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人无以仁义与王言者怎么断句?想知道王言是
齐人无以仁义与王言者,岂以仁义为不美也?其心曰‘是何足与言仁义也’云尔,则不敬莫大乎是。
琂,拼音读yán。
意思是似玉的美石。
一、王
1.君主;最高统治者君~。国~。女~。
2.封建社会的最高爵位~爵。亲~。~侯。
3.首领;头目占山为~。擒贼先擒~。
4.同类中居首位的或特别大的蜂~。蚁~。~蛇。花中之~。
5.辈分高~父(祖父)。~母(祖母)。
6.最强的~水。~牌。
7.姓。
二、言
1.话~语。语~。格~。诺~。发~。有~在先。~外之意。
2.说~之有理。畅所欲~。知无不~,~无不尽。
3.汉语的一个字叫一言五~诗。万~书。全书近二十万~。
4.姓。
王的组词
1、王爷[áng ye]
尊称有王爵封号的人。
2、王公[áng gōng]
(名)王爵和公爵,泛指显贵的爵位。
3、君王[jūn áng]
封建时代世袭体制的王国对统治者的尊称。
4、小王[xiǎo áng]
年轻时就封为王者。
5、王府井[áng fǔ jǐng]
王府井大街位于中国北京市东城区。
惠政恤民
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秋,王言踏人仕途,任马平县令。马平是一个穷县,土瘠民贫,到处一片凄凉景象。看到这一切,他顿觉心寒,心想这个父母官可不是那么好当的啊!
到任不几天,王言便不辞劳苦,走出衙门,深人民间,体察民情。当他了解到县内河流长年失修,河床淤塞,洪水泛滥,殃及两岸庶民,便奏请朝廷拨款修圩,为民造福。谁料,全国江河无数,朝廷库银有限,难以顾及,,王言的奏章暂且搁到了一边。
一天,上官前来马平巡视,王言迎来送往,有礼有节。,没想到这位上官在辞行之际,却表露出不满情绪,拂袖而去。这时,小吏便对王言说“按惯例,这一带凡有上官来了,下官都要奉送财物,怎能让他空手而去,扫兴而归呢?”王言一听,大声呵斥“目下百姓连饭也吃不上,当父母官的怎能不顾百姓死活,去榨取民脂民膏,肥官私囊!我身为县令,为官一方,就要爱民如子。此乃我生平天性!”小吏羞愧难言,心中却暗暗敬佩不已。尔后,王言极力推行“减火耗、省差徭、恤夫役、免行户,加意学校”的治县良策,上任不到一月,他那“不以扰民”同情民间疾苦的善举,便深得民心,受到人们的拥护与赞许。
那时,马平县的边境地区,聚居着许多少数民族,由于历史原因,民族矛盾时有发生。有个乌石堡部落的徭人,时常出没乡里,抢劫无辜,猖獗一时。为此,提督李公提出要发兵围剿,王言却认为不妥,主张不可伤及无辜。他亲自登门拜访李提督,建议单骑前往,教其从善。王言怜悯百姓,不伤徭民的行为,极大地感动了当地的少数民族,特别是徭民首领更是感激不尽,表示要改恶从善,睦邻做人。从此,徭民 与汉人和睦如初。
在王言调离马平之日,“士民数千,夹道送行”,“担酒牵羊”,“欢者荣之”。尔后,并“立祠祀焉”。为此,中丞彭鹏上书皇帝,夸赞王言“清廉第一”。
执法如山
康熙四十年(1702年),王言调任永清知县,并奉旨驻永定河任总监。有人认为监修永定河这个浩大的工程,真是一个发财的好机会。可是,王言却从来没想这个,他想的是工程越大,责任越重,百年大计,质量第一。他虽任总监,从不坐在府上指手画脚,而是深入工地,坐镇指挥,狠抓质量。
一天,他顶着烈日亲自上工地巡视,来到王庄旗这个地方,无意中发现一处有偷工减料现象,便叫来工头询问情况。方知原来是有个号称皇亲国戚的姚公子,平日花天酒地,嫖赌逍遥,横行乡里,鱼肉百姓。他为了筹建私人住宅,仗势强运工地上大量的石头、木料,人们敢怒而不敢言,生怕惹祸上身。有个老汉因看不顾眼,不肯为其卖力搬运,被活活毒打致死。事情败露后,姚公子托人送礼说情,遭到王言拒绝。为了伸张正义,主持公道,王言不畏权势,不怕丢官,当机立断,将姚公子置之以法,就地惩处,百姓拍手称快。
尔后,皇帝又设宴召请王言人宫,升调他为宛平(今北京市丰台地区)知府。
辞朝归里
王言一生清白,廉洁自律,勤政为民,治绩显著。可是好人多磨难,那些对王言心怀不满的奸臣,无中生有,诬告王言“家田万顷,奴仆成群”。皇帝听信谗言,将王言革职查办,并指令朝官乔装打扮,星夜兼程,奔往新淦县钦风乡大车里村察访。可他们见到的是王言家“田庐荡废,四壁萧然”,吃的是粗莱便饭,住的是一栋又矮又窄的土瓦平房,妻子正在脚踏纺车,手掰棉花“咿咿呀呀”地纺纱,媳妇正在帮人家弹棉花,连招待这位京都朝官的鸡蛋还是向邻居借来的,不禁惊叹道“天下竟有如此贫寒的贪官!”
