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十四名词解释(开明专制名词解释)

娱乐八卦 2023-11-05 17:49www.178767.com娱乐八卦

开明专制(英语enlightened despotism,又译启蒙专制),也称为开明绝对主义(英语enlightened absolutism),或仁慈的专制主义(英语benevolent despotism),是专制主义或绝对君主制的一种形式,由欧洲启蒙运动思想家所提倡。在思想上否定君权神授,认为人民应该服从君王命令或法律而并非君王本身。代表人物有普鲁士王国国王腓特烈二世、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约瑟夫二世和俄罗斯帝国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等。
开明专制的思潮在法国路易十四时代兴起。这个思想主要是由弗朗索瓦·魁奈为首的重农学派学者,以及孟德斯鸠所推动,因而兴盛。开明专制(英语enlightened despotism)这个名词的最早起源,并没有明确的说法。Baron Grimm的著作是目前已知最早提到开明专制君主(英语enlightened depot)这个名词的人。他了弗朗索瓦·魁奈在《中国专制主义》(法语Le Despotisme de la Chine)的说法,认为一个理想的君主(depot)必须是正义而且不停自我策励的。
1767年,Paul-Pierre Le Mercier de la Rivière在他的著作《自然的秩序与社会政治的基础》(法语L’ordre naturel et essential des sociétés politiques)中提到,以世袭专制及法律(法语despote patrimonial et légal)来进行统治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他的著作成为开明专制的理论基础之一。在18世纪下半,许多作家开始采用开明专制(英语enlightened despotism)或开明专制君主(英语enlightened depot)来形容这个理想中的专制体制。
19世纪之后的历史学者,开始使用开明绝对主义(enlightened absolutism)来称呼这个政体。最早提出这个名词以及推动这个观念的是德国学者Wilhelm Roscher。他将宗教改革至三十年战争这段时期的西欧,称为封闭的绝对主义(confessional absolutism),以西班牙菲利普二世为代表。1648年之后,称为典雅的绝对主义(courtly absolutism),以法国路易十四为代表。而十八世纪的启蒙运动君主称为开明的绝对主义(enlightened absolutism)。

路易十四执政时把国王的权力发展到了顶峰。在政治上他崇尚王权至上,“朕即国家”,并且用“君权神授”来为王权至上制造理论依据。“朕即国家”的含义有三层
皇帝拥有这个国家,皇帝是国家范围内一切财产和权力的最终拥有者,尽管臣民的财产可以买卖,但臣民的财产处分权仅来自皇权的默认和授予,皇帝只要愿意可以任何方式剥夺臣民这一权利,宰相及官僚系统的权力都来自于皇权的授予。
皇帝代表这个国家,皇帝是整个国家的象征,皇帝的形象代表国家的形象,皇帝的意志代表国家的意志。
皇帝的家族之命运即国家之命运,皇家灭亡即国家灭亡,皇家富有即国家富有,臣民必须承担保证皇家永远兴旺的义务。

