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为何不归降曹操:关羽不归降曹操的十大理
读过三国志及其演义的都知道,曹操待关羽很好,用演义的话说,那就是上马一提金,下马一提银,封官许愿,美女十名,并且官拜偏将军,封汉寿亭侯,最终关羽还是舍弃曹操而去,究其原因何在。
江湖以为,不外乎是以下几条
其一,关羽的人格信仰。关羽认为自己是大汉的子民,一定要好好地拥护大汉的皇帝,刘备是大汉的皇叔,拥护刘备,就等于拥护大汉朝。
其二,先入为主。关于景仰刘备,其实还是看重刘备的魅力。刘备这个人虽然文武艺都不足以与当时人物争衡,坚韧不拔,用心如一,对于大汉王朝的关切始终不能淡忘。即使在困境中,也仍然怀着一颗真诚的心。
其三,出于对曹操的反感。曹操这个人也做了件大事,在当时一手遮天,这让关羽很不爽,关羽是个傲上啹下的人,书上说他礼敬小人,不礼遇君子。曹操是个很有权力欲望的人,许田射猎时,又多次置皇家的威仪于不顾。
其四,曾经横刀夺爱。关羽是个很真诚的人,曾经死心塌地的爱上那么一个女人,而这个女人还是结过婚的,就这一点,曹操也不放过,没满足一个将士的小小心愿,自然让关羽的内心感到你曹操不过尔尔,后来曹操及时向在弥补,可是已经晚了,毕竟初恋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
其五,刘备早年对关羽张飞言听计从。你看,即使张飞把徐州给弄丢了,并且把自己心爱的女人也给丢在城里了,刘备仍然对张飞不离不弃,并且说出那样的话语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尚可缝;手足断,安可续。感动的关羽张飞眼泪流的稀里哗啦的,就这一个小小的动作,就足以让曹操等人失色。为了一个女人还给我争,真不够意思。
其六,曹操尽管对关羽待遇非常优厚,但关羽四周到处都是曹操的眼线,关羽在休息的时候,也不知道到底曹操是什么心思。况且那十名美女,是不是曹操的美人计,因为曹操的确狡猾狡猾的哟。
其七,曹操封关羽的职务并不大,只是一个亭侯。在当时县侯乡侯很多的情况下,此举并不能打动关羽。
第八,曹操对关羽的优厚条件越高,越能激起关羽的优越性。关羽不知道到底是什么样的人物,以致沾沾自喜,乐不可支。
第九,曹操手下名将极多,关羽在曹营,其实并不出众。比如张辽徐晃乐进于禁李典等人都是文武双全的人物。曹操喜欢的是智慧性人物,似乎关羽并不能排上队。
第十,关羽不善待同僚,关羽的性格很不合群,即使后来在刘备内部,也处处以老大哥自居。当年在曹营的他又没有优势,而且曹操的兄弟曹仁曹洪夏侯渊夏侯惇等人都是一流的名将。
,尽管曹操待关羽非常优厚,其实不过是做给别人看的。曹操是个观察别人的高手,所以当得知关羽走后,尽管非常惋惜,也只不过说了句关羽,事君不忘本义士也,并下令手下不得追赶。
国有国策,大凡国策的制定,都必将影响国计民生。天下之大,无奇不有。在我国古代历史上,有很多奇特的“特殊政策”,如今看来,相当雷人。
1、西汉商人不许穿丝乘车,东汉官员贪污得父子连坐
汉朝初年,天下乱后方定,为了尽快恢复经济,宽纾民力,平抑物价,汉高祖刘邦实行重农抑商政策。《资治通鉴》卷十六记载,汉高祖“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吕后当政时更是强调“市井之子孙不得为官仕吏”。
这些政策使得商人的日子过得很憋屈,不仅“有钱没地方花”,而且子孙后代都无缘于官场。全社会都看不起商人,实在让商人很没面子。于是,当时有骨气有志向的人,都不会去做生意,使得商业发展非常艰难,物资匮乏,连军队都缺少战马。
《资治通鉴》卷五十还记载,东汉时期,政府规定,官员如犯了贪污罪,就会连累儿子一起坐牢。“清河相叔孙光坐臧抵罪,遂增禁锢二世”。这种连坐政策虽然也打击了当时的官场腐败,但也使无辜者受到牵连,很不通情理。
