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渔者朗读(小学一年级语文《江上渔者》优

娱乐八卦 2023-11-05 20:06www.178767.com娱乐八卦

  《江上渔者》 文章 反映了劳动者的艰辛,体现了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表达了作者对劳动者的同情。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小学 一年级语文 《江上渔者》优质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小学一年级语文《江上渔者》优质教案一

  教学目标

  1、学习《江上渔者》这首诗,理解诗句内容,体会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

  2、根据诗句,展开想象,想象诗人描写的景色,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领会情感,培养学生 想象力 。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解诗题。

  1、同学们,相信大家都知道《锄禾》这首古诗,谁能背诵。(学生背诵)教师出示古诗《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哪位小朋友能把它读好?(指名朗读评价引导你可读得真好。但老师想知道你为什么要这样读?)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古诗——《江上渔者》(板书课题)。

  2、解诗题同学们,你觉得题目是什么意思?

  学生江上打鱼的人。(教师引导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理解渔者——以打鱼为生的人。这首题目的意思是江上以打鱼为生的人。

  3、读诗题

  二、读诗解意。

  1、好,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这首古诗,多媒体出示诗句。

  江上往来人,

  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

  出没风波里。

  谁会读这首诗。指名读全诗,注意读准字音。

  “出没”的“没”读作“mò”,不要读作“méi”。

  “风波”的“波”读作“bō”,不要读作“pō”。

  (教师引导性的评价你可真了不起,第一次就能把诗句读正确。你也很了不起,读得很有感情,但老师这里还要提醒一下“出没”这个词语的读音。请你再读一遍好吗?……)

  2、自由朗读

  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读这首诗,注意把诗句中字的读音读正确。可以自己多读几遍,也可以读给同学听。

  谁愿意再来读这首古诗,并能将诗读正确。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同学帮助听听,如果同学有读错的地方,请帮助指出来,如果没有读错的地方,我们就用掌声来表扬他,好吗!)

  学生朗读,评价。

  学生齐读。

  3、解词连句知大意。

  (1)我们读古诗,不但要会读,而且要知道诗句的意思,下面请同学们,仔细地读读诗句,根据下面的注释想想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把不明的字词画下来,然后可以和同学商量,也可以找身边的老师请教。

  注释往来来来往往。

  但只。

  美鲜美。

  出没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

  风波风浪。

  (2)学生自由读,了解诗句意思。

  (3)学生集体交流诗句的主要内容。

  在这一带来来往往的行人,只知道鲈鱼的味道鲜美。你看江中那只小小的渔船,在风浪中飘着,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多么惊险啊!

  4、齐读古诗。

  三、展开想象,悟诗情。

  1、小朋友,你们可真了不起,那么快就不但会读古诗,而且已经知道了《江上渔者》这首诗的内容,那么大家知道作者范仲淹是怎样写下这首古诗的吗?你们能猜测一下吗?学生猜测。

  是不是和大家的猜测一样呢?请大家自由读读上面这段话。(多媒体出示 句子 一天,范仲淹走进江边的一家酒楼吃饭,看见酒楼里坐满了南来北往的客人,他们不住地称赞鲈鱼肉嫩味鲜。于是就找了个靠窗的座位坐下,往窗外望去,只见江面上波涛汹涌,一只鱼船像一片树叶,随着风浪起伏。它一会儿被卷上浪尖,一会儿又被打入浪谷。想到了打鱼人的辛苦,就写下了《江上渔者》这首古诗。)

  2、现在谁来 说说 作者在酒楼里听到了什么?又看到了什么?学生交流看见酒楼里坐满了南来北往的客人,他们不住地称赞鲈鱼肉嫩味鲜。

  这其实就是诗句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多媒体出示)

  从这里你感受到了什么?学生交流客人很多,鲈鱼味道鲜美

  你能把客人的多和鲈鱼味道的鲜美通过朗读告诉大家吗?学生读

  如果你是酒楼里的客人,当你吃了肉嫩味鲜的鲈鱼时,你会怎么说?学生交流

  让我们一起来读这两句诗,感受当时人们吃鱼时的欢快心情。(学生齐读)

  3、“吃水不忘挖井人”,同样“吃鱼不忘打鱼人”。你们读了这首古诗以后,脑海中又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4、学生交流打鱼人那只像片树叶的小船在风浪里飘荡,时隐时现,场面惊险。

  A、教师出示画面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你们又仿佛听到了什么?

  学生交流(出示诗句)

  看到了小船。教师这是一艘怎样的船?(一艘小船;一艘像一片树叶一样的小船。)

  看到了汹涌的波涛。教师“波涛汹涌”和“一片树叶”,一个是多么的可怕,力大无比,一个是多么的柔弱,轻飘飘。这是多么的——

  看到了渔民的船,一会儿被卷上浪尖,一会儿又被打入浪谷。教师“卷”和“打”这两个词用得真好,我从“卷”和“打”两个动词体会到小船随时都有被浪打沉的危险。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学生 捕鱼 人随时都可能船毁人亡,渔民为了捕鱼随时都可能丢掉自己的性命。

  哪位小朋友来通过朗读告诉我们自己看到的。学生朗读三、四两句。

  B、看着这画面,看着这滚滚波涛,你又想到了什么?

