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军阀割据混战 各方势力一览表

考古发现 2023-11-22 11:23www.178767.com考古发现

  一北洋军阀

  袁世凯。北洋军阀的创始人是清末权臣李鸿章,袁世凯于1895年受命在天津小站编练新军,并成为清廷的精锐武装力量。辛亥革命后袁世凯担任大总统,民国实现第一次形式上的统一。

  二直系军阀

  1916年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出以直隶人冯国璋为首领的一派。冯死后,曹锟、吴佩孚继起首领。主要人物有李纯、王占元、萧耀南、陈光远、蔡成勋、孙传芳等。

  三皖系军阀

  以安徽合肥人段祺瑞为首的一派,被称为皖系军阀。系北洋军阀的主力,势力最大。主要头目有徐树铮、卢永祥、靳云鹏、倪嗣冲、陈树藩、段芝贵等。

  四奉系军阀

  奉系军阀是北洋军阀派系之一,因其首领张作霖系奉天人而得名。主要人物有吴俊升、张作相、孙烈臣、张景惠、杨宇霆、张宗昌等。

  五晋系军阀

  晋系军阀集团统治山西38年之久。晋系军阀集团以阎锡山为首领,还有几位主要将领徐永昌、杨爱源、商震、傅作义等。

  六滇系军阀

  滇军是旧军阀割据时代一支很有代表性的地方军阀势力。以唐继尧为首的一些新军军官热衷于独裁专制、穷兵黩武。它们靠在反清反袁斗争中钻营,把云南新军变成一支控制滇政,称霸西南的军阀队伍。

  七桂系军阀

  民国时期以广西及当地人为中心结成的一个军政派系。依时间和代表人物可以分以下两派陆荣廷等为代表的旧桂系以李宗仁、白崇禧等为代表的新桂系。

  八西北军

  西北军泛指清朝末年、中华民国初年在西北地区发迹的军阀,主要成员有冯玉祥所统帅的“国民军”。后来杨虎城所部17路军也被称为西北军。于1919年改编为“西北边防军”,名称之始。

  九黔系军阀

  黔系军阀也是西南军阀中一支重要的力量。由于贵州是一个贫瘠、弱小的省份,因而它具有依附性和掠夺性两个突出的特点。所谓依附性,是指黔系军阀在其形式和发展过程中,常常要依附邻省如滇系军阀等大势力;所谓掠夺性,是指黔系军阀在对外发展过程中,矛头常指向四川、湖南等比较富庶的地区。

  其他还有一些军阀,比如湘系军阀谭延闿,程潜,赵恒锡;四川军阀尹昌衡,胡景伊,刘存厚,熊克武,刘湘,刘文辉,杨森等;浙系军阀孙传芳。在此不一一介绍。

  军阀割据,在当时只要是手里有钱有兵就能有地盘,今天依附于他,明天又依附于另一个他。

  "黄埔军校"中的"埔"是个使用频率极低的字,如果不是因为有个黄埔军校,恐怕没几个人知道有这么个字。现在,黄埔军校的"埔"读pǔ,字典上就是这么写的。其实"埔"字本无pǔ这么个读音,是硬让蒋介石等人给错读出来的。

  《现代汉语词典》中的"埔"字,有两个读音,一、读pǔ,"地名用字黄埔(在广东)"。二、读bù,"大埔,地名,在广东"。这清楚地说明,只有在广东黄埔这一个地方,"埔"这个字是读成pǔ的。

  在广东、福建、台湾还能找得出一些带"埔"的小地名,如广东河源市有埔前镇,紫金县有柏埔镇,普宁市有高埔镇;福建惠安有南埔乡,南安有杏埔村、埔当村;台湾有大埔、东埔、北埔等小地名,其他省区就难找这个"埔"了。"埔"是个地名专用字,意思是山间的小平原,是闽南方言用字。除了"黄埔",其他的地名,当地人全是读成bù的。

  如此看来,"埔"这个字仅是个用于广东、福建、台湾一带的方言地名用字,使用范围极窄,而且语义单一。可就是这么一个字,却偏偏要弄出两个读音来,在别的地方全都念bù,单单只是到了黄埔这个地方,就要念成pǔ。仅仅只是为一个地名就单独设立一个读音,这不纯粹是制造麻烦,没事找事吗?

  其实,"埔"这字原本只有bù一个读音,后来才有了pǔ的读音,问题就出在当年任黄埔军校校长的蒋介石和他的部下身上。本来黄埔是个很小的地方,没几户人家,"埔"原本也是读bù的。当年建黄埔军校的时候,黄埔师生是来自五湖四海的,当地人极少。蒋介石是浙江人,他的亲信也多是江浙一带吴方言区的人,上海有条黄浦江,那个"黄浦"是他们最熟悉不过的了。当时是多事之秋,忙乱得很,哪里还顾得上细枝末节,一看,这个"黄埔"的"埔"跟那个"黄浦"的"浦"模样也差不多,于是蒋介石带头,读成了pǔ。既然蒋介石都这么念,大家也只好跟着这么念了,后来即使是明白的人也就不好"斧正"了。

  后来黄埔军校名气越来越大,这个被错读成pǔ的"埔"也就以讹传讹、越传越广,直到让字典上多出一个多音字来,现在已经不可能再更改了。

奇事网以上就是民国军阀割据混战 各方势力一览表的全部内容。更多,请关注频道!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78767.com 奇事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