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前沿!内蒙古巴音戈壁盆地首次发现热河生
奇事网网摘要网站奇事网小编据网络最新关于“内蒙古巴音戈壁盆地发现热河生物群的典型分子”报道资料整理发布相关事件细节!
产于测老庙地区巴音戈壁组上段中部的东方叶肢介(Eosestheria sp.)
产于测老庙地区巴音戈壁组上段中部的昆虫化石
(奇事网最新报道)据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早白垩世,伴随劳亚大陆的解体,在欧亚大陆的东部形成了一个以热河生物群为代表的陆地-淡水生物地理区系。热河生物群中除了带羽毛的恐龙外,还出现了被子植物、鸟类、哺乳动物和大量无脊椎动物等现代生物界的早期类群。该生物群的演化历史可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不同阶段的生物面貌区别比较明显,早期阶段分布局限,中、晚期阶段分布范围迅速扩大。我国冀北、辽西地区是热河生物群的中心分布区,早期热河生物群分布于大北沟组及其相当地层,中期和晚期热河生物群分别见于义县组和九佛堂组以及它们的相当层位。
最近,南京古生物所张海春研究员团队李莎博士等与中国石油大学和香港大学的同行合作,在内蒙古巴音戈壁盆地东部的测老庙坳陷巴音戈壁组中发现了热河生物群的典型分子东方叶肢介(Eosestheria sp.),三尾类蜉蝣(Ephemeropsis trisetalis Eichald, 1864)和长肢裂尾甲(Coptoclava longipoda Ping, 1928)。这些发现表明巴音戈壁组上段中部可与辽宁西部义县组上部和九佛堂组下部进行对比,也支持了陈丕基研究员关于热河生物群分布与扩散的假说热河生物群在中、晚期向西扩散到中国西北和内蒙古中、西部地区。
在巴音戈壁盆地,通过古生物学资料和放射性同位素测年数据的综合分析,发现巴音戈壁组的沉积时间超过3000万年,巴音戈壁组上段含有热河生物群和阜新生物群早期的分子,可能与义县组、九佛堂组和沙海组形成于同一时期,时代为巴雷姆期-早阿尔布期(Barremian-early Albian);巴音戈壁组下段可能与河北北部的土城子组上部、张家口组和大北沟组相当,时代为贝里阿斯期-欧特里夫期(Berriasian-Hauterivian)。该研究表明,巴音戈壁组应提升为巴音戈壁群,可以进一步细分为几个次一级岩石地层单位(组)。,与以前的认识不同,本研究认为银根组跨过下白垩统/上白垩统界线,其时代为晚阿尔布期-早土伦期(late Albian-early Turonian)。
该成果发表于国际古生物学专业期刊Palaeoorld上。本项研究得到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陕核工业集团和香港大学的联合资助。
论文相关信息Li, S., Zheng, D.R., Zhang, Q., Liao, H.Y., Wang, H., Wang, B., Wang J., Lu, H.B., Chang, S.C., Zhang, H.C., 2016. Discovery of the Jehol Biota from the Celaomiao region and discussion of the Loer Cretaceous of the Bayingebi Basin, northestern China. Palaeoorld, 25: 7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