  学生交流看着这滚滚波涛,想到打鱼人吃、住的艰难;看着这滚滚波涛,想到打鱼人,每次打鱼到回归,要经历很长的时间;看着这滚滚波涛,想到打鱼人随时会遭强风雷暴的袭击;看着这滚滚波涛,想到一叶小舟行驶危险,随时有可能翻沉……

  农民劳动很辛苦,“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其实江上渔者也很辛苦,真是“谁知盘中鱼,条条皆辛苦。”呀!让我们齐读三、四两句。

  4、写话

  教师此时此刻,如果你是一位正在品尝美味鲈鱼的人,你肯定有很多话想对那些在汹涌的波涛中捕鱼的人说。请同学们把想说的话写在纸上。

  学生写,交流。

  5、朗读升华情感。

  教师面对着这汹涌的波涛,面对着在波涛中捕鱼的人,我们有很多话要说,……那就让我们把这些话化成背诵吧!一起来背诵古诗《江上渔者》。

  学生读

   小学一年级语文《江上渔者》优质教案二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此诗的学习知道这是一首赞美江上渔者的诗歌,从而启发学生联想到父母工作的辛苦。

  2.发挥学生想象力,培养学生多种能力。

  教学重、难点

  体会捕鱼人所冒的危险。

  教学准备

  学生自制道具。

  教学过程

  一、出示古诗《江上渔者》

  1.介绍作者范仲淹。

  2.重点字词的解释。但只。

  3.教师解释诗句的含义。

  大江上来来往往的读书做官的人们,只知道鲈鱼味道鲜美、喜爱它,却不知捕鱼人所冒的风险。你看,江中那小船像一片树叶在大风大浪里摇摆飘荡,一会儿爬上浪尖,一会儿跃入浪谷又看不见了。

  二、朗读古诗《江上渔者》

  1.教师领读古诗。

  2.学生有语气的练习朗读。

  3.师生对读。

  三、古诗表演《江上渔者》

  1.根据古诗的意思创编情景剧《江上渔者》。

  2.请一部分学生表演古诗。

  四、古诗绘画《江上渔者》

  1.由学生描述所要画的内容。

  2.教师讲明诗句书写的格式。

  3.完成作品后讲评。

  赏析

  有一天,范仲淹到江边去散步游玩,看到江岸上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十分热闹。他想,这么多人在忙什么呢?想知道个究竟。于是,他恭恭敬敬地向过路人打听,原来这些人到江岸的目的,是想买到味道鲜美的鲈鱼。接着,诗人进一步打听这鲈鱼有什么特点。人们详细地告诉他,因为这种鱼的肉很嫩,味道特别鲜美可口,很难捕到,数量不多,所以他们跑得很快,生怕被别人买光了;而渔民们捕这种鱼时必须冒着生命危险,驾着小船漂泊于波涛汹涌的大江之上,才有可能偶然捕到。“那么渔民们为什么要冒生命危险,去捕捉鲈鱼呢?”范仲淹自问自答那就是渔民们没有办法生活下去了,只能下江捕这种鱼,卖了谋生。想到这里,他提起沉重的笔,怀着对渔民们的深切同情,写了《江上渔者》这首诗,“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便是这首诗中的名句。

   小学一年级语文《江上渔者》优质教案三

  学习目标

  1 学会“者、宋”等8个字,会认“范、仲”等8个字,学习多音字“没”。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江上渔者》这首诗。

  3 通过学习课文,了解诗人创作古诗的经历。知道诗是因景生情、因事有感而创作的,知道文学创作的实质是要在观察生活的基础上表达自己的感受。

  学习重点

  识字、写字、朗读课文。

  学习难点

  体验诗人创作的情感。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课时计划

  2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 学会“者、宋”等8个字,会认“范、仲”等8个字,学习多音字“没”。

  2 正确地朗读课文。

  学习过程

  一、图画导入,激起共鸣。

  1 多媒体出示图画(波涛汹涌的江面上一叶扁舟起伏)。学生观察图画,说说看到了什么?

  2 这是一只在风浪中捕鱼的小船,由此,你想到了什么?(生议)

  3 宋朝大诗人范仲淹看到这种情景也有许多感触。他把自己的感受通过一首诗表达了出来,这就是——《江上渔者》。今天我们就来读读诗人写的这首诗吧!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 自己读课文,勾画生字。

  2 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字音。

  3 四人小组合作识字,互相检查读生字的情况。

  4 指名认读生字,师生共同正音。开火车读、齐读。

  5 学生练习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的字音。

  6 学生自己再读读课文,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那些地方不太明白?

