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妻》完整版毛毛虫(扬剧是怎么发展而来的

娱乐八卦 2023-11-05 21:14www.178767.com娱乐八卦

这是流传于扬州一带的地方戏曲。
它是由传统的扬州she进化而来的,吸收了当地的精华然后经过现代的一些改进,发扬传统,以后变成了现在的扬剧。

其实从歌词上看不出有明显的方言特征,我听这歌整体感觉的确是有点河南豫剧的意思,尤其是“哇”“哇”的。不能说是根据方言创作的,应该说是根据地方戏创作的吧,这得问问刘欢自个儿,当年不是说他的旋律是有抄袭《王大娘补缸》的嫌疑么,换个角度看也可以说是模仿。
以下是关于《王大娘补缸》的一些资料
河南的民歌
《王大娘补缸》是一首边唱边表演的歌舞。是 “补缸人“出场时挑担走圆场唱的,唱一句走几步,每一句后面都加有衬腔(有时衬腔由合唱或乐器奏过门代替)。衬腔篇幅较大,一般都是独立成句。可以说这是一首典型的对应性结构的民歌,它有多重对应关系,如第一、二句之间,第三、四句之间有对应关系,,第一、三句与第二、四句之间也都有对应的关系。
小说民国××樵子作《王大娘补缸》
(俺只看过大概介绍)
说的是有个妖精和某个公子gd上了,又是托塔李天王帅众来捉妖,
结果韦托被女妖精用一个神缸战败,
众神齐出,无一可胜(好像混元金斗啊)
还是俺猴子哥把她那个缸给暴了,观音遂收伏妖精(猴子又露脸了!)
京剧《大锯缸》(一名王家庄;一名大补缸;一名百草山)
孔宣(绿象形脸),《百草山》一剧中的神仙,此剧取材于《钵中莲》传奇。
百草山旱魃化身为王大娘,取死人食罐炼成磁缸施法,观音遣土地幻作补锅匠碎其缸,
破其妖法。大鹏、孔宣、通雀鸟等下界共除旱魃。
花鼓戏《补缸》
一对修道精怪比武斗法,分别化变成王大娘与箍老塘,一个要补缸,一个寻缸补,终因
六根未尽,难成正果。
江西宜黄戏
宜黄腔的原始曲调,本源于明末的西秦腔,在明万历年间《钵中莲》传奇抄本第十四出
《补缸》中,有段曲调即标名为“西秦腔二犯“,唱词为整齐的七字句,与曲牌体的长短
句截然不同。这种西秦腔在南方流传极广,乱弹腔即是在此基础上而产生的。
泉州木偶
五十年代中期,曾经沈丹移植《王大娘补缸》(又名《荡妖记》、《补大缸》。“文革
”后期香港飞鹏木偶剧团移植上演),在《紫竹林》一场中,有“鹦鹉白猿戏耍”的一
段表演。剧中动物白猿,后经加工着色之后,即今《驯猴》之猴。
云南花灯剧
作为花灯剧,则晚于花灯歌舞。从较早的一些花灯剧目的内容看,可以在清乾隆年间成
书的《缀白裘》中找到蓝本。如花灯剧《补缸》、《凤阳花鼓》和《乡城亲家》,分别
源于《缀白裘》第6集的《买胭脂》、《花鼓》和《探亲》、《相骂》;而花灯剧《借亲
配》、《瞎子观灯》则源于《缀白裘》第11集的《借妻》和《看灯》、《闹灯》。由此
推之,作为花灯剧的出现,大约不会早于乾隆时期。因当时正是我国西部的许多民间戏
曲兴盛的时候。
有人就《好汉歌》谱曲的争议所写的文章
听到《好汉歌》时就立即想到了58年前流行的文明戏《王大娘补缸》(当年都叫《大补
缸》或《锔大缸》,很少叫《王大娘补缸》)……可就从没见他们演过《王大娘补缸》
。文明戏演员大多念过学校而没坐过科班。有文化设武功。而“全本大补缸”却是“全
武行新式开打,斛斗比赛,大打出手”为号召的大武戏。这就要顺便谈谈《王大娘》的
出身历史。
“大补缸”故事出自明代传奇《钵中莲》,写观世音普救众生故事(现保存有万历年的
手抄本)。这出戏特点恰在音乐上。不仅采用南北曲,还采用“山东姑娘腔”、“浩猖
腔”等民间小曲。曾被多种剧种移植(唯独没被文明戏移植)。前一半是喜剧后一半开
打,大概情节是有个妖怪旱魃成了精,化身为“王大娘”,在世间作恶。神仙要治她
却无法下手,因为她有个磁缸。能隐能显,能大能小。天神再有法力,她只要往缸中一
躲就安全无事。在一次与天神较量时,这缸被巨灵神给打破一个小口。“王大娘”极力
要把这小口补上。观世音菩萨知道了此事,命土地神变化作锔碗匠,借补缸之机把这口
宝缸砸碎。土地神的阴谋被王大娘发现后就引起了一场神妖大战。