于是,到了汉安帝建光元年(121年),“居延都尉范复犯臧罪,朝廷欲依光比”。这时,新上任的太尉刘恺认为“春秋之义,善善及子孙,恶恶止其身,所以进人于善也。”呼吁政策“人性化”一些,这赢得了其他官员的赞同,一起说服朝廷废除了贪污官员父子连坐的“非人性化”惯例。
2、北魏规定富人帮穷人,能官可兼多地职务多给薪俸
《资治通鉴》卷一百三十三记载,公元473年,“癸丑,魏诏守令劝课农事,同部之内,贫富相通,家有兼牛,通借无者;若不从诏,一门终身不仕”。
北魏政府发布命令,号召老百姓重视农业,一个地区的富人同穷人要互相帮助,富人不能嫌弃穷人,富人有多余的耕牛,必须借给没有耕牛的穷人。假如富人不肯借耕牛给穷人耕田的话,穷人告到地方政府,那么,就要处罚富人,处罚的方式是富人的家人子弟,终身不许走仕途当公务员。
有了这样的政策,哪个富户还敢不帮助穷人?这种朴素的古代“富人帮穷人”,在政策层面上动真格的,相当雷人。
当时,北魏政府还有一个非常鼓舞官吏的政策“县令能静一县劫盗者,兼治二县,即食其禄;能静二县者,兼治三县,三年迁为郡守。二千石能静二郡上至三郡亦如之,三年迁为刺史。”
只要地方官员有真本事真能力,把自己的属地管理得好了,辖地就可以越来越广、官越做越大、俸禄越来越多。这在古代官本位的体制中,确属一种根本性的保障措施,激励性很大,对促进北魏吏治管理水平起到了积极效果。
3、孝文帝还规定高官娶妻必须看门第,以门品定官位
当时战乱纷争,励精图治的北魏孝文帝出台了很多“创新”政策,上面两道诏书堪称善政良策。,急于改革、倾心汉化的魏孝文帝拓跋宏也使了些令人啼笑皆非的招式,譬如,“门第婚姻”即为一例。
在当时,皇族元氏(即拓跋氏)等级最高,,鲜卑八个大姓与北方汉人世族崔、卢、李、郑四姓门第相当,政府公开鼓励鲜卑人和汉人的贵族按门第互通婚姻。在这个“门第婚姻”上,拓跋宏身体力行,率先垂范。
《资治通鉴》卷一百四十记载,公元496年,“魏主雅重门族,以范阳卢敏、清河崔宗伯、荥阳郑羲、太原王琼四姓,衣冠所推,咸纳其女以充后宫”。
只要是他赏识的贵族名门世家,拓跋宏就要纳其女为后宫,以此提高皇族的高贵血统。最荒唐的是,他嫌六个皇弟以前娶的原配妻子,身世都不高贵,拿不出手,直接给六个皇弟下令“前者所纳,可为妾媵”,并重新给他们一一指定了婚配对象,个个都是出自名门望族的女子。
这在当时引起了轰动,很多人认为“诏诸王改纳室,则大悖于人伦”。“此诏一出,天下何观!”,魏孝文帝照样实施“门第婚姻”,上行下效,在北魏形成了注重门第、以门品定官位的陋习,逐渐导致了北魏后期吏治的混乱腐败。
4、北周禁止女人施粉黛,朱元璋只让农民穿细纱绢布
《资治通鉴》卷一百七十三记载,北周的天元皇帝“骄侈弥甚,务自尊大,无所顾惮,国之仪典,率情变更”。他常常对大臣们说,自己就是“天”,并“自带绶,冠通天冠,加金附蝉”。
为了突出自己,他下了道“三不许”指令大臣们不许用绶带,不许在帽子上插金蝉,不许官员的姓名中有“天”、“高”、上”、“大”的字眼。假如官员的名字中有了这些字眼的话,“官名有犯,皆改之”,譬如改姓“高”的人为姓“姜”,等等。
政府还颁布圣旨“令天下车皆以浑木为轮,禁天下妇人不得施粉黛”,“自非宫人,皆黄眉墨妆”。除非是皇宫里的女人,民间的女性一律不许打扮得忒漂亮。车轮必须用浑木做,女性不许施粉黛。
真不知道,这些国策,让公务人员怎么去监督实施?,历史上确确实实地存在过。
孟森的《明史讲义》中记载,明朝初年,朱元璋实行重本抑末的政策,洪武十四年(1381年)下令农民之家,允许穿细纱绢布,做生意的家庭,只许穿布衣裳;农民之家,只要有一个人做生意的,也不许穿细纱。
细纱不是什么人都可以穿的,只有纯粹的务农之家才能穿,商人再有钱,也只能穿布衣裳。在那时,农民连填饱肚子都成问题的话,还有什么能力买细纱绢布呢?农民皇帝出台的这个政策,真够雷人的!
其实,在封建专制的古代历史上,“另类”的政策,虽然层出不穷,,几乎都是昙花一现,神马都成浮云,只有得到百姓认同拥护、推动社会进步的政令,才是治国的长久良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