  三、书写生字。

  1、出示生字“者、宋、酒、南”,学生观察。

  重点指导

  “酒”注意第九笔是什么?。

  2、学生练习描红,教师个别辅导。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会“味、鲜、危、险、舟“5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

  3、体会诗人的创作情感。

  学习过程

  一复习质疑。

  1 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

  2 指名读《江上渔者》这首古诗。

  3 质疑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不知道的?

  4 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疑问再读读课文吧!

  二读懂文章内容,朗读课文。

  1 自由读全文,思考文章的哪些内容可以解释诗句的意思

  2 学生边读边勾画有关句子。

  3 四人小组交流、讨论。

  江山往来者,但爱舻鱼美。“酒楼里坐满了南来北往的客人,他们不住地称赞鲈鱼的肉嫩味鲜。”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只见江面上波涛汹涌,一只渔船像一片树叶,随风浪起伏。一会儿被打入浪尖,一会儿被卷入浪谷。人们都知道,这些渔民是多么艰辛,捕鱼是多么危险啊!”

  4 由此范仲淹想到什么,你想到什么?

  5 带着自己的体会练习吟诵古诗《江上渔者》。

  6 练习背诵古诗。

  三从课文中,你还读懂了什么?

  1渔民捕鱼的艰辛和危险。

  2诗人对捕鱼的人的同情。

  四练习书写。

  1 出示生字“客、涛、汹、君”,学生观察字形,想一想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2 重点指导“涛”的笔顺

  3 学生练习描红,写字,教师个别辅导。

  4 作业练习。

  (一)抄写背诵古诗,用书中的语言说说诗句的意思。

  (二)找出文中的比喻句,说说本体和喻体各是什么?在仿写一个比喻句。

  (三)用下面的词语写句子。

  一会儿……一会儿……

  一边……一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这两句诗是感叹渔者捕鱼的不容易,适合用感叹的语调来朗读这两句诗。

《江上渔者》是北宋大诗人范仲淹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小诗希望唤起人们对民生疾苦的注意,体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这里的阅读节奏应该这样划分,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1.汉乐府《江南》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2.北朝民歌《敕勒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3.骆宾王《咏 鹅》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4.李峤《风》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5.贺知章《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6.王之涣《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7.王之涣《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8.孟浩然《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9.王翰《凉州词》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10.王昌龄《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1.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2.王维《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13.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4.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5.李白《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6.李白《古朗月行》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仙人垂两足,玉树和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17.李白《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8.李白《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9.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20.李白《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21.李白《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22.高适《别董大》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23.杜甫《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24.杜甫《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25.杜甫《绝句》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26.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27.孟郊《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8.柳宗元《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29.贾岛《寻隐者不遇》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30.张继《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31.张志和《渔歌子》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32.卢纶《塞下曲》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33刘禹锡《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34.刘禹锡《浪淘沙》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35.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凄凄满别情。
36.白居易《池上》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37.白居易《忆江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38.李绅《悯农》(一)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39.李绅《悯农》(二)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40.杜牧《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41.杜牧《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42.杜牧《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43.李商隐《乐游原》 向晚意不适,趋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44.罗隐《蜂》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45.胡令《小儿垂钓》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46.范仲淹《江上渔者》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47.王安石《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48.王安石《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49.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茅檐常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50.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51.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52.苏轼《惠崇〈春江晓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53.苏轼《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54.李清照《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55.陆游《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56.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57.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选一)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58.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选二)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59.杨万里《小池》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60.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61.朱熹《春日》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62.林升《题临安邸》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63.叶绍《游园不值》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叩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64.翁卷《乡村四月》 绿满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65.高鼎《村居》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66.王冕《墨梅》 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
67.于谦《石灰吟》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68.郑燮《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69.袁枚《所见》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70.龚自真《己亥杂诗》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示儿》 死后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听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尽泪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诉衷情》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身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书愤》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关山月》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 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 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 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江上渔者古诗带拼音版朗读

 江 jiāng 上 shàng 渔 yú 者 zhě

(宋sòng) 范 fàn 仲 zhòng 淹 yān

 江 jiāng 上 shàng 往 ǎng 来 lái 人 rén,

 但 dàn 爱 ài 鲈 lú 鱼 yú 美 měi。

 君 jūn 看 kàn 一 yī 叶 yè 舟 zhōu,

 出 chū 没 mò 风 fēng 波 bō 里 lǐ。

渔者捕鱼的人。但只爱喜欢
鲈鱼一种头大口大、体扁鳞细、背青腹白、 味道鲜美的鱼。 生长快,体大味美。
君你。
一叶舟像漂浮在水上的一片树叶似的小船。
出没若隐若现。指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
风波波浪。