朝官回京伏奏见闻,康熙皇帝听后,又惊又喜,连称“清官,天下难得的清官!”于是大学士兼吏部尚书朱轼连忙上前山呼万岁。康熙便向朱轼“依朱爱卿之见呢?”朱轼奏道“我与王言同官京师,知其生平甚悉。”并说,“他天性醇谨。不立崖岸,其学力经术,以诚实为本,无一虚饰,可谓循史牟。”此时,“京兆施公世纶也奏请留任”王言。,康熙急忙召见王言,说道“卿家如此贫寒,天下少有;朕甚怜惜。你要多少金银财宝,尽管开口!”王言伏地回道“万岁,微臣什么都不想要,只要能给我留下一个‘清白’的名声,便心满意足矣。”康熙皇帝完全理解王言的心思,于是令御史拿来文房四宝,凝神屏气,写下了“天下清官第一”六个苍劲有力的大字,赐予王言,并要将王言官复原职。王言婉言谢绝,执意告老还乡。
在临别之际,康熙又命宫廷画师为王言画了一幅肖像,以作留念。王言在画像旁自题诗曰
王言王言, 画像俨然。
子孙若贤, 多挂几年;
子孙不贤, 挂也枉然。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秋,王言“蹇驴就道,行李如下第时”,由两人抬着康熙玄烨亲笔所敕“天下清官第”的匾额(此匾现珍藏于新干县博物馆),辞朝别京,回归故里。
王言(1641—1711年)今新干县溧江乡塘边村人。康熙二年(1663年)举人,十八年(1679年)进士。先后任马平县令、柳州郡丞、永清知县。四十年(1702年)奉旨驻永定河任总监,在任期间,勤政爱民,不畏权势。后提升为顺天府尹、宛平知府。他一向“为人诚恳谨慎、周密;而孝友倍笃。”为官“清正廉明,贤声益著”。四十七年(1708年)辞朝归里,“四壁萧然,田庐荡废”,获康熙皇帝玄烨亲笔敕的“天下清官第一”赤匾一块。名噪一时,传颂古今。
王言汉族,王伟之子,江西兴国潋江镇人,宋真宗天禧三年(公元1019年)进士,官至知至诰。
天禧三年(1019),王言荣登进士榜,仕至太常寺少卿,赠金紫光禄大夫。子承父志,加官进爵,誉满芙蓉小山村。过了27年,到庆历六年(1046),王言的儿子王介也登上了进士榜,接着在嘉祐六年(1061),宋仁宗诏应科举贤良,入围的十五人中,王介拔得头筹(苏轼得第二名,苏辙得第三名),官至秘阁校理、延康殿太学士。喜讯传来,整个常山城为之轰动,全城父老乡亲都为有这么一位杰出人才而欢欣鼓舞。从此,王介名声大震,成为王氏后裔和当地青年学子的楷模和典范。
娱乐圈
- 马云和赵薇的传闻不断 马云与赵薇的照片
- 罗志祥林心如,罗志祥林心如综艺
- 鹿晗凌晨空降热搜第一 是什么让鹿晗这么惊讶
- 刘孜个人资料 刘孜个人资料出生年月
- 柳岩胸有多大 柳岩胸有多大
- 赵威霖陈梦露 陈梦露和赵威霖在一起多久
- 赵丽颖多大年龄真实年龄 赵丽颖真正年龄多大
- 刘恺威新女友李晓峰 刘恺威新女友李晓峰怀孕了
- 林韦君劈腿事件 林韦君复出
- 明星出场费价格表 明星出场费价格表包所有手续
- 张嘉译的电视剧大全集 张嘉译的电视剧大全集美
- 张翰徐璐突然宣布结婚 张翰徐璐突然宣布结婚日
- 杨幂发文宣布已复婚是真的吗 杨幂即将复婚最新
- 杨丞琳为什么被称公交车 杨丞琳为什么当队长
- 林心如自爆一血是被林志颖 林心如台上哭着泪拥
- 赵丽颖1v5昆仑饭店 赵丽颖昆仑饭店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