TVB1996年
02月05日天地男儿65集 (郑少秋--徐永邦.古天乐--叶承康.张智霖--罗子建.宣萱--张雪凝.陈松伶--方巧蓉)监制:戚其义 主题曲《从不放弃》演唱郑少秋
02月19日河东师吼20集 (陈季常--廖伟雄;柳月娥--关咏荷;苏东坡--林家栋;卢小蝶--傅明宪;秦少游--陈嘉辉;苏)监制:邝业生
03月18日聊斋40集 (分《侠女田郎》《秋月还阳》《流光情劫》《翁婿斗法》《古剑幽灵》《狐仙报恩》)监制刘仕裕&周令刚 主题曲《隔世情》主唱:彭羚
04月19日武当张三丰20集 (关礼杰--张三丰.梁佩玲--完颜容若.曾伟权--洛峻山.)监制:杨锦泉
05月06日天降财神20集 (欧阳震华--财神/杨济才.陈妙瑛--欧阳贞德.郭晋安--杨西就.徐濠萦--林琳.)监制:萧显辉
05月06日900重案追凶 25集(朱承开--温兆伦.王一正--吴启华.林茜--宣萱.周丽云--张凤妮.)
05月17日隋唐群英会20集 (分《绝代双雄》《风尘三侠》《瓦岗寨风云》《义师勤王》)
06月03日盏鬼老豆15集 (廖伟雄.林其欣.马敏儿.龚慈恩.许绍雄.张崇基.张崇德.洪朝丰--刘志远)
06月10日廉政行动组20集 (郭富城--杨大志.吴毅将--游乐生.朱茵--赵咏儿.关咏荷--梁小敏.)监制徐正康
06月24日笑傲江湖40集(令狐冲--吕颂贤.任盈盈--梁艺龄.岳灵珊--陈少霞.林平之--何宝生.)监制李添胜
07月08日孽吻20集 (罗嘉良--张文伟.陶大宇--郭家宝.郭蔼明--蒋莹/蒋荞.王伟--蒋耀东.梁小冰--蒋莉.)监制潘家德
08月05日缉私群英19集 (王喜--章浩辉.欧阳震华--叶天华.谭小环--方尚怡.陈妙瑛--阮木芳.海俊杰--陈健文.河国荣.王青.陈曼娜.陈荣峻--余锦山)监制:张乾文
08月19日五个醒觉的少年 15集 (邓一君--高伟.邝文洵--吕文正.蒋克--石油气.张崇基--大飞)监制徐正康
09月02日新上海滩40集 (许文强--陈锦鸿.丁力--林家栋.于镇海--郑少秋.苏七巧--郑裕玲.冯程程--陈松伶.顾清华--张可颐.)
09月16日僵尸福星20集 (元华--庄天.陈晓东--梁东.张国强--董兆匡.曹众.苏玉华--小玉.)监制庄伟建
10月07日阖府统请30集 (王喜--游自德.袁洁莹.郭可盈.张兆辉.魏骏杰.刘家辉--罗四季.梁家仁--游坚.刘江.陈秀珠.王青--权哥.文洁云--权嫂.张锦程--游自强.)监制:王心慰
10月28日O记实录 II30集 (黄日华--王志淙.罗嘉良--梁家伟.陈锦鸿--林永泰.郭可盈--伍颂莲.黎姿--方小芳)监制戚其义
11月18日西游记30集 (张卫健--孙悟空.江华--唐三藏.黎耀祥--猪八戒.麦包--沙僧)监制刘仕裕
12月09日地狱天使20集 (张可颐--区学儿.陈启泰--赵抱石.苏玉华--周芷珊)监制李艳芳
12月30日有肥人终成眷属 20集 (郑则仕--何家邦.陈锦鸿--何家乐.傅明宪--何嘉嘉.李绮虹--田润好.刘雅丽--来喜.)监制周华宇
廉政行动1996 20集(狄龙.郭蔼明.廖启智.陈法蓉.徐锦江.刘锦玲;分《飞越关卡》《另类游戏》《青云梦醒》《证物》)
ATV96
01.13《我和春天有个约会》姚小蝶--邓翠雯.沈家豪--江华.马莉莉--鲍起静.蓝凤萍--万绮雯. Donny--蔡济文.金露露--蔡晓仪.刘达生--林祖辉.洪莲茜--商天娥.
03.04《飘零燕》(20集)黄淑仪--汤秀琼.左诗蓓--叶宝燕;监制:冼志伟
04.15《千王之王之重出江湖》(30集)谢贤--龙四.刘松仁--李抑.米雪--岑小津.叶童--阮明透.杨恭如--雪儿
04.15《再见艳阳天》(105集)陈秀雯--谢秀巧.马景涛--贺生.邓萃雯--文凤.商天娥--佩佩.邵美琪.林韦辰监制:杨绍鸿
09.02《黄飞鸿》(26集)赵文卓.邵美琪.莫少聪.郑则士.罗慧娟.
10.07《僵尸道长II》(50集)毛小方--林正英.黑玫瑰--商天娥.虾米--郑柏林.郁达初--林文龙.小海--孟海.雷秀--文颂娴;分《鬼太后》《飞降勾魂》《灯蛾扑火》《戏班冤魂》《转世灵童》《大魔神》;主题曲《天涯孤客》巫奇演唱;监制:萧键铿
12.16《亲亲,亲人》(40集)李婉华.甄志强.王薇.谢雪心.黄允材 监制龙绍基
12.30《月光 肥牛 小鬼头》(20集)洪金宝.恬妮.林炜.唐丽球.任贤齐.赵擎.张国栋.李美玲.张馨月
《999谁是凶手》(10集四单元)欧锦棠--毕家勇.万绮雯--林静娴.容锦昌--郭子伟.杨泽霖--江叔《碎尸疑云》《情义心》《奸情》《一屋廿三伙》监制谭朗昌
《飘零燕II之孤星泪》(20集)黄淑仪--汤秀凉.秦沛.左诗蓓--小燕.李香琴.文颂娴.王薇.庄静而.鲍起静.戴梦梦--假小燕.万绮雯(客串)--长大后小燕 监制:冼志伟
《坊间传奇》(22集)分《玉堂春》《八喜图》《花蕊夫人》《借妻记》《玉弓缘》《冷暖人间》《玉葵宝扇》《甘戴绿头巾》监制梁天
《不易受伤的女人》(又名《女人啊!女人》)(20集)宫雪花.汤镇业.黎思嘉.黄允材.南红.斑斑.王玮楹.麦基;监制邓伟雄
《一人有一个理想》(4集)夏春秋--Daddy;许芬;刘志荣--大哥;宫雪花--大嫂;万绮雯--二妹;宗杨--阿健;蔡济文;南红 监制赵汝强
《乱世豪情》(15集)邵仲衡.庞秋雁.张琪.李云鹃.郭昶.高蓓蓓;监制:箫笙&赵成海;香港破天荒首套全中国实地取景之古装电视剧。

