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揭秘中国春节的起源
奇事网文章要介绍“中国春节的起源【图文】”,内容是奇事网小编在网络上精心整理的,在这里与大家分享。
春节是中国民间最隆重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也是最热闹的一个古老节日。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是一年的第一天,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在春节期间,中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第一大节。它在古代被称为岁首、正旦、元日、元旦等,作为岁首新年,春节在中国已经走过了至少三千年的历程,其产生从根本来说源于上古先民的时间感受与时间意识。上古先民丰收时节过年
年的时间周期概念在夏代以前就已经为人们掌握。上古时期,禾谷一年一熟,人们自然将禾谷成熟一次称为一年。庄稼收获后,人们要杀牲祭神,丰收祭便是春节最初的起源。“年”的本义是农作物丰收,“岁”本为斧类砍削工具,用来收获庄稼。春节所在的岁末年初成为具有特殊意义的时段,人们通过虔诚的祭仪,实现与天地万物的沟通与交流。汉武帝确立正月为岁首
秦汉以后,中国社会逐渐脱离早期的原始宗教信仰影响,人们的岁时观念开始发生根本性变化。春节社会意义明显,朝廷将岁首作为展示与加强君臣之义的时机,民间则作为乡里家庭聚会的良辰。秦代至汉中期前,岁首被定在夏历十月,十月初一为新年。
到了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汉武帝正式确定以夏历正月为岁首,此后一直沿用两千多年。这种划分,使春节与四时中的立春节气接近,一年之始与四季之始的时间基本合拍,岁首新年与新春庆贺。
民国后春节和新年是两个节日
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社会发生重大变化,表现在节日方面是官方节日与民间传统节日出现分离。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后通电各省,以公历为标准纪年,规定1月1日为“新年”。
民国政府也兼用传统的农历,1914年1月,政府颁布法令确定旧历的新年正月初一为“春节”。1928年,民国政府还曾强制废除旧历(阴历),但1934年停止了这种做法。
1949年9月27日,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决定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法,并将公历1月1日定为“元旦”。沿用民国政府的规定,把农历新年称为“春节”。
于是,春节和新年成为两个不同的节日。直到今天,全世界华人还是更看重农历新年,也就是春节。
娱乐圈
- 蚂蚁的真实含义是什么 如何正确使用蚂蚁评估性
- 盘点全球十大活化石 5亿年前的古老生物
- 董易晋画皮挑战高难度 危险动作均亲力亲为
- 少年舞动风采李子璃书信亲情流露,刘迦舞蹈致
- 王凯新剧猎狐海外拍摄圆满结束,演绎警察角色
- 东方电视剧中王丽娜的扮演者是谁?有一个王府
- 介绍漂亮实力派的隐藏魅力
- 张柏芝频繁现身台北 用纸箱遮脸挡镜头
- 曝女基金经理豪购1.7亿豪宅
- 李宁羽毛球拍性能如何 值得选择吗
- 卫星地图如何展现2015年的地理变化
- 如何安全应对银行绑匪事件 应对策略及注意事项
- 李维斯牛仔裤价格如何 值得购买吗
- 联想笔记本电脑价格
- 陈志朋个人资料属什么生肖歌星陈志朋属什么
- 菲长德懿是我最正确的选择——童星李佳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