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一日不见如隔三秋rdquo;的ldquo;三秋rdquo;到底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这句话或说是这个八字成语,我们每个人都非常熟悉,可是,这个“秋”字到底是多少时间呢?
对于“秋”字的理解,人们众说纷纭,答案莫衷一是。在生活中,人们最普遍的理解是“一秋就是一年”,持这种观点的理据很简单,一年只有一个秋天,一秋就是指一年。那么,这样的理解究竟对不对呢?其实,这是错的!
不可否认,如果单从“一日不见,如隔三秋”这一句话的字面上来看,这样的理解似乎没什么问题,但要正确理解“三秋”的意思,一定不能断章取义地只看这一句话,而要对它的前后句子都要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一日不见,如隔三秋”这句话出自《诗经》的《采葛》,全诗是这样的“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从中药的采制理论上来看,是夏采葛、秋采萧(即今天的蒿)、冬采艾。夏葛茎浆最丰富,秋萧药性最强,冬艾最坚,宜作灸术之用。全诗写的是三个不期的三种心情,这三种心情在时间递进的基础上,以一种感情升温的基调来描述,随着时间的变换,“一日没见”让人感觉所隔的时间也越来越长。采葛的时候处在情感初期,一天没见就好像过了一个月那么长;到了秋天采萧的时候,情感加深了,一天不见就像是过了三个秋季;而到了采艾的时候呢,感情更深更浓了,一天不见就像是过了三年那么长。
所以,“如隔三秋”的这个“秋”字,它的真正意思是一整个秋季或一整个季节,而“三秋”则是三个季节,也就是九个月。
道理很简单,如果是把“三秋”理解成是“三年”,那么这个“三年”就和“采艾”时的“如三岁兮”重复了,这不符合全诗的递进增浓的诗意和氛围,更不符合文学创作的基本手法。
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记载一次,王羲之的儿子献之、徽之、操之一起去拜访谢安。徽之、操之说了很多俗事,而献之只略作寒暄就离去了。有人问谢安三人谁最优秀,谢安说“小者最胜。”并解释道“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推此知之。”《续晋阳秋》也称献之“虽不修常贯,但容止不妄”。他虽然不善修饰,但举止庄重,比较沉静。
实践证明,谢安没有看错。王羲之是一代书法大师,他的几个儿子在书法方面都颇有造诣,而王献之的成就在兄弟中要数第一,在某些方面甚至超过了王羲之,与其父在书法史上并称“二王”。
王献之因受谢安赏识,数次升迁,在仕途上一路好运。
但王献之对谢安并非百依百顺。有一次,谢安想让王献之为刚建成的太极殿题写匾额,又难于开口,于是就谈起书法家韦诞为魏明帝的凌云台题匾之事。因为那块匾额距地面25丈,韦诞被放在笼内,用辘轳长绳引上去。韦诞因惧怕,致使鬓发皆白。王献之明白谢安用意,却认为魏明帝的做法很不人道,拒绝了谢安,这让谢安很难堪。
不过,王献之没有背叛过谢安,更没有一阔脸就变。谢安病故时,朝廷在葬礼的规格和追赠事宜上有分歧。王献之极力陈述谢安的功绩和人品,最终促使晋孝武帝以殊礼追赠谢安。我们不能不佩服谢安的识人眼力了。
一个智者,在察人时不应只听其说了什么,而更应看其做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