河南的民歌
《王大娘补缸》是一首边唱边表演的歌舞。是 “补缸人“出场时挑担走圆场唱的,唱一句走几步,每一句后面都加有衬腔(有时衬腔由合唱或乐器奏过门代替)。衬腔篇幅较大,一般都是独立成句。可以说这是一首典型的对应性结构的民歌,它有多重对应关系,如第一、二句之间,第三、四句之间有对应关系,,第一、三句与第二、四句之间也都有对应的关系。
《王大娘补缸》是一首边唱边表演的歌舞。是 “补缸人“出场时挑担走圆场唱的,唱一句走几步,每一句后面都加有衬腔(有时衬腔由合唱或乐器奏过门代替)。衬腔篇幅较大,一般都是独立成句。可以说这是一首典型的对应性结构的民歌,它有多重对应关系,如第一、二句之间,第三、四句之间有对应关系,,第一、三句与第二、四句之间也都有对应的关系。
《王大娘补缸》是一首边唱边表演的歌舞。是 “补缸人“出场时挑担走圆场唱的,唱一句走几步,每一句后面都加有衬腔(有时衬腔由合唱或乐器奏过门代替)。衬腔篇幅较大,一般都是独立成句。可以说这是一首典型的对应性结构的民歌,它有多重对应关系,如第一、二句之间,第三、四句之间有对应关系,,第一、三句与第二、四句之间也都有对应的关系。
《王大娘补缸》是一首边唱边表演的歌舞。是 “补缸人“出场时挑担走圆场唱的,唱一句走几步,每一句后面都加有衬腔(有时衬腔由合唱或乐器奏过门代替)。衬腔篇幅较大,一般都是独立成句。可以说这是一首典型的对应性结构的民歌,它有多重对应关系,如第一、二句之间,第三、四句之间有对应关系,,第一、三句与第二、四句之间也都有对应的关系。
《王大娘补缸》是一首边唱边表演的歌舞。是 “补缸人“出场时挑担走圆场唱的,唱一句走几步,每一句后面都加有衬腔(有时衬腔由合唱或乐器奏过门代替)。衬腔篇幅较大,一般都是独立成句。可以说这是一首典型的对应性结构的民歌,它有多重对应关系,如第一、二句之间,第三、四句之间有对应关系,,第一、三句与第二、四句之间也都有对应的关系。
小说民国××樵子作《王大娘补缸》
(俺只看过大概介绍)
说的是有个妖精和某个公子gd上了,又是托塔李天王帅众来捉妖,
结果韦托被女妖精用一个神缸战败,
众神齐出,无一可胜(好像混元金斗啊)
还是俺猴子哥把她那个缸给暴了,观音遂收伏妖精(猴子又露脸了!)
京剧《大锯缸》(一名王家庄;一名大补缸;一名百草山)
孔宣(绿象形脸),《百草山》一剧中的神仙,此剧取材于《钵中莲》传奇。
百草山旱魃化身为王大娘,取死人食罐炼成磁缸施法,观音遣土地幻作补锅匠碎其缸,
破其妖法。大鹏、孔宣、通雀鸟等下界共除旱魃。
花鼓戏《补缸》
一对修道精怪比武斗法,分别化变成王大娘与箍老塘,一个要补缸,一个寻缸补,终因
六根未尽,难成正果。
江西宜黄戏
宜黄腔的原始曲调,本源于明末的西秦腔,在明万历年间《钵中莲》传奇抄本第十四出
《补缸》中,有段曲调即标名为“西秦腔二犯“,唱词为整齐的七字句,与曲牌体的长短
句截然不同。这种西秦腔在南方流传极广,乱弹腔即是在此基础上而产生的。
泉州木偶
五十年代中期,曾经沈丹移植《王大娘补缸》(又名《荡妖记》、《补大缸》。“文革
”后期香港飞鹏木偶剧团移植上演),在《紫竹林》一场中,有“鹦鹉白猿戏耍”的一
段表演。剧中动物白猿,后经加工着色之后,即今《驯猴》之猴。
云南花灯剧
作为花灯剧,则晚于花灯歌舞。从较早的一些花灯剧目的内容看,可以在清乾隆年间成
书的《缀白裘》中找到蓝本。如花灯剧《补缸》、《凤阳花鼓》和《乡城亲家》,分别
源于《缀白裘》第6集的《买胭脂》、《花鼓》和《探亲》、《相骂》;而花灯剧《借亲
配》、《瞎子观灯》则源于《缀白裘》第11集的《借妻》和《看灯》、《闹灯》。由此
推之,作为花灯剧的出现,大约不会早于乾隆时期。因当时正是我国西部的许多民间戏
曲兴盛的时候。

有人就《好汉歌》谱曲的争议所写的文章
听到《好汉歌》时就立即想到了58年前流行的文明戏《王大娘补缸》(当年都叫《大补
缸》或《锔大缸》,很少叫《王大娘补缸》)……可就从没见他们演过《王大娘补缸》
。文明戏演员大多念过学校而没坐过科班。有文化设武功。而“全本大补缸”却是“全
武行新式开打,斛斗比赛,大打出手”为号召的大武戏。这就要顺便谈谈《王大娘》的
出身历史。
“大补缸”故事出自明代传奇《钵中莲》,写观世音普救众生故事(现保存有万历年的
手抄本)。这出戏特点恰在音乐上。不仅采用南北曲,还采用“山东姑娘腔”、“浩猖
腔”等民间小曲。曾被多种剧种移植(唯独没被文明戏移植)。前一半是喜剧后一半开
打,大概情节是有个妖怪旱魃成了精,化身为“王大娘”,在世间作恶。神仙要治她
却无法下手,因为她有个磁缸。能隐能显,能大能小。天神再有法力,她只要往缸中一
躲就安全无事。在一次与天神较量时,这缸被巨灵神给打破一个小口。“王大娘”极力
要把这小口补上。观世音菩萨知道了此事,命土地神变化作锔碗匠,借补缸之机把这口
宝缸砸碎。土地神的阴谋被王大娘发现后就引起了一场神妖大战。