三一律
three unities
三一律是戏剧结构理论之一,一种关于戏剧结构的规则。先由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戏剧理论家提出,后由法国古典主义戏剧家确定和推行。
三一律规定剧本创作必须遵守时间、地点和行动的一致,即一部剧本只允许写单一的故事情节,戏剧行动必须发生在一天之内和一个地点。法国古典主义戏剧理论家布瓦洛把它解释为“要用一地、一天内完成的一个故事从开头直到末尾维持着舞台充实。”
三一律是从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引申出来的。在《诗学》中,亚里士多德论述了戏剧行动的一致性,认为戏剧“所模仿的就只限于一个完整的行动”,但并不排斥使用次要的情节。他也提到“悲剧力图以太阳的一周为限”,但这只是指演出时间的长度。
16世纪,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被阐发、曲解。意大利理论家基拉尔底·钦提奥在1545年提出“太阳运行一周”指的是剧情的时间。其后,洛德维加·卡斯特尔维屈罗在注释《诗学》时又进一步阐述了剧情时间与演出时间必须一致的观点,并认为戏剧“必须真正限于一个单一的地点”。,戏剧行动的一致性也被加上了排斥次要情节、只能有一条情节线的限制。
17世纪,三一律被法国古典主义戏剧家当作不可违反的规定而极力推行,并在欧洲剧坛长期占据统治地位。18世纪以后,随着浪漫主义戏剧的兴起,三一律不断受到戏剧家的抨击,逐渐被冲破。
三一律作为古典主义戏剧的一条固定法则,对剧本创作是一种严重的束缚,它最终被打破是势在必然。不过,作为戏剧结构的一种形式,它可以使剧本结构更趋集中、严谨,一些剧作家运用它曾写出成功之作。又称三整一律,意指一出戏只能表现单一的行动,情节只能在一天之内和一个地点展开。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曾指明悲剧“所模仿的就只限于一个完整的行动”,指出一出戏的演出时间应“以太阳的一周为限”。在16世纪,意大利理论家C.G.基拉尔底•钦提奥把“太阳运行一周”解释为剧情的时间限度,L.卡斯特尔维特罗又进一步规定一出戏“必须真正限定一个单一的地点”。在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戏剧理论家(-D).N.布瓦洛把三一律总括为“要用一地、一天内完成的一个故事从开头直到末尾维持着舞台充实”,并以此作为不能违背的结构法规。把三一律作为一种戏剧结构的方式,有助于使剧本的结构集中、严谨,运用这种结构方式也造就了不少成功的剧作。,把它作为一种法规,对戏剧创作则是严重的束缚。所以18世纪以后,特别是浪漫主义剧作家,一再攻击这一法规,其创作实践也已突破了这一法规。
“三一律“是古典主义戏剧的艺术法则,要求戏剧创作在时间、地点和情节三者之间保持一致性,即要求一出戏所叙述的故事发生在一天(一昼夜)之内,地点在一个场景,情节服从于一个主题。莫里哀的喜剧《伪君子》就是按“三一律“写成的,全剧五幕,单线发展,情节发生在一个地点,即奥尔恭的家里;所描写的全部事件都在一昼夜之内发生;主题集中在揭露答尔丢失的伪善面目这一点上。
古典主义者主认为,“三一律“原系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理论。其实,这是对亚里士多德的曲解。下如马克思所指出“路易十四时期的法国剧作家从理论上构思的那种三一律,是建立在对希腊戏剧(及其解释者亚里士多德)的曲解上的。,另一方面,同样毫无疑问,他们正是依照他们自己艺术的需要来理解希腊人的“
“三一律“是十七世纪古典主义的产物,它是当时法国宫廷中的文人学者根据路易十四的政治意图而制订出来的,性地反映在古典主义理论家布瓦洛的《诗艺》中。在此书的第三章中写道“不过我们要遵守理性制定的规则,希望开展情节,处处要尊重技巧;在一天、一地完成一件事,一直把饱满的戏维持到底。“这是对“三一律“最简明的概括。
古典主义戏剧艺术的实践表明,“三一律“在政治上符合君主专制政体的要求,在艺术上既体现了时间和空间方面高度简练、紧凑、集中等优点,但又存在人物性格单一化、类型化,戏剧结构上绝对化、程式化等弱点,最终束缚了戏剧艺术的发展,为后人所摒弃。

