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前沿!全球鲨鱼种最丰富之地:厄瓜多尔加
奇事网网摘要网站奇事网小编据网络最新关于“全球鲨鱼种最丰富之地厄瓜多尔加拉巴哥群岛”报道资料整理发布相关事件细节!
在达尔文岛(新建海洋保护区一部分)双髻鲨随处可见。 PHOTOGRAPH BY ENRIC SALA
水中舞蹈海狮在加拉巴哥群岛的伊莎贝拉岛沿岸水域中追着一群北美异石鲈(Salema fish)。 PHOTOGRAPH BY ENRIC SALA
岩石间藏匿的掠食者花斑裸胸鯙(Fine spotted moray)在加拉巴哥群岛的沃尔夫岛一带数量丰富。 PHOTOGRAPH BY ENRIC SALA
生命的摇篮费尔南迪纳岛附近的红树林是笛鲷(snapper)幼鱼的栖地。 PHOTOGRAPH BY ENRIC SALA
达尔文岛(远景)与达尔文拱门(近景)一带,物种丰富多元。 PHOTOGRAPH BY NEIL GELINAS, NATIONAL GEOGRAPHIC
(奇事网最新报道)据美国国家地理(撰文Brian Clark Hoard 编译郑惟心)厄瓜多尔尔政府为防止过度捕捞、保育海洋生态多样性,在加拉巴哥群岛一带设立新的保护区。
厄瓜多尔加拉巴哥群岛一带的独特海洋生态(也是全球鲨鱼种类最丰富之处),如今受惠于新成立的保护区。
厄瓜多尔总统拉斐尔.科雷亚(Rafael Correa)于3月21日宣布建立海洋保护区,范围涵盖21个散落在这火山群岛的小型保育区,超过47,000平方公里大的地区相当于加拉巴哥群岛周围大约1/3水域。光是新建保护区就有40,000平方公里大,一路向北延伸至加拉巴哥群岛中的达尔文岛(Isla Darin)及沃尔夫岛(Isla Wolf)。
该群岛独特的生物多样性,启发了达尔文演化论,跻身世界遗产。主导《国家地理》原始海洋考察计画的安立克.萨拉(Enric Sala),去年12月进行到该区时表示,97%陆地被列为国家公园保护,周遭水域受到完整保护的比例却不到1%,造成合法与非法捕捞数字逐年增长。
但如今萨拉说「透过保护海洋珍贵地带,厄瓜多尔凸显作为保育先驱的野心。」
在新建保护区与保育地带内,捕鱼不再合法;尽管近来无工业有意出手,采矿或石油探勘同样遭到禁止。
科雷亚在保护区初建时说「加拉巴哥群岛有独一无二的生态与经济价值,厄瓜多尔政府建立海洋保护区,就是希望尽量为后代子孙留下物种丰富的美好世界。」
萨拉说,加拉巴哥群岛海域拥有丰饶的生态体系,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四大海流交会与涌升流所带来的高度养分。以鲨鱼栖息地来说,达尔文岛与沃尔夫岛附近蕴含种类特别多,从双髻鲨到乌翅真鲨都有。
根据厄瓜多尔达尔文研究中心(Charles Darin Research Station)的佩雷欧.萨林那斯(Pelayo Salinas)与伙伴共同发表的新研究报告指出,那儿的鱼类生物量,平均每公顷有15.9公吨。这数值可是哥斯大黎加科科岛国家公园的两倍,而科科岛已是科学界已知鱼类生物量排名第二的区域了。
,非法捕捞业者不仅影响该群岛的生态多样性,也是常把鱼翅卖到亚洲黑市的罪魁祸首。鲨鱼在群岛一带有数量减少的迹象,石斑鱼与海参同样难逃毒手。
萨拉表示,保护自然资源亦即「保障了厄瓜多尔的重要经济来源。」
为证明此论点,国家地理学会原始海洋考察计划与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最新共同研究报告表示,由于潜水业与观光业,加拉巴哥一带的鲨鱼,每只在有生之年身价约人民币3.4千万元;死掉后对渔夫而言却贬值到人民币1,350元。加拉巴哥群岛逾1/3就业机会都来自海洋观光业,每年可望带来人民币11.5亿元的营收。
而且,这块幅员辽阔的保护区可使区外合法捕鱼的渔夫获利。萨拉说「强化禁捕区法律效力,可望造成区域外渔获量大增,进而增加渔夫收入。」基于上述种种情形,设置保护区可谓「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