1. 古诗中关于悯农的诗句

2. 关于劳动节的诗句古诗悯农
古诗中关于悯农的诗句 1.古诗《悯农》的诗文
悯农 (唐-李绅) 锄 禾 日 当 午, 汗 滴 禾 下 土。

谁 知 盘 中 餐, 粒 粒 皆 辛 苦。 1.悯怜悯。

2.锄禾用锄头松禾苗周围的土。 这首诗是写劳动的艰辛,劳动果实来之不易。

第一、二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描绘出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仍然在田里劳动,这两句诗选择特定的场景,形象生动地写出劳动的艰辛。有了这两句具体的描写,就使得第三、四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感叹和告诫免于空洞抽象的说教,而成为有血有肉、意蕴深远的格言。

这首诗没有从具体人、事落笔,它所反映的不是个别人的遭遇,而是整个农民的生活和命运。诗人选择比较典型的生活细节和人们熟知的事实,深刻揭露了不合理的社会制度。

在表现手法上,作者采用相互对比,前后映衬的方法,不仅给人以鲜明强烈的印象,而且发人深省,将问题留给读者自己去思考,从而取得更好的效果。 作者简介李绅(772-846),字公垂,泣州无锡(今江苏无锡)人。

唐代诗人。 悯 农1 李 绅 春 种 一 粒 粟, 秋 收 万 颗 子。

四 海 无 闲 田, 农 夫 犹 饿 死。 1.悯怜悯。

2.粟(sù) 这是一首揭露社会不平、同情农民疾苦的诗,着重写旧社会农民所受的残酷剥削。 第一、二句“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以“春种”“秋收”,概写农民的劳动。

从“一粒粟”化为“万颗子”,形象地写出丰收的景象。第三句“四海无闲田”,更写出全国的土地都已开垦,没有一处田地闲置着。

此句与前两句的语意互相补充,进而展现出硕果累累,遍地金黄的丰收景象。劳动人民辛勤劳动创造出如此巨大的财富,在丰收的年头,照理该丰衣足食了吧?谁知结句却是“农夫犹饿死”。

这真是触目惊心!一个“犹”字,发人深思到底是谁剥夺了劳动成果,陷农民于死地呢?“犹饿死”三字极为深刻地揭露了社会不平,凝聚着诗人强烈的愤慨和真挚的同情。 作者简介李绅(772-846),字公垂,泣州无锡(今江苏无锡)人。

唐代诗人。
2.《悯农》的诗句
唐朝时候,亳州出了一名大诗人,名叫李绅。李绅自幼好学,二十岁中了进士,皇帝见他学识渊搏,才学出众,招官翰林学士。

有一年夏天,李绅回故乡亳州探亲访友。恰遇浙东节度使李逢吉回朝奏事,路经亳州,二人是同榜进士,又是文朋诗友,久别重逢,自然要盘桓一日。这天,李绅和李逢吉携手登上城东观稼台。二人遥望远方,心潮起伏。李逢吉感慨之余,吟了一首诗,两句是

何得千里朝野路,

累年迁任如登台。

意思是,如果升官能象登台这样快就好了。李绅此时却被另一种景象感动了。他看到田野里的农夫,在火热的阳光下锄地,不禁感慨,随口吟道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李逢吉听了,连说“好,好!这首作得太好了!一粥一饭得来都不易呀!”

李绅仰天长叹了一口气,接着又吟道

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籽。

四海无闲田,

农夫犹饿死!

李逢吉一听,天呀,这不是在揭朝廷的短吗?这小子好大胆,回到书房,李逢吉对李绅说“老兄能否将刚才吟的两首诗抄下来赠我,也不枉我二人同游一场。”李绅沉吟一下说“小诗不过三四十字,为兄听过,自然记得,何必抄录?若一定落笔,不如另写一首相赠。”李逢吉只得说“也好,也好。”于是,李绅又提笔写下一首

垄上扶犁儿,

手种腹长饥。

窗下织梭女,

手织身无衣。

我愿燕赵姝,

化为嫫女姿。

一笑不值钱,

自然家国肥。
3.《悯农》古诗
李绅《悯农》一

锄 禾 日 当 午 ,

汗 滴 禾 下 土 。

谁 知 盘 中 餐 ,

粒 粒 皆 辛 苦 。

【注释】 1.悯怜悯。 2.锄禾用锄头松禾苗周围土。 3.谁知盘中餐,在台湾,香港等地写为谁知盘中飧(sun), 国内由于飧字用的很少,是个冷僻字,当初为了让诗歌更通俗易懂,改为餐了。