巴洛克17、18世纪意大利艺术的主要代表,巴洛克风格突破了文艺复兴以来艺术的理性、均称、静止、典雅的风格。巴洛克艺术主要以建筑为主,其特点是追求复杂多变,配以大量雕塑和装饰效果。代表人物贝尔尼尼“大卫像”绘画和雕塑上的特点是在作品中强调激情、运动感和戏剧性,追求光线和色彩的表现,广泛采用曲线、弧线,偏爱复杂多变的构图等。代表人物鲁本斯“劫夺吕西普的女儿”
洛可可18世纪法国艺术的代表,反映了封建贵族的享乐主义。洛可可一种高度技巧性的装饰艺术,表现为纤巧华丽、繁琐和精美、多采用“S”形和螺旋型曲线。追求视觉快感和舒适实用。代表人物华多“出发去西台岛(舟发西台岛)” 布歇“裸女”“沐浴的狄娜” 弗拉戈拉尔“秋千”
文艺复兴时期美术三杰
拉斐尔创造出盛期文艺复兴的典雅、优美、具有高度技巧。把现实美与理想么相统一,被后世奉为古典主义的楷模。代表作“大公圣母”“雅典学院”
列奥纳多.达.芬奇盛期大师中第一位巨匠,著名的人文主义者,创立了明暗法、薄雾法,,在观察自然的前提下努力塑造理想化的人物形象,准确的再现自然、科学性、理想化是他创作的最高宗旨。代表作“蒙娜.丽莎” “的晚餐”“岩间圣母(标志绘画走向成熟)”
米开朗基罗.波纳罗提伟大的雕塑家、画家、建筑家、诗人
受当时流行的新柏拉图主义影响,认为灵魂与肉体相对立,所以他创作的雕塑在平静的动态中,赋予人的内心一紧张和骚动,他的血多作品带有悲剧色彩。他崇拜男人体,以男人体表现完美和力量、激情、英雄气概,因而他塑造的女人体往往也具有这种男人体的宏伟气魄。代表作“圣母哀悼基督” “大卫像”等,“的审判(祭坛画)”
是个人整理的,仅供参考~~

古典主义是17世纪欧洲的主要文学思潮。它形成和繁荣于法国,随后扩展到欧洲其他国家。 古典主义文学思潮是新兴资产阶级与封建贵族在政治上妥协的产物。16世纪,由于这两大阶级的冲突而爆发了长达36年的宗教战争,亨利四世成为国王就是这两大阶级妥协的结果。亨利四世为了安定局面,改奉天主教,1598年颁布的南特敕令规定天主教是国教。,新建立的波旁王朝在17世纪上半叶一直奉行重商主义政策,促进了工商业发展。力量得到壮大的资产阶级支持王权,使中央政府得以加强,抑制了贵族割据和分立的行动。路易十四继续推行这一政策,他为了让贵族俯首听命,任命平民出身的柯尔柏和勒泰利耶管理财政,,他又让大贵族担任最高军职和神职,以取得政策上的平衡。君主专制是作为文明中心、社会统一的基础出现的。社会安定和统一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因为人民已经厌倦了战乱。与此相应,17世纪30年代,流行一时的巴罗克文学迅速向古典主义文学过渡。波旁王朝为了加强对文学艺术的控制,建立了发放奖金、津贴和检查的制度。1634至1635年建立的法兰西学士院,目的是要在语言文学方面设立适应君主专制政治需要的统一规范。当高乃依的剧作《熙德》违反了三一律时,官方理论家夏普兰就撰文加以干预。古典主义文学便是在这样的政治气候和文艺政策的条件下产生的。 古典主义的繁荣同路易十四的爱好和政策也存在密切关系。他爱好宫廷喜庆和热闹场面,鼓励戏剧创作。虽然他喜欢崇高壮丽的风格,但他同样欣赏莫里哀的滑稽讽刺,莫里哀由于得到他的保护而坚持自己的创作方向,取得《伪君子》上演的胜利。他使拉辛、布瓦洛等在文坛获得声誉。他尽管一言九鼎,却不愿强加一行字给文学。他深知天才与顺从不相调和,甚至容许作家有某种抨击社会的独立性。他并不喜欢拉封丹,但他的报复只局限于推迟这位寓言家入选学士院。这个热衷于荣耀的君主明白,后世会赞赏他,因为他是文学艺术的明智保护人。