1950年9月,有演戏潜质的吴昭娣在父母亲的陪伴下考入中南戏曲学校,9岁的吴昭娣有一双会说话的眼睛,机灵聪颖,一下便被校长梅兰芳和任教的高百岁相中,将其录取为京剧科学员。

吴昭娣走进戏校后如鱼得水,在金碧艳、茹富兰、王福山、刘玉琴等老师的指导下,刻苦练功,认真学戏,在青衣、花旦、武旦等行当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老师们称赞她“好学好练,好唱好演,进步快。”后来,吴昭娣又得到了高百岁、陈鹤峰、杨菊萍等名师的指点,使其技艺更有长进。

1951年国庆前夕,梅兰芳、程砚秋、言慧珠等艺术大师准备为庆祝新中国诞辰周年登台演出,他们均挑中了吴昭娣为其配戏。

吴昭娣有缘为梅兰芳配演了《洛神》剧中的“小花神”,为程砚秋配演了《锁麟囊》剧中的“宝儿”,为言慧珠配演了《太真外传》剧中的“小花仙”。吴昭娣的表演淳朴天真,受到艺术大师们的交口称赞。

1952年楚剧奠基人沈云陔一下便相中了以吴昭娣为首的数名学员,于是组建了楚剧演员训练班,在武汉市楚剧团内培训。从此吴昭娣在沈云陔、关啸彬、严南方、段殿坤、熊剑啸、杨少华、余少君等老师的指导下,开始了对楚剧艺术的攀登。

吴昭娣跟沈云陔学演了《断桥》、《杀狗惊妻》、《绣鞋案》、《当铺认母》、《秦香莲》、《吕蒙正》、《陈三两》、《杜十娘》、《二度梅》、《李三娘》、《赵五娘》、《宝莲灯》、《白蛇传》等戏;并一直跟关啸彬配演《三滴血》、《粉妆楼》、《二度梅》、《白蛇传》、《李三娘》、《宝莲灯》、《秦香莲》等戏,使她的技艺日益精进。

1955年7月,14岁的吴昭娣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被分配到湖北省楚剧团。自1955年至1961年年间,吴昭娣先后演唱了《拾玉镯》、《审诰命》、《九相公闹馆》、《讹舅子》、《借妻》、《拾玉镯》、《打孟良》等戏。

后来,吴昭娣经过30多年的精心锤炼,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被人们称为“吴派”艺术。

吴昭娣的戏路宽,凡女行的花旦、青衣、老旦、彩旦、武旦的戏,都能胜任。她演彩旦,泼辣风趣;演花旦,缠绵悱恻;演老旦,深沉博厚;演青衣,大派刚健;演武旦,打斗利索。

吴昭娣在其几十年的楚剧生涯中,塑造了楚剧中一个又一个不同风格、各具性格的艺术形象。其中有花旦戏《百花赠剑》、《葛麻》、《打金枝》等;青衣戏《审诰命》、《庵堂认母》、《白扇记》等;老旦戏《打金枝》、《秦香莲》、《沙家浜》等;彩旦戏《贺端阳》、《诗学钱》、《江姐》等;武旦戏有《杨排风》、《大刀王怀女》、《樊梨花》等。

吴昭娣的嗓音继承沈云陔的唱法,融合李百川的唱法,借鉴关啸彬的吐字行腔,擅长用真假嗓,在唱情的基础上以唱“人”为基本出发点。

吴昭娣认为每个戏的主人公有不同的身世与命运,其思想灵魂与性格不可能是一致的,而每个戏所赋予主人公的必有一个戏剧危机,这个危机很大程度上左右了主人公的性格发展。她每演一戏每演一人,都要琢磨“戏脉”所在,即琢磨人物的思想与性格所在,然后再确定对这一人物如何唱如何演。

吴昭娣把握这一戏脉后,在唱腔上使用一般规律“唱曲字当先,字正腔始圆,腔必跟字走,字应在腔前”外,还为该剧设计了特殊的唱腔,使用了“字断音不断,音断情不断”的唱法。

吴昭娣在博采前辈技艺之长的,还善于发展和创新,用以表现、张扬吴派艺术的个性和特点。如《白扇记》黄氏的出场,过去大多采用“转幕出场”,即双手作怀抱月式,斜背对观众,向右走弧线行至九龙口亮相,然后抖袖起唱,以表现青衣端庄沉静的仪态,也照顾了观众欣赏演员的身段美。应该说这样的出场是历代艺人经过艺术实践,琢磨出的很有价值的表现形式。

在吴昭娣所演的角色中,最让人称道的是她的彩旦戏。在所演的《王婆骂鸡》、《贺端阳》、《拾玉镯》、《九相公闹馆》、《讨学钱》和《江姐》一组彩旦戏中,她都风趣泼辣,把人物演到了极致,让人捧腹大笑,忍俊不禁。

吴昭娣在艺术上是认真的、进取的,她一步一步向艺术家行列迈进。而当人们称她的表演艺术为“吴派”艺术时,她自己却谦虚地说她是“无派”艺术。

其实,“无派”正道出了吴昭娣艺术的真谛,她博采各剧种之长,从师也不拘泥一人一宗,真正做到了“道之所存师之所存,艺之所存师之所存”的真谛,才将“无派”化为了“吴派”。