【译文】 农民在中午的时候在田地里除草,一滴滴的汗掉在了土地里。又有谁能知道这饭菜的来历,每一粒都是那么的辛苦。

李绅《悯农》二

春 种 一 粒 粟 ,

秋 收 万 颗 子 。

四 海 无 闲 田 ,

农 夫 犹 饿 死 。

【注释】 1.悯怜悯。 2.粟(sù)谷子;栗粟。 3. 犹还。 4四海泛指全国各地。

【译文】 春天,农民把一粒粒谷子种下,秋天就可以收到很多粮食。虽然全国各地的土地都被农民耕种,但农民还是因为没有饭吃而饿死。
4.古诗大全悯农一
悯农二首

唐代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悯农

宋代杨万里

稻云不雨不多黄,荞麦空花早着霜。

已分忍饥度残岁,更堪岁里闰添长。

悯农

明代于谦

无雨农怨咨,有雨农辛苦。农夫出门荷犁锄,村妇看家事缝补。

可怜小女年十馀,赤脚蓬头衣蓝缕。提筐朝出暮始归,青菜挑来半沾土。

茅檐风急火难吹,旋爇山柴带根煮。夜归夫妇聊充饥,食罢相看泪如雨。

泪如雨,将奈何。有口难论辛苦多,嗟尔县官当抚摩。

悯农

宋代张咏

悠悠世事称无穷,千灵万象生虚空。活人性命由百谷,还须着意在耕农。

自有奸民逃禁律,农夫倍费耕田力。青巾短褐皮肤乾,不避霜风与毒日。

暮即耕兮朝即耘,东坻南垄无闲人。春秋生成一百倍,天下三分二分贫。

天意昭昭怜下土,英贤比迹生寰宇。惩奸济美号长材,来救黎元暗中苦。

我闻悯农之要简而平,先销坐食防兼并。更禁贪官与豪吏,悯农之道方始行。
5.《悯农》的诗句
唐朝时候,亳州出了一名大诗人,名叫李绅。李绅自幼好学,二十岁中了进士,皇帝见他学识渊搏,才学出众,招官翰林学士。

有一年夏天,李绅回故乡亳州探亲访友。恰遇浙东节度使李逢吉回朝奏事,路经亳州,二人是同榜进士,又是文朋诗友,久别重逢,自然要盘桓一日。这天,李绅和李逢吉携手登上城东观稼台。二人遥望远方,心潮起伏。李逢吉感慨之余,吟了一首诗,两句是

何得千里朝野路,

累年迁任如登台。

意思是,如果升官能象登台这样快就好了。李绅此时却被另一种景象感动了。他看到田野里的农夫,在火热的阳光下锄地,不禁感慨,随口吟道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李逢吉听了,连说“好,好!这首作得太好了!一粥一饭得来都不易呀!”

李绅仰天长叹了一口气,接着又吟道

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籽。

四海无闲田,

农夫犹饿死!

李逢吉一听,天呀,这不是在揭朝廷的短吗?这小子好大胆,回到书房,李逢吉对李绅说“老兄能否将刚才吟的两首诗抄下来赠我,也不枉我二人同游一场。”李绅沉吟一下说“小诗不过三四十字,为兄听过,自然记得,何必抄录?若一定落笔,不如另写一首相赠。”李逢吉只得说“也好,也好。”于是,李绅又提笔写下一首

垄上扶犁儿,

手种腹长饥。

窗下织梭女,

手织身无衣。

我愿燕赵姝,

化为嫫女姿。

一笑不值钱,

自然家国肥。
关于劳动节的诗句古诗悯农 1.关于劳动节的古诗
关于农劳动节的古诗有《悯农》、《归园田居》、《四时田园杂兴》、《乡村四月》、《观刈麦》这5首,下面来详细了解一下这些古诗

1.《悯农》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解释农民在正午烈日的暴晒下锄禾,汗水从身上滴在禾苗生长的土地上。

又有谁知道盘中的饭食,每颗每粒都是农民用辛勤的劳动换来的呢?

2.《归园田居》东晋·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解释南山下田野里种植豆子,结果是草茂盛豆苗疏稀。

清晨起下田地铲除杂草,暮色降披月光扛锄回去。

狭窄的小路上草木丛生,傍晚时有露水沾湿我衣。

身上衣沾湿了并不可惜,只愿我不违背归隐心意。

3.《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解释白天锄地,夜晚搓麻,农家男女都帮着父母做事,干家务,让父母休息。小孩子哪里懂得种田织布之事,也学着大人在桑树阴下种瓜。

4.《乡村四月》宋·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解释一条小河流淌在碧绿的山间,细雨微风中杜鹃在欢快地歌唱。

乡村四月里人们是多么忙碌,才侍弄完蚕桑又开始了插田。

5、《观刈麦》唐·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簟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傍。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馀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解释庄稼人很少空闲日子,五月里家家加倍繁忙。