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1701年 - 1714年)是因为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绝嗣,法国的波旁王室与奥地利的哈布斯堡王室为争夺西班牙王位,而引发的一场欧洲大部份国家参与的大战。
战云密布
曾经在15至16世纪时称霸欧洲的西班牙在三十年战争后渐渐没落,而欧洲新兴的列犟,如英国、法国、荷兰等均对西班牙的领土虎视眈眈。而战争的起端就在於西班牙的哈布斯堡王室在查理二世死后绝嗣,而查理二世在遗嘱里宣明传位於其侄,亦是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的孙子,安茹公爵腓力。这引起了奥地利哈布斯堡王室的不满,他们认为西班牙的王位应该由同是哈布斯堡王室的奥地利大公查理(即后来的皇帝查理六世)继承,他们积极寻找同盟,以其对法宣战,并夺回西班牙的王位。
互立阵营
这场战争敌对双方各自与友好国家结成同盟,形成了两派阵营。法国与西班牙、巴伐利亚、科隆及数个德意志邦国、萨伏依(就如一战时的意大利,很快便投向敌方)、巴马组成同盟;而神圣罗马帝国(当时为奥地利哈布斯堡王室所控制)则与英国、荷兰、葡萄牙、勃兰登堡以及数国德意志小邦国及大部份意大利城邦组成反法同盟。1702年5月反法同盟正式对法国宣战。
战争进程
法军失利
早在1701年,法国军队与奥地利军队在未宣战时已於义大利的亚平宁半岛上部署。1702年5月反法同盟正式对法国宣战后,两方部队正式开战。1702年 - 1704年,双方在义大利、西班牙和海面上不断发生战事。
1702年夏季,法军曾进逼莱茵河,但却几乎被约翰·丘吉尔所统率的英荷联军包抄,只得撤退。该年9月,法国与巴伐利亚盟军再攻莱茵河,成功突破防缐,进逼奥地利。在1702年10月23日,西班牙舰队在维哥湾海战里被英荷联合舰队歼灭,在1704年,英国海军更攻占了西班牙南面的直布罗陀,西班牙本土受到威胁。该年8月13日,奥英盟军在萨伏依的欧根亲王与约翰·丘吉尔统率下,集中兵力,在豪什塔特附近攻破法巴联军,巴伐利亚的防缐崩溃,巴伐利亚只得退出战争。1706年9月17日,萨伏依的欧根亲王再度统领的奥军於义大利的都灵近郊大败法军,法军只得退回本国。该年,法军在荷兰的拉米利地区又被反法同盟所败,弗兰伦德地区被反法同盟所夺。战事发展至此,形势对法国极为不利。
战事僵持
战事发展至1706年,法军陷入绝境,但此时却出现了柳暗花明之局。反法同盟在西班牙发动进攻,成功在1706年迫使腓力五世退出西班牙首都马德里,并让查理大公在1706年7月2日入主马德里。正当反法同盟以为胜券在握之时,法军於1707年4月25日]在西班牙的阿尔曼萨击败高尔韦伯爵H.马絮的所部,并乘胜进占西班牙的大部份地区,腓力五世在西班牙的地位得到巩固。1707年7月,法军於土伦大败欧根亲王。但在1708年7月,由约翰·丘吉尔与欧根亲王指挥的联军於奥德纳尔德会战再度击溃法军,使战事开始僵持。1709年7月11日双方部队在荷兰的马儿凯拉凯近郊决战,法军战败,但反法同盟亦受到重创。战事自此进入完全胶著状态,在随后五年里(1710年 - 1714年),双方都只打消耗战而避免再度决战。
战事结束
战事发展至1710年,反法盟军虽然有著兵力上的优势(盟军共有16万人,法军只有7.5万人),但却不再主动进攻法国。这是因为反法同盟的主力英国鉴於俄国於同期的大北方战争(1700年 - 1721年)中获胜,为防俄国从此称霸北欧,必须赶快对法停战,以抽身制衡俄国。英国开始独自与法国进行和谈,停止对法的战事。而由於英国态度的转变,反法同盟各国都停止了主动进攻,逐渐与法国停战。间,在1711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约瑟夫一世去世,查理大公即位,是为查理六世,这使得查理六世对西班牙王位要求的合理性降低。,在1713年4月11日,法国与除奥地利外的反法同盟各国,即英国、荷兰、勃兰登堡、萨伏依和葡萄牙,签订了《乌得勒支和约》;而在1714年,法国再与奥地利签订《拉什塔特和约》。而西班牙方面,则於1713年7月,与英国签订《英西条约》及《西班牙-萨伏依条约》;1714年6月,与荷兰签订《西荷条约》;1715年2月,与葡萄牙签订《西葡条约》。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至此正式结束。
影响
神圣罗马帝国
神圣罗马帝国在三十年战争后,本已变得四分五裂,趋向灭亡,但这场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却-{挽}-救了神圣罗马帝国,使得帝国内各邦国独立的气焰稍为减少。而德意志最主要的邦国普鲁士则藉由支持神圣罗马帝国的军事行动,由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利奥波德一世那儿取得了王国的地位,从此踏上犟国之路。
法国
虽然西班牙王位被波旁王朝的腓力五世继承,但《乌得勒支和约》规定了法国与西班牙不可合并,法国在这场战争里亦损兵折将。所以法王路易十四称霸全欧的计划被制止,从此法国被英国压在头上,直至拿破仑战争时才有所改观。
英国
英国在这场战争里大量夺取法国的海外殖民地,成功地巩固了海上优势,从而走上海上殖民帝国之路。
战术改变
这场战争淘汰了三十年战争后所沿用的火枪及长矛方阵战术,以攻击力更犟大的持燧发滑膛枪的步兵横队战术取代。交战双方开始使用爆炸弹和霰弹,使得火炮攻击的杀伤力更为巨大。后勤补给的效率因为新科技的发明亦大为改善,使得持久战变得更为可能。而交战双方亦开始进行大规模的机动战与城塞战,这种战争的模式直至拿破仑战争时才有较大的突破。