江苏地方戏种现存20余个,影响比较大的有昆曲、锡剧、扬剧、淮剧、淮海戏、柳琴戏、梆子等。小剧种主要有海门山歌剧、通剧、丹剧、海州童子戏、徐州丁丁腔、洪山戏、淮红戏、高淳阳腔目连戏。外来剧种主要有京剧、越剧、徽剧、沪剧、黄梅戏、吕剧等。新兴剧种中滑稽戏影响较大,深受群众喜爱。泰兴、扬州等地的木偶戏也以其历史较久、艺术手段丰富而名扬海内外。
扬剧
扬剧是江苏最具地域特色的地方剧种之一。其分布地区除作为发源地的扬州市所辖范围外,还包括江苏镇江、南京、泰州、淮安,上海市以及安徽省的天长、滁州、来安等地。
扬剧是由“扬州花鼓戏”和“苏北香火戏”吸收“扬州清曲”及当地一些民歌小调发展而成的,历史沿革清晰。扬州花鼓戏原为对歌对舞的“打对子”,只有一小旦与一小丑两个角色表演,后角色有所增加,并穿插以笑话“打岔”,清康熙年间即有此类花鼓戏的演出。后来花鼓戏又从徽班及“扬州清曲”中吸收了不少剧目如《借妻》、《僧尼下山》、《活捉》等丰富了自身的内容,随之出现了演出剧目非常丰富的班社,始形成成熟的扬州花鼓戏。因扬州花鼓戏由丝弦伴奏,唱腔细腻,故俗称“小开口”。苏北香火戏原为农村酬神赛会时所演的戏,“香火”即男巫。所演剧目出自长篇《神书》,其中有《魏征斩龙》、《秦始皇赶山塞海》等。因用锣鼓伴奏,唱腔比较粗犷,故俗名叫“大开口”。现在发现的较早的香火戏是乾隆年间手抄本《张郎休妻》。
1911年“大开口”由扬州进入上海,改称“维扬大班”;1919年“小开口”到杭州大世界演出,次年进入上海,改称“维扬文戏”。由于“大开口”和“小开口”语言一致,30年代初合并演出,称为“维扬戏”。建国后始定名为扬剧。1953年2月,江苏省扬剧团在南京建立。
锡剧
锡剧是江苏省代表性地方剧种之一,发展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当初无锡属常州府管辖,锡剧即发源于常州府属地的广大乡村地区。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分布区域逐渐拓展,现已流行于整个江苏南部,苏北盐城、苏中南通两地的部分地区,浙江的杭嘉湖地区,以及皖南城乡和上海等地。锡剧最初起源于当地乡民说唱故事以自娱的民歌小曲,称为“东乡调”,后逐渐发展成曲艺形式的“滩簧”。由于语音唱腔略异,有“常州滩簧”和“无锡滩簧”之分。后来,“滩簧”吸收了江南民间舞蹈“采茶灯”的身段动作,开始演唱生活中的小故事。多为二人一档,所演节目只有一旦一生(或一丑)两个脚色,如《双落发》、《双推磨》、《拔兰花》等,称为“对子戏”。对子戏形式活泼,演出方便,但在演唱内容上颇多局限,于是出现了两三档结合,有五六人同场演出的“小同场戏”。节目除原有的对子戏外,又增加了《养媳妇摇棉纱》、《卖妹成亲》等人物较多的“小戏”。进入城市后,继续发展为几十人同场演出的“大同场戏”,剧目更增加了《珍珠塔》、《玉蜻蜓》、《孟姜女》、《孟丽君》等“大戏”。辛亥革命前后,无锡、常州的“滩簧戏”先后进入上海,不久逐渐合班演出,改称“常锡文戏”,1952年定名为“常锡剧”,1954年定名为“锡剧”。
淮剧
淮剧,又名江淮戏,是江苏省三大主要地方剧种之一。淮剧起源于苏北盐城西乡(今建湖县),起初主要流行于长江以北、淮河以南的淮阴、盐城、扬州等地区,后流行区域逐步拓展,在沪宁沿线的上海、南京、苏州、无锡、常州以及安徽滁县、浙江长兴等地也逐渐流行。,在合肥、武汉、南昌、杭州等地亦曾留下过演出足迹。淮剧是由民间说唱“门叹词”与苏北“香火戏”相结合,并吸收了里下河“徽班”的艺术精华发展而成的地方剧种,流传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门叹词源自农民号子和田歌,初为一人击板而歌,继而为二人对唱,是一种沿门卖唱的说唱形式。香火戏则是当地酬神的民间表演形式。二者联合演出,俗称“三可子”,并逐渐形成“江北小戏”,主要演出一些对子戏、三小(小旦、小生、小丑)戏。后有大批徽剧班社进入里下河地区,江北小戏渐与徽班同台演出,谓之“徽夹可”。在与徽班合演时,吸取了徽剧中剧本、器乐、曲牌、唱腔、表演等方面的一些艺术成就,逐渐发展成熟,遂称“江北大戏”。1912年左右,艺人何孔德等将之带到上海街头演出,并于1914年在闸北太阳庙建立第一个江北戏院,使淮剧正式立足于都市。1956年,“江苏省淮剧团”成立,之后上海也成立了“上海市人民淮剧团”。扬州、淮安、泰州等市的淮剧团也相继成立。在建国后的“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上正式定名为“淮剧”。
淮海戏
淮海戏属拉魂腔系统,是江苏主要的地方剧种之一,因以板三弦伴奏,又称“三刮调”。主要流行于江苏北部的淮安、连云港、宿迁三市及盐城、徐州两市的部分区域,以及鲁南、皖东北一带。淮海戏起源于沿门说唱民间故事的“门头词”,清道光十年(1830)后,艺人自由结社发展成为打地摊演出的小戏。清光绪六年(1880)后,曾与徽剧、京剧等先后搭班合演,吸收了剧目,革新了声腔,丰富了表演。光绪二十六年(1900)后,出现了女艺人,艺术上也有了新的发展。1940年,中国共产党建立淮海区抗日民主根据地,先后组织了“艺人救国会”及实验小组,编演了《柴米河畔》、《三星落》等现代戏。1947年成立了“大众淮海剧团”,从此小戏正式搬上舞台演出,并定名为“淮海戏”。解放后,流行区域各地专业的淮海戏剧团纷纷成立,并一直紧跟着时代的发展不断编演新戏,淮海戏逐步发展成为颇具特色的地方性剧种。
通剧
流布于江苏省南通市、连云港市等地区的童子戏属傩戏的一支,它起源甚早,原系巫师(当地称童子)举行巫觋活动时的表演说唱。南通的童子戏流行于江苏省南通市通州中西部及周边县市的部分地区。据明嘉靖《通州志》记载,通州约在1500年前开始成陆,至公元958年始有建制。成陆之初,由于四面环水,荒凉贫瘠,交通闭塞,成为当时朝廷流放犯人的地方。巫觋活动正是随着人犯的流入而被带进通州。通州民间的巫觋活动俗称“童子上圣”,至明代中后期已十分活跃,逐渐形成了规模宏大的“童子会”。明末清初,童子会已遍及城乡。清乾隆年间,更有女童子艺人异军突起,又先后吸收了徽剧与花鼓戏的表演艺术,其演出由“娱神”向“娱人”发展,在1930年以前成为一种成熟的民间戏剧形式,称童子戏。1957年改称为“通剧”,第一个“通剧剧团”也于当年正式成立。
苏剧
苏剧是江苏主要的地方剧种之一,系由南词、花鼓滩簧、昆曲合流衍变而形成。其前身为苏州滩簧。苏滩是“滩簧”艺术在苏州地区的一个分支,又名对白南词,俗称“打山头”,是一种多人围坐一桌,分任生、旦、净、丑等角色,自拉自弹的代言体素衣清唱形式。滩簧作为一种清唱艺术,至少在清乾隆年间已盛行于江浙沪一带,并在江西、福建的许多地方也有流传。清光绪年间出现了具有当地特色的“苏州滩簧”。上世纪20年代,又出现了在书场演出和电台演播的“女子苏滩”,并于30年代盛极一时。1912年,作为清唱时的加演节目,苏滩的演出出现了简单的化妆表演,随之苏州和上海都曾有人试图把它发展成戏曲剧种,但因种种条件限制未能成功。1941年,朱国梁在上海创建“国风新型苏剧团”,以苏剧、昆剧混合的方式进行演出,苏剧作为一个剧种因而得以确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20世纪50年代正式建立了江苏省苏剧团,使苏剧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从苏剧的形成和发展来看,与昆剧在文学、音乐方面都有着较深的渊源关系。许多苏剧艺人都能兼演昆剧,也有昆剧艺人因种种原因改演苏剧,苏剧的表演艺术因为得到昆剧的滋养而渐趋成熟 。
昆曲
