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莲居士谪仙人李白“谪仙人”的来历吗?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谪仙人。这个谪仙人不是随便起的名号,确确实实是李白道士身份和诗风的真实写照。
李白在《感兴八首其五》中记述了自己的修仙学道经历
十五游神仙,仙游未曾歇。吹笙吟松风,汎瑟窥海月。西山玉童子,使我炼金丹。欲逐黄鹤飞,相呼向蓬阙。
李白于720年刚满20岁时正式皈依道教。他在自传体《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写道天上白玉京,十二楼五城,仙人扶我顶,结发受长生。诗中的结发,是古代男子20岁的代称,扶我顶和受长生是入道的仪轨。长生,是指道教的长生箓或长生诀。自此,李白开始了长期的道教活动。
他去《访戴天山道士不遇》颇感惆怅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此后访道峨眉山,在《登峨眉山》诗中写道青冥倚天开,彩错疑画出。泠然紫霞赏,果得锦囊术。锦囊,织锦制作的口袋,指修仙成道的秘诀。传说,汉武帝把西王母传授的修仙诀放在紫锦囊中。显然,李白自认为在峨眉山得到了修仙秘诀,字里行间神采飞扬云间吟琼箫,石上弄宝瑟。
开元十三年(725),李白游江陵,邂逅了三代国师、茅山宗传人、年近八十的高道司马承祯先生。司马承祯不仅是高道大师,更难的是文采卓绝,出口成章。曾于睿宗、玄宗二朝,四次赴京面圣,应对修身治国之道。于开元二十三年羽化,年九十有六,追赠银青光禄大夫,正一先生。
司马承祯自开元十二年(724)奉诏面见唐明皇玄宗后,因不习惯都市嚣喧,开元十三年(725),辞请回天台山。他出游南岳衡山路过江陵,李白闻讯,喜不自禁,专程拜访并呈上诗文请其批阅。司马承祯见李白器宇不凡,又见诗文瑰玮飘逸,称赞其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
李白获赞,心情愈加兴奋,当即挥笔而就《大鹏遇稀有鸟赋》伟哉鹏乎!此之乐也。吾右翼掩乎西极,左翼蔽于东荒,跨蹑地络,周旋天网;以恍惚为巢,以虚无为扬。我呼尔游,尔同我翔!
李白该作,尽出道家之言。他以大鹏自比,以稀有鸟比司马承祯,借大鹏展翅以抒怀。表示要随司马承祯神游八极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在江陵期间,李白与司马承祯结成忘年之交。司马承祯从道家思想缘起,说到老子,说到茅山宗传承,说到天下道教名流绝学。
此次邂逅,对李白影响之深,对周朝王子晋成仙的传说愈加神往,他在《感遇四首》中追述当时心境
流连数日,二人告别,司马承祯继续云游天台山,并把年轻的李白列为天下仙宗十友。李白则继续东下,过洞庭,登庐山,徜徉于金陵,逍遥于扬州,访道三年,折返安陆。
开元十八年(公元730年),李白刚届而立,到长安求仕,无果。次年,慨然离开长安东下我浮黄河去京阙,挂席欲进波连山。天长水阔厌远涉,访古始及平台间。求仕不成,反倒激发了他学道修仙的强烈愿望,这一年,他走进嵩山,一呆就是三年。
这一次他是投奔司马承祯的再传弟子胡紫阳和三传弟子元丹丘的,此时的两位道长,均是唐代道行高深的一代大师。
但此时的胡紫阳早已赴任汉东太守,只有元丹丘隐修于颍阳山居。元丹丘道学渊博,当时已经是道教茅山宗第七代嵩山传人,虽隐居嵩山,却名播二京。李白于是拜元丹丘为师,继续深造,并写下《元丹丘歌》一首
在李白的印象里,元丹丘简直就是一个在天地之间任我行的仙人,是现实生活中的仙人,是他的偶像。
在此期间,李白写下了大量的学道修仙诗。他在《题元丹丘山居》一诗中写道
在《题元丹丘颍阳山居并序》里写元丹丘颍阳的山居
李白表示,愿与当今仙人元君和古仙人洪在,仙居此地一起修道的快乐心境。此间所写诗篇,追古怀今,仙风扑面,尽是神女、瑶席之类仙家情景。他在《观元丹丘坐巫山屏风》一诗中写道
直到三年后离开嵩山,梦里依稀见山居,他在《题嵩山逸人元丹丘山居并序》中写道
诗中除了描写师父元丹丘修炼的高估情操之外,还透露了妻女也和他同怀道心,一心向道、学道炼丹的愿望。
后来,李白也写了不少神仙故事,他坚信世间神仙在,期盼着自己心往神仙,有朝一日也会感动神仙。他在《嵩山采菖蒲者》里写道神仙多古貌,双耳下垂肩。嵩岳逢汉武,疑是九疑仙。我来采菖蒲,服食可延年。言终忽不见,灭影入云烟。喻帝竟莫悟,终归茂陵田。《神仙传》说,汉武帝刘彻曾在嵩山建宫观,有一次与和董仲舒、东方朔等大臣沐浴斋戒以候神仙。夜半,忽有仙人至,长二丈,耳出头巅,垂下至肩。仙人语诉武帝曰石上菖蒲一寸九节,服之可长生。武帝命人采服之,三年,觉闷不快,遂止。唯有王兴采服不息,遂得长生。
这首诗是李白的明志诗,他确信世间有神仙,无奈喻帝竟莫悟,武帝心不诚,终于未能成仙,李白的意思是,欲成仙者,须一心向道,惟道是从。
李白修炼的是内丹,所以他对焦炼师极为推崇和向往。古籍上说,焦炼师生于齐、梁间,功法神通无人能及,李白曾四处寻访,终未晤面,为此寝食难安,于是煞费苦心地写下了《赠嵩山焦炼师并序》,企望能感动她的神灵,早晚知晓他的心志
他企望在冥冥之中,焦炼师能接收到他发出的信息,像当年西王母对她的崇拜者东方朔那样,来开悟自己。可见李白学道之真诚。
李白是一个旷达的人,在道则修仙,在俗则求仕。修仙的,他也广结贤达,以圆报国之梦,他在《冬夜醉宿龙门觉起言志》中说醉来脱宝剑,旅憩高堂眠。中夜忽惊觉,起立明灯前。开轩聊直望,晓雪河冰壮。哀哀歌苦寒,郁郁独惆怅。傅说版筑臣,李斯鹰犬人。欲起匡社稷,宁复长艰辛。
像这之类的诗篇也不少,虽不乏甘愿效法名相傅说和李斯以匡社稷的宏图大愿,但也流露出生不逢时,哀哀歌苦寒,郁郁独惆怅的悲苦无奈。
纵观李白的一生,他不愧为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是诗人,道士,是剑客,也旅行家。但他的理想是匡社稷,所以,他又是一个儒士,他融诗仙、酒仙、游侠为一体。他的诗,仙踪侠影、仙风道骨,大气势、多色彩,出神入化,瑰丽中透着豪放,修行中不乏洒脱,跌宕中闪耀着傲岸不羁的仙侠精神。因为仙气,他的诗篇才显得空灵飘逸;因为侠气,他的诗篇才显得豪气干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