古典主义是17世纪欧洲的主要文学思潮。它形成和繁荣于法国,随后扩展到欧洲其他国家。 古典主义文学思潮是新兴资产阶级与封建贵族在政治上妥协的产物。16世纪,由于这两大阶级的冲突而爆发了长达36年的宗教战争,亨利四世成为国王就是这两大阶级妥协的结果。亨利四世为了安定局面,改奉天主教,1598年颁布的南特敕令规定天主教是国教。,新建立的波旁王朝在17世纪上半叶一直奉行重商主义政策,促进了工商业发展。

洛可可为法语rococo 的音译,此词源于法语 ro- caille(贝壳工艺)。 意思是此风格以岩石和蚌壳装饰为其特色。是巴洛克风格与中国装饰趣味结合起来的、运用多个S线组合的一种华丽雕琢、纤巧繁琐的艺术样式。洛可可的另一种解释初见于《法兰西大学院词典》,指为「路易十四至路易十五早期奇异的装饰﹑风格和设计」。有人将「洛可可」与意大利「巴洛克」相关连,把这种「奇异的」洛可可风格看作是巴洛克风格的晚期,即巴洛克的瓦解和颓废阶段。洛可可艺术(Rococo art)是法国十八世纪的艺术样式,发端于路易十四(1643~1715)时代晚期,流行于路易十五(1715~1774)时代,风格纤巧、精美、浮华、繁琐,又称「路易十五式」。 洛可可在形成过程中还受到中国艺术的影响,特别是在庭园设计﹑室内设计、丝织品、瓷器、漆器等方面(如《中国人物小陶瓷》,麦尔,德国,1768)。由于当时法国艺术取得欧洲的中心地位,所以洛可可艺术的影响也遍及欧洲各国。洛可可艺术的繁琐风格和中国清代艺术相类似,是中西封建历史即将结束的共同征兆。
巴洛克(Baroque)一词本义是指一种形状不规则的珍珠,在当时具有贬义,当时人们认为它的华丽、炫耀的风格是对文艺复兴风格的贬低,但现在,人们已经公认,巴洛克是欧洲一种伟大的艺术风格。特点是它有豪华的特色,它既有宗教的特色又有享乐主义的色彩;二是它是一种激情的艺术,它打破理性的宁静和谐,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非常强调艺术家的丰富想象力三是它极力强调运动,运动与变化可以说是巴洛克艺术的灵魂;四是它很关注作品的空间感和立体感;五是它的综合性,巴洛克艺术强调艺术形式的综合手段,例如在建筑上重视建筑与雕刻、绘画的综合,,巴洛克艺术也吸收了文学、戏剧、音乐等领域里的一些因素和想象;六是它有着浓重的宗教色彩,宗教题材在巴洛克艺术中占有主导的地位;七是大多数巴洛克的艺术家有远离生活和时代的倾向,如在一些天顶画中,人的形象变得微不足道,如同是一些花纹。,一些积极的巴洛克艺术大师不在此例,如鲁本斯、贝尼尼的作品仍然和生活保持有密切的联系。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78767.com 奇事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