昨夜间一场南风吹过,那小麦铺满陇沟焦黄。

妇女们担着竹筩粟饭,孩童们提着瓦罐浆汤。

前行后撵去送晌到田里,小伙子们正操劳在南冈。

两脚蒸腾着暑天的土气,脊梁灼烤着火般的太阳。

力气耗尽了也不觉得热,只是贪图这夏日好天长。

更有那些穷苦的婆娘,抱着婴儿在他们一旁。

右手去捡那丢掉的麦穗,左臂悬挎着破烂的扁筐。

听她们相互间三言两语,禁不住引起我无限悲伤

“俺家的收成全缴了税,拾这点漏儿压压饥荒。”

如今我有什么功劳德行,从来也不从事农耕蚕桑。

从九品吃禄米足三百石,成年价到头来还有余粮。

想到这些好不暗自惭愧,整天到晚怎也不能遗忘.
2.有什么关于劳动的古诗
垄上扶犁儿, 手种腹长饥。 窗下织梭女, 手织身无衣。 我愿燕赵姝, 化为嫫女姿。 一笑不值钱, 自然家国肥。

观刈麦 时为盩厔县尉 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悯 农 李 绅 春 种 一 粒 粟, 秋 收 万 颗 子。 四 海 无 闲 田, 农 夫 犹 饿 死。 白居易的《卖炭翁》,代表作。 卖炭翁, 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 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 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 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 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 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 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 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 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 系向牛头充炭直。
3.关于劳动节的古诗词
五一劳动节的古诗如下

1、《悯农》

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bai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2、《江上渔者》

宋·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du美。zhi

君看一叶舟,出入风波里。

3、《采莲曲》

唐·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4、《归园田居》

晋·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dao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5、《乡村四月》

宋·专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属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6、《田家》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织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4.关于劳动的古诗
《悯农》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悯农》唐·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农家望晴》唐·雍裕之

尝闻秦地西风雨,为问西风早晚回。

白发老农如鹤立,麦场高处望云开。

《贫女》唐·秦韬玉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做嫁衣裳。

《乡村四月》宋·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5.古诗《悯农》的诗文
悯农 (唐-李绅) 锄 禾 日 当 午, 汗 滴 禾 下 土。

谁 知 盘 中 餐, 粒 粒 皆 辛 苦。 1.悯怜悯。

2.锄禾用锄头松禾苗周围的土。 这首诗是写劳动的艰辛,劳动果实来之不易。

第一、二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描绘出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仍然在田里劳动,这两句诗选择特定的场景,形象生动地写出劳动的艰辛。有了这两句具体的描写,就使得第三、四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感叹和告诫免于空洞抽象的说教,而成为有血有肉、意蕴深远的格言。

这首诗没有从具体人、事落笔,它所反映的不是个别人的遭遇,而是整个农民的生活和命运。诗人选择比较典型的生活细节和人们熟知的事实,深刻揭露了不合理的社会制度。

在表现手法上,作者采用相互对比,前后映衬的方法,不仅给人以鲜明强烈的印象,而且发人深省,将问题留给读者自己去思考,从而取得更好的效果。 作者简介李绅(772-846),字公垂,泣州无锡(今江苏无锡)人。

唐代诗人。 悯 农1 李 绅 春 种 一 粒 粟, 秋 收 万 颗 子。

四 海 无 闲 田, 农 夫 犹 饿 死。 1.悯怜悯。

2.粟(sù) 这是一首揭露社会不平、同情农民疾苦的诗,着重写旧社会农民所受的残酷剥削。 第一、二句“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以“春种”“秋收”,概写农民的劳动。

从“一粒粟”化为“万颗子”,形象地写出丰收的景象。第三句“四海无闲田”,更写出全国的土地都已开垦,没有一处田地闲置着。

此句与前两句的语意互相补充,进而展现出硕果累累,遍地金黄的丰收景象。劳动人民辛勤劳动创造出如此巨大的财富,在丰收的年头,照理该丰衣足食了吧?谁知结句却是“农夫犹饿死”。

这真是触目惊心!一个“犹”字,发人深思到底是谁剥夺了劳动成果,陷农民于死地呢?“犹饿死”三字极为深刻地揭露了社会不平,凝聚着诗人强烈的愤慨和真挚的同情。 作者简介李绅(772-846),字公垂,泣州无锡(今江苏无锡)人。

唐代诗人。
6.劳动节诗句
1、《悯农》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2、《观刈麦》

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簟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傍。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馀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3、《归园田居》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4、《四时田园杂兴》

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7.五一劳动节的古诗
五一劳动节的古诗如下1、《悯农》唐·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2、《江上渔者》宋·范仲淹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入风波里。3、《采莲曲》唐·王昌龄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4、《归园田居》晋·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5、《乡村四月》宋·翁卷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6、《田家》宋·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织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8.劳动节古诗
古诗1、《悯农》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古诗2、《归园田居》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古诗3、《四时田园杂兴》

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古诗4、《畲田调二首》

宋王禹

第一首

大家齐力孱颜,耳听田歌手莫闲。

各愿种成千百索,豆萁禾穗满青山。

第二首

北山种了种南山,相助力耕岂有偏?