昆曲,又名“昆山腔”、“昆剧”,是发源于我省、流布于全国的传统戏曲剧种。据明魏良辅《南词引正》记载,昆山腔为元末顾坚所创,现在一般认为是明代嘉靖年间经魏良辅吸收海盐腔、弋阳腔的音乐,加工提炼后形成。其后,昆山人梁辰鱼进行了进一步改革,编写了第一部昆曲传奇《浣纱记》,影响由此扩大,并与余姚腔、海盐腔、弋阳腔并称明代四大声腔。发展至万历末期,已是“四方歌曲必宗吴门”了。从明代天启初到清代康熙末的一百余年间是昆曲蓬勃兴盛的时期,新作不断涌现,表演日趋成熟,行当已经形成,在形式上也完成了从动辄四五十出的全本传奇,向生动精彩的“折子戏”的过渡。及至清代中叶,地方戏曲蓬勃兴起,昆曲虽尚活跃在民间结社的自娱性演唱中,但总体上已逐步走向衰微。1921年具有深远影响的“昆曲传习所”在苏州创办成立,培养了一批颇具实力的精英人才。但由于时局动荡,最终未能形成气候。新中国成立后,昆曲事业得到振兴,特别是新编昆剧《十五贯》的演出,促进了昆曲的发展。2001年5月,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第一批“世界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这为昆曲带来了新的生机。
丹剧
丹剧,流行于江苏丹阳一带。丹剧的原调来自古时盲人走街串巷哼唱的“啷当调”。丹剧以丹阳地方方言为唱念用语,以“啷当”、“云阳”、“花名”及其一整套板式为基本唱腔,在表演技艺、演出形式上较接近于京剧。由有近300年历史的丹阳“啷当调”演变出来的“丹剧”,上世纪60-80年代曾在戏曲舞台上红火一时。
丁丁腔
丁丁腔原名“太平歌”,是徐州特有的戏曲种类。1680年前后兴起于徐州北部微山湖畔的厉湾、季堡、西李一带,以后在徐州广泛流行。唱腔缠绵抒情,清新明快,颇具水乡特色。太平歌原是村民自娱自乐的歌谣,后在发展中不断完善,由独唱而对唱、合唱,发展为戏剧形式。主要伴奏乐器为月琴,以其声“丁丁冬冬”清脆悦耳,遂以“丁丁腔”名之。丁丁腔在初始阶段“拉绫子”摆地摊,又叫两人戏或对子戏,一生一旦,生为“外角”,旦为“里角”,唯旦角也多由男子装扮,脚踩垫子,头戴额饰,腰系裙子,两鬓插花,手持彩扇或罗帕。生角手持扇子,衣着简朴,二人边舞边唱。后因受京剧、梆子、柳子、拉魂腔等戏曲艺术的影响,丁丁腔亦发展成为戏剧形式。20世纪40年代始,已有丁丁腔剧团,但民间仍多有艺人保留曲艺的地摊形式。丁丁腔戏剧有“七忙八不忙,九人玩丁腔”之称,音乐唱腔有发腔、扫腔、阴韵、花韵等,传统曲(剧)目有《站花墙》、《梁山伯下山》等。
徐州梆子
徐州梆子流行至今已有三四百年,是由其原生地山西、陕西经河南、山东传入徐州地区的。据《徐州府志》等文献记载,早在明朝后期,山陕梆子就随大批山西、陕西人因各种原因来徐州而传入徐州一带。后山陕梆子长期受徐州地区民间音乐、说唱艺术和方言习俗影响,逐步衍化成梆子声腔体系中自具特色的重要分支——徐州梆子。至清中叶乾隆年间,徐州梆子戏班的活动已很频繁,以致有“楚国遍秦声”之说。徐州梆子广泛流行于苏鲁豫皖四省接壤的广大地区,特别是徐州的丰县、沛县、铜山三地,群众中有“无丰(丰县)不成梆”、“戏子出自庙道口(沛县境内)”的民谚。抗日战争时期,徐州地处战略要冲,许多爱国名伶及文人汇集于此,他们的参与使徐州梆子在剧目、表演、导演、音乐唱腔等方面获得了许多提高。1948年,苏北广大地区先后解放,人民政府把濒临绝境的众多梆子戏班组建成由政府管理的专业艺术表演团体,并实行供给制。新中国成立后,徐州地区于1957年成立剧目工作委员会,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戏改工作”。1958年建立了省级专业艺术表演团体,翌年正式宣布定名为江苏省梆子剧团,徐州梆子自此定名。
柳琴戏
柳琴戏因其曲调优美,演唱时尾音翻高或有帮和,所以也叫“拉魂腔”。在江苏,柳琴戏主要流布于以徐州市为中心的苏北一带。,鲁南也是柳琴戏发生地之一,在皖北、豫东等广大地区也有柳琴戏流布。柳琴戏的历史可追溯到明末清初,最初是灾民沿门乞讨,由单人或双人表演的民间说唱,艺人称为“唱门子”或“跑坡”,主要清唱一些“单篇子”的民间故事,篇幅可长可短。最迟在清咸丰年间就已有职业艺人演出“两小戏”和“三小戏”,如《打干棒》、《喝面叶》、《王小二赶脚》等。为表现更多的人物,又衍变出由一人赶扮剧中几个人物的演出形式,称“当场变”或“抹帽子戏”。如《夏三探亲》一剧,竟由一人赶扮七个角色。当时的戏班规模被称为“七忙八不忙,九人看戏房”。此时已用柳叶琴伴奏,且增加了行当,丰富了剧目,又吸收借鉴了京剧、梆子等剧种发展了自己,作为一个剧种已初步形成。江苏柳琴戏是柳琴戏中的一支,是“拉魂腔”的中路及东路一系衍化而来。新中国成立前夕,这一路的许多“拉魂腔”班社集聚在徐州周边。1949年10月,徐州市文教局集中这些班社举办了戏曲研究班、文化班,随之对班社实行民主改革。1953年2月,这路“拉魂腔”被改名为“柳琴戏”,成立了徐州市柳琴戏一团和二团,后合并为江苏省柳琴戏剧团。
杖头木偶戏
杖头木偶戏俗称三根棒,是由表演者依托一根命杆和两根手杆进行操纵表演的艺术。杖头木偶戏始于唐代。唐代韦绚著《刘宾客嘉话录》曾载“大司徒杜公在维扬入市看盘铃傀儡”。这里说的维扬,即今日之扬州,而杜公即指杜佑。“盘铃傀儡”即当时傀儡戏之一种。到了清代,扬州的木偶戏达到空前繁荣,不仅演出频繁,其种类也更加丰富,集布袋木偶、提线木偶、杖头木偶和水傀儡之大全。清人李斗在《扬州画舫录》中记道“韩园在长堤上……闲时开设酒肆,常演出傀儡子,高二尺,有臀无足,底平,下安卯栒,用竹板承之,设方水池,贮水令满,取鱼虾萍藻实其中,隔以纱障,运机之人在障内游移转动。”清代扬州诗人郑板桥的《咏傀儡》更将木偶戏刻画得惟妙惟肖“笑尔胸中无一物,本来朽木制成身。衣冠也学诗文辈,面貌能惊市井人。得意那知当局丑,旁观莫认戏场真。纵教四体能灵动,不藉提撕不屈伸。”清乾隆年间,徽班晋京前齐聚扬州,新颖的徽剧艺术,博得富商巨贾以及市民们的青睐,迅速占领演出市场。这时的木偶戏在扬州市区逐渐衰微,被迫转向扬州附近的兴化、泰州、泰兴、靖江和如皋等地,在那里生根立足,后日渐繁荣昌盛。清代中叶,杖头木偶分布区域的庄户人家每逢祭祀敬神、婚丧寿辰、岁时节庆都必演木偶戏。一时间,众多专业的和亦艺亦农的木偶戏班应运而生,争相观看木偶戏成为寻常百姓文化生活的主要形式和内容。据调查统计,泰兴县于1949年前共有117个木偶戏班;1957年,泰兴县对民间木偶剧团进行登记时,尚有光明、新生、大众、德胜、合兴、群艺、复兴、仲德、同兴、同福、同艺等11个木偶剧团。另有“民福”班在镇江登记,成为镇江木偶剧团;“红星”班在上海登记,合并进了上海木偶剧团;还有的在如皋和泰县登记成为当地木偶剧团。1959年,泰兴县将11个木偶剧团合并为3个木偶剧团,又于1968年秋将木偶京剧一、二团(木偶京剧三团已于1965年解散)合并为泰兴木偶剧团。1973年7月,泰兴木偶剧团升格为扬州地区木偶剧团(1982年又更名为扬州市木偶剧团),团址也由泰兴迁至扬州。此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杖头木偶戏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和骄人的业绩。
淮红剧
淮红剧是原县级宿迁市的唯一地方剧种。原名清音,俗称旱船调,又有“百曲”之称。因其主调为淮安。以旱船的歌舞形式,演唱简短故事或颂扬功德、祝贺吉庆的唱词。因而,淮红剧在宿迁城乡及周边睢宁、新沂、沭阳、泗阳、泗洪、淮阴、涟水、灌南等地广为流传,深受人民群众喜爱。上世纪六十年代,宿迁淮红戏同丹阳丹剧、海门山歌剧一起被誉为江苏戏曲“三枝花”,受到时任中共江苏省委、省政府领导江谓清、惠裕宇、欧阳惠林等接见。如今,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能够了解和演唱该剧的艺人越来越少,濒临失传。淮红戏的生存状况已引起该市政府文化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2007年,淮红戏被列入该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海门山歌剧
海门山歌剧是流行于海门一带的地方剧种,它源于海门山歌,1955年发展成舞台剧。海门山歌剧团是海门山歌剧种唯一的剧团,被誉为“江海平原一枝花”。海门山歌剧曲调优美朴实,清新流畅,乡土气息浓重,有鲜明地方特色。如今,突飞猛进的新世纪变成了制约海门山歌发展的镣铐,海门山歌剧濒临失传。
来源百度百科

