说服了托马斯之后,巴里断定反派逆闪电是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试图恢复自己的能力,修正被改得一塌糊涂的时间线。那么通过这个思维,在实际生活中这种情况又该如何定义呢?
1.祖母悖论
如果一个人真的“返回过去”,并且在其外祖母怀他母亲之前就杀死了自己的外祖母,那么这个跨时间旅行者本人还会不会存在呢?这个问题很明显,如果没有你的外祖母就没有你的母亲,如果没有你的母亲也就没有你,如果没有你,你怎么“返回过去”,并且在其外祖母怀他母亲之前就杀死了自己的外祖母。
2.信息悖论(先知悖论)
你造了一个时间机器,你回到过去,把时间机器的建造图纸给了过去的你,过去的你在他的未来(也就是现在)造了时间机器,回到过去把图纸给了过去的你,既然过去的你的图纸是现在的你给的,时间机器是过去的你在现在造的,那么图纸是什么来的。
3.阿基里斯悖论
公元前5世纪,芝诺发表了著名的阿基里斯悖论他提出让乌龟在阿基里斯前面1000米处开始,并且假定阿基里斯的速度是乌龟的10倍。当比赛开始后,若阿基里斯跑了1000米,设所用的时间为t,此时乌龟便领先他100米;当阿基里斯跑完下一个100米时,他所用的时间为t/10,乌龟仍然前于他10米。当阿基里斯跑完下一个10米时,他所用的时间为t/100,乌龟仍然前于他1米。 芝诺认为,阿基里斯能够继续逼近乌龟,但决不可能追上它。
是否真的有平行宇宙1.什么是“平行宇宙”
通过奇事网以上的介绍我们可以得知,较为盛行的“平行宇宙”似乎是闪电悖论最好的解释。而平行宇宙(parallel universes)是指多元宇宙中所包含的各个宇宙。多元宇宙是一个理论上的无限可能存在的宇宙集合,包括了一切存在和可能存在的事物所有的空间、时间、物质、能量以及描述它们的物理法则和物理常数。
2.可以通过平行宇宙回到过去吗
了解时间对于物理学来说,是其中一个最大的开放性问题,历史之中哲学家们一直以来也备感困惑。时间是什么?为什么它有方向?这个概念被定义为"时间之矢"(arro of time),通常直指时间的不对称性,虽然宇宙中大多数的定律是绝对地对称。
这个问题现在有了更进一步具可能性的解释。加州理工学院物理学家Sean Carroll以及麻省理工学院宇宙学家Alan Guth做了一个模拟实验,发现时间箭头可以自然地来自一个完美对称的方程式系统。原文地址http://.yi2./article/201605/13062.html
Carroll和Guth的实验结果尚未发表,但他们终于在《Ne Scientist》中提出讨论。在他们的模拟实验中,包含了大量的粒子在引力之下相互作用,并任意方向的移动。有些粒子自然的聚集在一起,而这个聚集区的熵值低,且之后会在特定的时间方向分开和扩张。而出人意外的是,当你把整个系统镜像化时,熵值仍然在增加,而这也显示出时间的两个方向都是可行的。
多世界应该如何解释“闪点悖论”一词除了我们所熟知的解释方法以外,似乎还存在着平行世界与多世界的相关解释。从20世纪20年代起,许多物理学家都为量子量子力学中,微观粒子的状态用波函数(Wave function)来描述。当微观粒子处于某一状态时,它的力学量(如坐标、动量、角动量、能量等)一般不具有确定的数值,而具有一系列可能值,每个可能值以一定的概率出现(宏观物体处于某一状态时,它的力学量具有确定的数值)。也就是说,微观粒子的运动具有不确定性和概率性。波函数就能描述微观粒子在空间分布的概率。
既然如此那么埃弗雷特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如果波函数没有“塌缩”,则它必定保持线性增加。也就是说,上述实验中电子即使再观测后仍然处在左/右狭缝的叠加状态。埃弗雷特由此进一步提出人们的世界也是叠加的,当电子穿过双缝后,处于叠加态的不仅仅是电子,还包括整个的世界。也就是说,当电子经过双缝后,出现了两个叠加在一起的世界,在其中的一个世界里电子穿过了左边的狭缝,而在另一个世界里,电子则通过了右边的狭缝。
这样波函数就无需“塌缩”,去随机选择左还是右,因为它表现为两个世界的叠加生活在一个世界中的人们发现在他们那里电子通过了左边的狭缝,而在另一个世界中,人们观察到的电子则在右边。以“薛定谔的猫”来说,埃弗雷特指出两只猫都是真实的。有一只活猫,有一只死猫,但它们位于不同的世界中。问题并不在于盒子中的发射性原子是否衰变,而在于它既衰变又不衰变。
,我们可以发现当观测者向盒子里看时,整个世界分裂成它自己的两个版本。也许在这两个世界中我们是一模一样的,再或者一个世界的你,优于现在的你。无论如何,我们暂时也没有任何方式能够证明“平行世界”的存在,完成“闪点悖论”中宏伟而混沌矛盾的梦想。无论如何在“闪点悖论”得到有效的解释和证明之前,不妨好好做自己,也许真的将来有一天你看到过去或者现在的自己,才会感到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