愿得人间皆似我,也应四海少荒田。

1.小学生4年级经典诵读必备古诗176首

1、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咏鹅 (唐)骆宾王 鹅 ,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3、悯(mǐn)农 (唐)李绅(shēn)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4、悯农 (唐)李绅 春种一粒粟(sù),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5、风 (唐)李峤(qiáo)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6、春晓 (唐)孟浩(hào)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7. 村居 (唐 )高鼎(dǐng)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yuān)。 8、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9、敕(chì)勒(lè)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qióng)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10、江南 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1.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2.赠汪伦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3、绝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4、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5、寻隐者不遇 (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6、登鹳(guàn)雀楼 (唐)王之焕(huàn)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7、赋(fù)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8.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nǎi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9、墨梅 ( 元朝 )王冕(miǎn) 我家洗砚(yàn)池头树, 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 只留清气满乾qián坤kūn。 10、鹿柴(zhài) (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11. 小儿垂钓 (唐)胡令能 蓬头稚(zhì)子学垂纶(lún), 侧坐莓(méi)苔(tāi)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12、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suō)笠(lì)翁,独钓寒江雪。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唐)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望天门山 李白(唐)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北宋)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所见 袁枚(清)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咏柳 贺知章(唐)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春日 朱熹(唐)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游子吟 孟郊(唐) 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

意临行密密缝, 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古朗月行 李白(唐) 小时不识月, 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 飞在青云端。 清明 杜牧(唐)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江南春 杜牧(唐)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池上 白居易(唐) 小娃撑小艇, 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 浮萍一道开。 江上渔者 范仲淹(北宋) 江上往来人, 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 出没风波里。 四年级必背古诗词 送元二使安西 (唐) 王维 渭城朝雨浥(yì)轻尘, 客舍(shè)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题西林壁 (北宋)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渔歌子 (唐) 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ɡuì)鱼肥。

青箬(ruò)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望洞庭 (唐)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 白银盘里一青螺。 忆江南 (唐) 白居易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ān)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四时田园杂兴(一) (南宋) 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ɡōnɡ)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四时田园杂兴(二) (南宋) 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 唯有蜻蜓蛱(jiá)蝶飞。

乡村四月 (南宋) 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 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蚕桑又插田。

早发白帝城 (唐)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题临安邸(dǐ) (南宋) 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 。

2.适合小学四年级小学生朗诵的诗歌

诗歌-- 我爱祖国十月的花 我爱祖国十月的花, 她无比灿烂辉煌, 因为她在我的心中 有56中芬芳—— 啊,这芬芳在我心中四季难忘, 从春天北方的桃花吐艳, 到严冬海南的稻花飘香, 从炎夏荔枝满树的福建山村, 到秋天葡萄成熟的吐鲁番果香…… 天天有彩花开放, 季季有丰收在望, 在这些芬芳里, 我看到最绚丽的景象—— 还有她的雪白和碧绿, 美如黎明的晴空, 未来的希望…… 国庆颂》 祖国, 你走过了不平凡的55年, 像一个婴儿长成了壮年, 今日您正充满活力,散发着蓬勃的朝气, 您有过磨难,也有过欢笑. 历经了崎岖坎坷,明天将更加美好. 55年来, 你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你的人民日益富强. 您的国力日益强大. 你凝聚了天下炎黄子孙的心啊! 您赢得了世界尊重的目光. 现在您正意气奋发, 走进了新的世纪, 今天,在这欢庆的节日里, 我从心底里向您说一声, 祖国,您好! 写给祖国母亲的歌 金秋的风 送袅袅暗香而来 霜中的菊 献片片芳菲一季 吻夕阳余辉 爱溢出温柔的眼眸 望四野安详 激情飞上诗句 听黄河汩汩 载无数苦难历史 观河沙沉沉 积淀多少回忆 满目疮痍 是你旧时的容颜 儿时的艰辛 留下了不灭的烙印 风霜雪雨 半个世纪的搏击 渊远流长 五千年文明的足迹 历史的长河 翻滚着昔日英勇的浪涛 时光的琴弦 弹唱着今日辉煌的旋律 祖国啊,我为你自豪 当巍峨的华表, 让挺拔的身躯披上曙光, 当雄伟的天安门, 让风云迎来东升的太阳. 历史的耳畔, 传来了礼炮的隆隆回响, 那排山倒海般的回响, 是中国沧桑巨变的回响. 一位巨人俯瞰着世界, 洪亮的声音, 全世界都听到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当第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 那胜利的旗帜, 在朗朗的空中迎风飘扬, 人民扬起了头颅, 全世界都看到了,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这历史凝聚了宏伟, 尽情地涂染十月的阳光, 这气势慷慨激昂, 筑起了一座丰碑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辉煌的纪元, 用苍劲的大手, 抒写了新中国灿烂的篇章, 人民自豪地指点江山. 苦难的母亲, 擦去满眼的泪花, 露出内心的喜悦由衷地欢畅, 祖国豪迈地走向了繁荣富强. 讴歌我们的历史, 有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 迸发出生命的光芒. 讴歌我们的历史, 有四大发明的荣耀, 播撒在这片荒芜的土地上. 讴歌我们的历史, 有老子孔子的圣明, 几千年文明的圣火把我们照亮. 讴歌我们的历史 国庆有感 红旗随风舞翩翩, 灯光溢彩映亮天. 举国同庆数十载, 千家万户习开颜. 庆祝国庆55周年 礼炮声声震天下, 五星红旗似彩霞. 光辉历程世瞩目, 神州大地遍地花. 改革开放扬起帆, 祖国跃上千里马. 今日再展战洪图, 灿烂前景世人夸. 视如今, 风雨过后更神气.。