与剧目题材扩大的,曲调也有了丰富与发展,经常演唱的声腔除滩簧调为基本曲调外,还有【五更相思】、 【一匹布】、【满江红】、【四大景】等。民国31年(1942年)演唱“四明宣卷”的艺人贺显民在恒雅剧场参加“改良甬剧”演出后,自编、自导、自演《华姐》等新戏,开创了从清装戏过渡到西装旗袍戏的先端。并与徐凤仙等一起,探索甬剧音乐的改革,加强甬剧唱腔的旋律性,将原来26定弦的【老基本调】改为52定弦的【新基本调】,使甬剧音乐更具抒情性,受到广大甬剧艺人欢迎与广泛应用,也为后来创造甬剧“慢板”唱腔打下了基础。
,由于“改良甬剧”在剧目内容上没有大的突破,加之戏班自身的艺术素质的局限,在抗日胜利以后,甬剧日趋衰落。
甬剧音乐曲调丰富,共计约有九十种。主要有从农村田头山歌、对山歌演化而来的“基本调”,从宁波乱弹班中带来的“月调”、“三五七”、“快二簧”、“慢二簧”及四明南词和一些地方小调。甬剧基本调(也称老调)主要用于塑造人物,表现人物较复杂的思想表情。叙述故事情节。小调则用来作为情节片段之间的穿插。 解放前活跃在上海、宁波等地有较多的甬剧表演团体,当时著名甬剧艺人有贺显民、徐凤仙、金翠香、金玉兰、黄君卿 等。解放后上海成立堇风甬剧团,宁波成立宁波市甬剧团。上海堇风甬剧团以改编整理传统剧目为主,如《半把剪刀》、《天要落雨娘要嫁》、《双玉蝉》、《借妻》等。宁波市甬剧团以编演反映现代生活为主,如《两兄弟》、《亮眼哥》、《红岩》等,也整理了如《田螺姑娘》等一批传统戏。 甬剧适宜于演清装戏、三十年代西装旗袍戏和现代戏,特别擅长于演现代戏,受到党和各级政府的重视和广大观众的欢迎。解放后,宁波、上海两地甬剧团演出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宁波、上海、舟山等地。其中上海堇风甬剧团曾在1962年晋京演出,宁波市甬剧团在l990年和1995年两次赴京演出,均产生过较大影响。目前甬剧专业表演团体仅存宁波市甬剧团一家。