3.小学四年级阅读竞赛必背40首古诗

滁州市琅琊路小学课外阅读必背古诗类

四年级上学期小学生必背古诗篇目(后89首)2009、9

班级 姓名

41、冬夜读书示子聿(yù) (南宋 陆游)(苏教版/第11册)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42、观书有感 (南宋 朱熹) (苏教版/第11册)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pái huái)。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43、从军行 (唐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44、从军行 (唐 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45、夜上/受降城/闻笛 (唐 李益)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46、华山 (宋 寇准)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47、峨眉山月歌 (唐 李白)(苏教版/第7册)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qiāng)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yú)州。

48、竹枝词 (唐 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49、大林寺桃花 (唐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50、村晚 (宋 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bēi),山衔落日浸寒漪(yī)。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51、画眉鸟 (北宋 欧阳修)

百转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52、寒食 (唐 韩翃(hóng)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53、己亥杂诗(一) (清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54、无题 (唐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55、乌衣巷 (唐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56、夜雨寄北 (唐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57、春雪 (唐 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58、赠花卿 (唐 杜甫)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59、江南逢李龟年 (唐 杜甫)

岐(qí)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60、塞上/听吹笛 (唐 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qiāng)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4.适合三,四年级小学生朗诵诗

一分钟午夜。

香港, 让我拉住你的手, 倾听一分钟的风雨归程。 听你越走越近的的脚步, 听所有中国人的心跳和叩问。

一分钟 是旗帜的形状, 是天地间缓缓上升的红色, 是旗杆——挺直的中国人的脊梁, 是展开的,香港的土地和天空, 是万众欢腾中刹那的寂静, 是寂静中谁的微微颤抖的嘴唇, 是谁在泪水中一遍又一遍 轻轻呼喊着那个名字 香港,香港,我们的心! 我看见, 虎门上空的一缕硝烟, 在百年后的一分钟, 终于散尽; 被撕碎的历史教科书, 第1997页上, 那深入骨髓的伤痕, 已将血和刀光 铸进我们的灵魂。 当一纸发黄的旧条约悄然落地, 烟尘中浮现出来的 长城的脸上,黄皮肤的脸上, 是什么在缓缓地流淌—— 百年的痛苦和欢乐, 都穿过这一滴泪珠, 使大海沸腾! 此刻, 是午夜,又是清晨, 所有的眼睛都是崭新的日出, 所有的礼炮都是世纪的钟声。

香港,让我紧紧拉住你的手吧, 倾听一分钟的风雨归程, 然后去奔跑,去拥抱, 去迎接那新鲜的 含露的、芳香的 扎根在深深大地上的 第一朵紫荆……。

《江上渔者》

《jiāng shàng yú zhě》

宋·范仲淹

sòng ·fàn zhòng yān

江上往来人,

jiāng shàng ǎng lái rén ,

但爱鲈鱼美。

dàn ài lú yú měi 。

君看一叶舟,

jūn kàn yī yè zhōu ,

出没风波里。

chū mò fēng bō lǐ。

扩展资料:

出自

江上渔者

作者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范仲淹(989年8月29日-1052年5月20日),字希文,汉族。苏州吴县人。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

范仲淹幼年丧父,母亲改嫁长山朱氏,遂更名朱说。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苦读及第,授广德军司理参军,迎母归养,改回本名。后历任兴化县令、秘阁校理、陈州通判、苏州知州等职,因秉公直言而屡遭贬斥。康定元年(1040年),与韩琦共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采取“屯田久守”方针,巩固西北边防。庆历三年(1043年),出任参知政事,发起“庆历新政”。不久后,新政受挫,范仲淹被贬出京,历知邠州、邓州、杭州、青州。皇祐四年(1052年),改知颍州,范仲淹扶疾上任,于途中逝世,年六十四。追赠兵部尚书、楚国公,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范仲淹政绩卓著,文学成就突出。他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对后世影响深远。有《范文正公文集》传世。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78767.com 奇事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