云南过去称演花灯为“唱灯”,也称“簸箕灯”,言其在广场围成圆圈演出。历史上,花灯演出多为灯社,会火,逢年过节,迎神赛会就演花灯。元谋的红岗花灯,据说可推到明万历年间(1573-1642年);玉溪花灯,据说也可推到明代。清雍正时,吴应枚在《滇南杂咏三十首》中的一首诗中写道“呜咽芦笙和口琴,依稀声调杂南音。新腔草竿何许打,莽仗于今尽革心。”原注有“芦坚、口琴,野人乐器;打草竿,曲名,男妇俱能歌。”可知,当时打草竿(即打枣竿)已在滇南一带传唱,并用民族乐器伴奏,且“男妇俱能歌”;“依稀声调杂南音”则反映外来曲子,正处在演变过程中。据有关资料记载,清顺治年问(1644-1661年)昆明附近的花灯歌舞演出,已较普遍。
作为花灯剧,则晚于花灯歌舞。从较早的一些花灯剧目的内容看,可以在清乾隆年间成书的《缀白裘》中找到蓝本。如花灯剧《补缸》、《凤阳花鼓》和《乡城亲家》,分别源于《缀白裘》第6集的《买胭脂》、《花鼓》和《探亲》、《相骂》;而花灯剧《借亲配》、《瞎子观灯》则源于《缀白裘》第11集的《借妻》和《看灯》、《闹灯》。由此推之,作为花灯剧的出现,大约不会早于乾隆时期。因当时正是我国西部的许多民间戏曲兴盛的时候。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78767.com 奇事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